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规费(規費)  拼音:guī fèi
1.应缴纳的费用。如:「地痞流氓以保护为名,向摊贩收取规费。」
2.政府因提供特殊公共劳务,而向人民收取的费用。可分为两种:一、司法规费,如诉讼费用、各种登记费等。二、行政规费,如检定费、牌照费等。
《漢語大詞典》:卖请(賣請)
以贿赂请求赦免。史记·酷吏列传论:“至若 蜀 守 冯当 暴挫……水衡 阎奉 朴击卖请,何足数哉!” 明 何景明 《何子·法行》:“故卖请不行,则法行如流,是故法不可以有已也。”
《漢語大詞典》:卖贼(賣賊)
谓接受贿赂,放走敌人。 明 陈子龙 《诸将》诗之四:“诸军皆卖贼,天意厌昇平。”
《漢語大詞典》:买脱(買脱)
以贿赂求得逃脱。 清 吴伟业 《捉船行》:“官差捉船为载兵,大船买脱中船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款犯》:“故令奸党四出,招摇声势,而有力潜行买脱,復又装害他人,名曰换访。”
分類:贿赂逃脱
《漢語大詞典》:买纵(買縱)
因接受贿赂而徇私纵放。 洪深 《包得行》第一幕:“哪一个办理兵役的人员营私舞弊,或是故意漏报,或是得贿买纵……不能不依法严厉惩罚的。”
《漢語大詞典》:铺班(鋪班)
指旧时官府差役向犯人索取贿赂而定的陋规。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总论》:“及其赴质,衙门各役又讲规礼铺班,索及舆牧。”
《國語辭典》:招权纳贿(招權納賄)  拼音:zhāo quán nà huì
把持权柄,收受贿赂。《明史。卷一七一。杨善传》:「气势烜赫,招权纳贿,亨辈嫉而间之,以是渐疏外。」也作「招权纳赂」、「招权纳赇」。
《國語辭典》:索贿(索賄)  拼音:suǒ huì
索取贿赂。如:「公务人员不可藉职权之便索贿。」《醒世姻缘传》第一四回:「那些禁子牢头,不是受了贿把囚犯恣意的放松,就是要索贿把囚犯百般凌虐。」
《國語辭典》:贪污腐化(貪汙腐化)  拼音:tān wū fǔ huà
利用职权上的方便私吞财物或接受贿赂,沉迷在靡烂的物质生活中。如:「职场中贪污腐化的弊端,积习已久。」
《漢語大詞典》:通赃过付(通贓過付)
互相勾结,传递赃物与贿赂。《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那令史姓 谭 名 遵 ,颇有才干,惯与知县通赃过付,是一个积年滑吏。”
《漢語大詞典》:桃李之馈(桃李之饋)
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原谓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六:“至其后世,不能以德而勤于法,故有吹毛求疵,詆欺无限,桃李之馈,集以成事。於是家无全行,国无廉夫,上下相循,法不能止,而仁义之风替矣。” 明 归有光 《河南策问对二道》:“而 杜林 亦讥后世不能以德而勤於法,吹毛求疵,詆欺无限,桃李之馈,集以成罪。”
《漢語大詞典》:行赍居送
对行经或停居的人以财物相赠。谓封建时代贿赂过往官员。语出汉书·食货志下:“干戈日滋,行者齎,居者送,中外骚扰相奉,百姓抏敝以巧法,财赂衰耗而不澹。” 清 冯桂芬 《崇节俭议》:“比者军兴十年,戒严徧天下,徵调供亿,赋车籍马,行齎居送,远近骚然。”
《国语辞典》:小道儿(小道儿)  拼音:xiǎo dào ér
1.小路、小径。如:「门前有条弯曲的小道儿。」
2.捷径。多指贿赂等不正当的手段。如:「能不能得到这份工作全凭本事,何必走小道儿呢?」
3.窃盗。《儿女英雄传》第一一回:「小人从前原也做些小道儿上的买卖,后来洗手不干。」
《国语辞典》:贪财好贿(贪财好贿)  拼音:tān cái hào huì
贪爱钱财,好受贿赂。《孤本元明杂剧。桃园结义。第一折》:「因本州官吏贪财好贿,酷害黎民,常有不忿之意。」
《国语辞典》:说事过钱(说事过钱)  拼音:shuō shì guò qián
替人向政府官员关说,并传递贿赂。《水浒传》第二四回:「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放刁把滥,说事过钱,排陷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