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喑哑(喑啞)  拼音:yīn yǎ
1.哑巴,口不能言。《管子。入国》:「聋盲、喑哑、跛躄、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上收而养之疾。」
2.缄默不语。《新唐书。卷五六。刑法志》:「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
《漢語大詞典》:喑恶(喑噁)
发怒声。 唐 李白 《拟恨赋》:“騅兮不逝,喑噁何归?” 清 恽敬 《后二仆传》:“﹝ 明光 ﹞于甲夜自起,喑噁独饮酒,持刀奔巡检司。”
分類:发怒
《漢語大詞典》:哑嘶(啞嘶)
嘶哑。 郭沫若 《南京印象》十三:“他的声音低而且有点哑嘶,我只晓得他在发言,但不晓得发的什么言。”
分類:嘶哑
《國語辭典》:低亚(低亞)  拼音:dī yà
低平矮小,低垂。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三折:「俺立马踟蹰,具曲坊幽静,那小门低亚。」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良夜迢迢,闲庭寂静,花枝低亚。」
《漢語大詞典》:不嗄
不嘶哑。老子:“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庄子·庚桑楚:“能儿子乎。儿子终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 汉 扬雄 《太玄·夷》:“婴儿于号,三日不嗄。”嗄,一本作“ 嚘 ”。 王涯 注:“嚘,气逆也。”则“不嚘”谓不气逆。
分類:嘶哑气逆
《漢語大詞典》:流喝
谓声音悲咽,嘶哑。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榜人歌,声流喝。” 郭璞 注:“言悲嘶也。”后汉书·张酺传:“﹝ 王青 ﹞与父( 王隆 )俱从都尉行县,道遇贼, 隆 以身卫全都尉,遂死於难; 青 亦被矢贯咽,音声流喝。” 李贤 注引《广苍》:“声之幽也。”
《國語辭典》:哑咽(啞咽)  拼音:yā yè
拟声词。形容啼哭或抽噎的声音。唐。王建〈伤邻家鹦鹂〉词:「舌关哑咽畜哀怨,开笼放飞离人眼。」唐。元稹〈秋堂夕〉诗:「啼儿屡哑咽,倦僮时寝兴。」
分類:啼声嘶哑
《国语辞典》:哑嗓(哑嗓)  拼音:yǎ sǎng
语音嘶哑低沉。如:「他一连演讲了几个小时,自然会疲累哑嗓了。」
《漢語大詞典》:乾嚎
1.嘶哑地嚎叫。 艾芜 《回家》:“祖母气急败坏地赶去,拉着 丁永森 ,干嚎着说:‘你打死我……算了。’”
2.同“ 乾号 ”。 曹禺 《原野》第二幕:“孩子仿佛看到了什么东西似的,那么死命地干嚎。”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一回:“﹝ 康锡雪 ﹞倒在椅子上,只呜呜的干嚎。”
分類:嘶哑嚎叫
《漢語大詞典》:乾哑(乾啞)
干涩嘶哑。 茅盾 《子夜》四:“他提高了那副干哑的嗓子,跺着脚骂道:‘畜生!难道你的死人嘴上贴了封皮么?’”
分類:干涩嘶哑
《國語辭典》:低哑(低啞)  拼音:dī yǎ
形容声音低沉喑哑。《董西厢》卷一:「本待欲睡,忽听得栊门儿低哑。」
《漢語大詞典》:干颤(乾顫)
形容声音嘶哑而颤抖。 曲波 《桥隆飇·现大洋》:“他全身乱抖,嗓音干颤。”
《國語辭典》:乾涩(乾澀)  拼音:gān sè
缺乏油水润泽而不滑顺。如:「在冷气房待久了,皮肤容易乾涩。」
《國語辭典》:乾嚎  拼音:gān háo
哭时有声而无泪。《金瓶梅》第五回:「但凡世上妇人,哭有三样: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有声谓之号。当下那妇人乾嚎了半夜。」也作「乾号」。
分類:嘶哑嚎叫
《漢語大詞典》:苍哑(蒼啞)
声音苍老嘶哑。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她正在侧耳细听,忽然从附近的山村中传来锵锵的锣声和苍哑的叫喊声。”
《漢語大詞典》:嗄嘶
嗓音嘶哑。 萧乾 《栗子》:“喊,喊,嗄嘶的喉咙,冻麻了的手。”
分類:嗓音嘶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