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登秋
(1).秋收。 三国 魏 曹植 《喜雨》诗:“嘉种盈膏壤,登秋必有成。” 南朝 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登秋虽未献,望岁佇年祥。”
(2).入秋,进入秋凉。 唐 孟浩然 《他乡七夕》:“绪风初减热,新月始登秋。”
《漢語大詞典》:秋敛(秋斂)
(1).秋季收取。礼记·乐记:“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宋史·食货志上四:“会 河北 转运司干当公事 王广廉 召议事, 广廉 尝奏乞度僧牒数千道为本钱,於 陕西 转运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敛,与 安石 意合。”
(2).秋收。新唐书·刘仁轨传:“ 贞观 十四年,校猎 同州 ,时秋敛未讫, 仁轨 諫曰:‘今兹澍泽霑足,百穀炽茂,收才十二。’”
《漢語大詞典》:霜收
犹秋收。 唐 刘长卿 《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诗:“木落 姑苏 臺,霜收 洞庭 橘。”
分類:秋收
《漢語大詞典》:秋刈
犹秋收。 汉 王充 论衡·逢遇:“春种穀生,秋刈穀收。”
分類:秋收
《國語辭典》:三秋  拼音:sān qiū
1.三年。《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秋天。因秋天分为初秋、仲秋、季秋,故合称为「三秋」。《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一》:「幸四境无虞,三秋式稔。」唐。李善。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
3.深秋。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唐。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唐。白行简〈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漢語大詞典》:秋后(秋後)
(1).立秋以后。魏书·广陵王羽传:“今始维夏,且待至秋后。” 唐 杜甫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诗:“常愁夜来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唐 皮日休 《怀鹿门县名离合》诗之一:“山瘦更培秋后桂,溪澄閒数晚来鱼。” 唐 罗隐 《寄徐济进士》诗:“霜压 楚 莲秋后折,雨催蛮酒夜深酤。”
(2).指秋收以后。 王安友 《协作》:“现在什么也别说了,等着秋后看产量吧。”
《漢語大詞典》:望秋
(1).盼望秋收。隋书·高祖纪上:“谋新去故,如农望秋。”
(2).接近秋天。参见“ 望秋先零 ”。
《國語辭典》:望秋先零  拼音:wàng qiū xiān líng
未到秋天就先凋落。比喻体质早衰。《晋书。卷七七。殷浩传》:「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蒲柳常质,望秋先零。」唐。宋璟 梅花赋:「然而艳于春者,望秋先零;盛于夏者,未冬已萎。」
《國語辭典》:秋场(秋場)  拼音:qiū cháng
放置秋收农作的场圃。引申为晚年隐居处。南朝齐。谢朓〈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诗:「春秀良已凋,秋场庶能筑。」
《漢語大詞典》:省敛(省斂)
古代帝王巡视秋收。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漢語大詞典》:秋罢(秋罷)
(1).谓秋季庄稼无收。汉书·元帝纪:“是月雨雪,陨霜伤麦稼,秋罢。” 颜师古 注:“云秋罢者,言至秋时,无所收也。”
(2).秋收完毕。 宋 吕本中 《试院中作》诗:“田畴望家远,日月已秋罢。”
《漢語大詞典》:秋穑(秋穡)
秋季农事。指秋收。周礼·春官·肆师“社之日,涖卜来岁之稼” 唐 贾公彦 疏:“涖卜来岁之稼者,祭社有二时,谓春祈秋报,报者,报其成熟之功。今卜者来岁亦如今年宜稼,以不但春稼秋穡,不言穡而言稼者,秋穡由於春稼,故据稼而言之。”
《漢語大詞典》:秋县(秋縣)
秋收时的畿内县邑。 南朝 齐 王融 《侍游方山应诏》诗:“巡躅望登年,帐饮临秋县。”
《漢語大詞典》:头秋(頭秋)
秋收前的一段时间。 康濯 《我的两家房东》:“头秋里不是开展民主运动么?换了个好村长,农会里也顶事了。”
分類:秋收时间
《國語辭典》:大秋  拼音:dà qiū
1.秋收的季节。《管子。轻重乙》:「而大秋成,五谷之所会,此之谓秋之秋。」
2.唐时刑部尚书的别称。参见「刑部尚书」条。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五。官称别名》:「吏部尚书为大天,……刑部为大秋。」
《國語辭典》:息谷(息穀)  拼音:xí gǔ
古代官府贷谷给农民,等到秋收时,农民除偿还贷谷外,需另加利息,此当作利息偿还的谷物,即称为「息谷」。清。昭梿《啸亭杂录。卷七。陆中丞》:「临终前一月,犹奏湖南社仓谷业已敷用,其息谷请免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