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不动解脱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时爱心解脱之对。六种阿罗汉中不动阿罗汉之称。不退动于烦恼,解脱烦恼之系缚,故名。
心作解脱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六特胜之第十一。
心解脱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慧解脱。无学之一。(参见:无学)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慧解脱,无学之一。
【三藏法数】
谓因此心离于贪爱之缚,而得解脱,故名心解脱。
生死解脱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出离生死而入于涅槃也。
有为解脱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无为解脱而言。又名无学支。即无学之胜解也。胜解为大地法之心所,故为有为,有为法之胜解起于无学之果体,故云有为解脱。见毗婆沙论二十八,俱舍论二十五。
【佛学常见辞汇】
对于无为解脱而言,又名无学支,即无学的胜解,胜解是大地法的心所,故是有为,有为法的胜解起于无学之果体,故云有为解脱。
【三藏法数】
谓有作之戒,依师作法而受,如法而持,则能防非止恶,离诸惑业之缚,故名有为解脱。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知见,是谓之五分法身。戒定慧三者如上。解脱者自慧断惑,解惑之系缚,即涅槃之事。解脱知见者,认已解脱之智慧也。是前三者为修因,后二者结果也。于结果中举涅槃之智慧者。以此五种之法为佛之身体,故云法身。三身中之法身即小乘所立。见大乘义章二十本。
【佛学常见辞汇】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以上五者叫做五分法身,戒者防身之恶,定者使心不乱,慧者破妄證真,解脱者离诸系缚而證涅槃,解脱知见者即涅槃所起之智慧。前三为修因,后二为结果。
戒定慧解脱知见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解脱与解脱知见二者合而云解脱知见。
别解脱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别解脱律仪。三种戒之一。依受戒之作法,受五戒乃至具足戒,身口恶业别别解脱之戒法也。义林章三末曰:「别别防非名之为别,(中略)戒即解脱,解脱恶故。(中略)别解脱者是戒别名。」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别解脱律仪,别解脱是戒法的别名,因受戒能使身口意的恶业,别别解脱,故名别解脱,因合于律仪,故又名别解脱律仪。
别解脱经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戒本也。以戒本中说别解脱律仪故也。
别解脱律仪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别解脱戒同。俱舍论十四曰:「别解脱律仪,由他教等得。」
【佛学常见辞汇】
与别解脱戒同。
空解脱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解脱门之一。观一切法,由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来空,无作者,无受者。如此通达者,能入涅槃解脱之城,故谓之为解脱之门。智度论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大乘义章二曰:「涅槃果德绝缚名脱,空无相等与脱为门,名解脱门。故龙树言:行此三法,能入涅槃解脱果,故名解脱门。」
【佛学常见辞汇】
三解脱门之一。(参见:三解脱门)
【三藏法数】
谓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空,无我、我所,若能如是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故名空解脱门。(我者,众生于五阴身中,强立主宰,名之为我。我所者,众生妄执五阴之身及男女、资生等物,皆名我所。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孤调解脱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孤调)。
性净解脱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解脱之一。
【三藏法数】
谓众生性本清净,而无系缚染污之相,是名性净解脱也。
相续解脱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之略名。又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之略名。
真解脱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断一切烦恼障而證得佛之涅槃也。离缚云解,自在云脱。佛之涅槃具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今就解脱之一德谓之解脱。又二乘之解脱,住于涅槃,故非真解脱。佛以大悲之故不住于涅槃,又以大智之故不住于生死,即为不住涅槃,故云真。涅槃经四相品曰:「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唯识论一曰:「由断续生烦恼障故,證真解脱。」同述记一本曰:「解谓离缚,脱谓自在。」
【佛学常见辞汇】
真正的解脱,即佛的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