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留滞(留滯)  拼音:liú zhì
停滞不前。《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西游记》第一二回:「玄奘大喜,即便谢了恩,领了物事,更无留滞之意。」也作「滞留」。
《國語辭典》:拘收  拼音:jū shōu
收取、收集。宋。叶梦得 定风波。斜汉初看素月流词:「莫待霜花飘烂漫,蘋岸,更凭佳句尽拘收。」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第二计,将江上应有战舡,尽行拘收,不放关公渡江回去。」
《國語辭典》:拘留  拼音:jū liú
1.拘禁扣留。《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匈奴人每来降汉,单于亦辄拘留汉使以相报复。」
2.一种暂时性拘束人身自由的处罚,科处拘留依法应由法院裁处。
《國語辭典》:羁留(羈留)  拼音:jī liú
1.拘禁、看守。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羁留虏使,责以无礼。」也作「羁留」。
2.滞留在外。唐。李商隐〈摇落〉诗:「摇落伤年日,羁留念远心。」也作「羁留」。
《漢語大詞典》:掯留
扣留。《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这纸文书我要他糊窗儿,有何用处?若果侄儿来,我也欢喜,如何肯掯留他的?”
分類:扣留
《國語辭典》:扣押  拼音:kòu yā
1.刑事诉讼时,法院为保全證据或取得可没收的物品,暂时保管该物品的强制处分,称为「扣押」。
2.泛指以强制力留置人或物。如:「匪徒扣押了三名人质。」
《漢語大詞典》:苛留
极力挽留。 宋 范成大 《爱雪歌》:“十步出门九步坐,儿女遮説相苛留。”
盘问扣留。汉书·成帝纪:“秋, 关 东大水,流民欲入 函谷 、 天井 、 壶口 、 五阮 关者,勿苛留。”汉书·王莽传中:“吏民出入,持布钱以副符传,不持者,厨传勿舍,关津苛留。”周礼·秋官·环人“门关无几”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门关不得苛留环人也。”
《漢語大詞典》:要执(要執)
强行扣留。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三年:“朕遣使约和,首尾三载,北师好战,要执不回。”
分類:强行扣留
《國語辭典》:拘刷  拼音:jū shuā
1.拘捕。《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五台山寺长违命不从,以此官司拘刷抗命僧人。」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把晋国内但是半岁之下,一月之上,新添的小厮,都与我拘刷将来。」
2.徵用、扣留。《水浒传》第七九回:「又连折了两阵,拘刷得许多船只,又被尽行烧毁。」
分類:收缴扣留
《漢語大詞典》:质留(質留)
扣留作为人质。后汉书·董卓传:“帝使 杨彪 与司空 张喜 等十餘人和 傕 汜 , 汜 不从,遂质留公卿。”
《漢語大詞典》:餐毡苏(餐氊蘇)
指 苏武 。 汉武帝 遣 苏武 使 匈奴 , 匈奴 扣留 苏武 ,迫降。 武 不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 武 置大窖中,絶不饮食。天雨雪, 武 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 以为神,徙置 北海 上无人处,使放牧公羊,表示须“羝乳乃得归”。 苏武 “杖 汉 节牧羊”,吃尽辛苦,历十九年而归 汉 。 汉 仅拜为典属国,不久又免官。事见《汉书·苏武传》。 宋 苏轼 《次前韵送刘景文》:“尔来又见三黜 柳 ,共此煖热餐氊 苏 。”
《國語辭典》:暗扣(暗釦)  拼音:àn kòu
缝在衣物内侧的钮扣。
分類:暗中扣留
《国语辞典》:卧雪吞毡(卧雪吞毡)  拼音:wò xuě tūn zhān
汉朝苏武出使匈奴,遭匈奴的扣留逼降,苏武不受威胁,被囚于大窖中,饮食俱断,只能将雪和毡毛一起吞咽,得以数日不死的故事。见《汉书。卷五四。苏建传》。
《国语辞典》:拘扣  拼音:jū kòu
拘押扣留。如:「企图闯关的偷渡客已被拘扣起来了。」
分类:拘押扣留
《国语辞典》:吊扣(吊扣)  拼音:diào kòu
把双扇门拉拢,扣上环纽。《醒世姻缘传》第八○回:「将门带上,使了吊扣,回来取了一把铁锁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