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毛毛虫(毛毛蟲)  拼音:máo mao chóng
有长细毛昆虫的通称。参见「毛虫」条。
分類:毛虫
《國語辭典》:毛虫(毛蟲)  拼音:máo chóng
1.旧时称老虎为「毛虫」。《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刘歆言传曰时有毛虫之孽。说以为于天文西方参为虎星,故为毛虫。」汉。王充《论衡。遭虎篇》:「夫虎,毛虫。」
2.蝶类或蛾类的幼虫,身体细长而柔软,呈圆筒状,外表分节,每环节的疣状突起上簇生长短毛,颜色视种类而异。也称为「毛毛虫」。
《國語辭典》:毛虫(毛蟲)  拼音:máo chóng
1.旧时称老虎为「毛虫」。《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刘歆言传曰时有毛虫之孽。说以为于天文西方参为虎星,故为毛虫。」汉。王充《论衡。遭虎篇》:「夫虎,毛虫。」
2.蝶类或蛾类的幼虫,身体细长而柔软,呈圆筒状,外表分节,每环节的疣状突起上簇生长短毛,颜色视种类而异。也称为「毛毛虫」。
《漢語大詞典》:藿蠋
生长在豆类植物上的毛虫。庄子·庚桑楚:“奔蜂不能化藿蠋。” 成玄英 疏:“藿,豆也;蠋者,豆中大青虫。” 唐 陈章 《腐草为萤赋》:“并桃虫而映彼中林,齐藿蠋而光於旧圃。”
《國語辭典》:五虫(五蟲)  拼音:wǔ chóng
古人对动物的分类。称人为「裸虫」,称兽为「毛虫」,称禽为「羽虫」,称鱼为「鳞虫」,称有壳的为「介虫」。《西游记》第一回:「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
《漢語大詞典》:蛅蟖
亦作“ 蛅蟖 ”。亦作“ 蛅斯 ”。 一种毛虫。又名杨瘌子。尔雅·释虫:“蟔,蛅蟴。” 郭璞 注:“蛓属也,今 青州 人呼蛓为蛅蟴。”说文·虫部:“蛅斯,墨也。” 段玉裁 注:“此乃食木叶之虫,非木中之蠹。” 桂馥 义证:“《本草》 陶 ( 陶弘景 )云:蛅蟴,蚝虫也。其背毛螫人,生卵形如鸡子,大如巴豆。 陈藏器 云:蚝虫好在果树上,大小如蚕,身面背上有五色斑文,毛有毒,能螫人。欲老者口吐白汁,凝聚如雀卵。其虫以瓮为茧,在中成蛹,夏月羽化而蛾生於叶间,如蚕子。” 明 刘基 《郁离子·灵丘丈人》:“蛅蟖同其房而不知,螻螘钻其室而不禁。”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雀瓮
分類:毛虫郭璞
《國語辭典》:蛓毛虫(蛓毛蟲)  拼音:cì máo chóng
动物名。一种吃树叶的虫。《土风录。卷五。蛓毛虫》:「夏秋间有毛虫食树叶,名蛓毛虫。」
分類:毛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