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平夷  拼音:píng yí
1.平静安定。《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难则以备不虞,平夷则以给朝事。」汉。班固〈东都赋〉:「平夷洞达,万方辐凑。」
2.齐平,高度相同。三国魏。曹植〈七启〉:「于是溪填谷塞,榛薮平夷。」宋。苏轼〈睡乡记〉:「其土平夷广大,无东西南北,其人安恬舒适,无疾痛札疠。」
《漢語大詞典》:荡定(蕩定)
犹荡平。后汉书·贾琮传:“﹝ 琮 ﹞诛斩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守诸县,岁閒荡定,百姓以安。” 宋 苏辙 《历代论四·祖逖》:“及 宋武 破 广固 ,陷 长安 ,所至荡定,有弔伐之风。”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 东馆 有 刘烈 者,起兵应之,荡定之后, 烈 逃而去。”参见“ 荡平 ”。
分類:荡平
《國語辭典》:荡平(蕩平)  拼音:dàng píng
平定寇乱。《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圣化所绥,万里草偃,方荡平华夏,总一大猷。」
《漢語大詞典》:荡夷(蕩夷)
扫荡平定。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边论》:“总率虎旅精卒十万,使一举盪夷,则不足稍勤王师,以劳天下。”
荡平。 唐 刘禹锡 《贺平淄青表》:“五纪巢穴,一朝荡夷,遂使 齐 鲁 之乡,復归仁寿之域。” 宋 王安石 《李通叔哀辞》:“邪志荡夷兮,正气独完。”参见“ 荡平 ”。
《國語辭典》:荡平(蕩平)  拼音:dàng píng
平定寇乱。《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圣化所绥,万里草偃,方荡平华夏,总一大猷。」
《國語辭典》:扫荡(掃蕩)  拼音:sǎo dàng
澈底消灭。《晋书。卷六二。刘琨传》:「庶以克复圣主,扫荡雠耻。」《三国演义》第六○回:「某闻许都曹操,扫荡中原。吕布、二袁皆为所灭。」
《國語辭典》:荡平(蕩平)  拼音:dàng píng
平定寇乱。《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圣化所绥,万里草偃,方荡平华夏,总一大猷。」
《漢語大詞典》:平荡(平蕩)
亦作“ 平盪 ”。 扫荡平定。后汉书·梁统传:“ 高帝 受命诛暴,平荡天下,约令定律,诚得其宜。” 南朝 宋 鲍照 《建除》诗:“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 唐 康骈 剧谈录·裴晋公天津桥遇老人:“臣请以一詔追兵,可以平荡妖孽。” 唐 杜牧 《感怀》诗:“勃云走轰霆, 河南 一平盪。”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上:“取来年渡河,先斩 朱玫 李昌符 ,然后平盪 朱温 。”
《漢語大詞典》:殄平
消灭、平定,荡平。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二年:“上復遣 延王 戒丕 、 丹王 允 諭 克用 ,令且赦 茂贞 ,併力讨 行諭 ,俟其殄平,当更与卿议之。”金史·习室传:“于是殄平寇盗,招集流亡,四境以安。”
《漢語大詞典》:剿荡(剿蕩)
讨伐荡平。南齐书·萧景先传:“得 雍州 刺史 张瓌 启事,蛮虏相扇,容或侵軼,蜂蠆有毒,宜时剿荡。”
分類:讨伐荡平
《漢語大詞典》:覆荡(覆蕩)
谓扫荡平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绳妓:“自 安寇 覆荡,伶伦分散,外方始有此妓。”
《漢語大詞典》:克荡(剋蕩)
荡平,消灭。宋书·武帝纪中:“今絳旗所指,唯 裕 兄弟父子而已。须剋荡寇逆,寻续驰闻。”
分類:荡平消灭
《漢語大詞典》:犁平
扫荡平定。 清 薛福成 《上曾侯相书》:“邇者节下犂平丑类,而天下至急至切之务,与东南经文之规模,均惟节下是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