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昌 → 冐昌”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寇恂  拼音:kòu xún
人名。(?~西元36)字子翼,东汉昌平人。从光武破绿林军,拜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后拜颍川、汝南太守,均有治绩。恂素好学、修乡校、教生徒。明经修行,时称长者。卒谥威。
《国语辞典》:天寿山(天寿山)  拼音:tiān shòu shān
山名。在北京市昌平区东北部。明代诸帝,自成祖后,皆葬于此,俗称为「十三陵」。
《国语辞典》:寇谦之(寇谦之)  拼音:kòu qiān zhī
人名。(西元365~448)字辅之,北魏昌平人。学仙道,隐于松阳。太武帝诏玉阙,为其建天师道场,定道教为国教,并对佛教采取弹压政策。谦之以老子为教主,张道陵为大宗,道教之名由此始。
《国语辞典》:刘蕡下第(刘蕡下第)  拼音:liú fén xià dì
刘蕡,字去华,幽州昌平人,生卒年不详,唐代进士。性沉健善谋,通晓春秋,常言古代兴亡诸事,有救世之心。唐文宗年间,于举贤良对策时,极力劝谏皇帝诛杀权奸、宦官,惜不为皇帝赏识,遂落第。典出《新唐书。卷一七八。刘蕡传》。比喻考试不中,名落孙山。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刘蕡下第千年恨,范丹守志一生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