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33,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衣巾
白鱼
典衣
缟衣
百结
春服
上衣
翻新
胜衣
紫衣
衲衣
衣裘
释褐
捣衣
裳衣
《國語辭典》:衣巾  拼音:yī jīn
衣服与头巾。南朝梁。沈约〈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
《國語辭典》:衣衾  拼音:yī qīn
死人入棺时所用的衣服与大被。《孝经。丧亲》:「为之棺椁衣衾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儒林外史》第五回:「拿一搭麻替他披著,那时衣衾棺椁,都是现成的。」
《國語辭典》:白鱼(白魚)  拼音:bái yú
1.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体小色银白,尾毛有三。会蛀蚀衣物、书籍。也称为「壁鱼」、「蠹虫」、「蠹鱼」、「衣鱼」。
2.白带鱼的别名。参见「白带鱼」条。
《國語辭典》:白鲦(白鰷)  拼音:bái tiáo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条鳍亚纲。产于淡水,大者约尺许长,形体狭长,背淡黑,微青,腹呈白色,鳞颇细,好群游于水面。也称为「白条」。
《漢語大詞典》:典衣
(1).典押衣服。 唐 杜甫 《曲江》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2).指饮酒。 清 曹寅 《读朱赤霞寄后陶诗漫和》:“衙罢典衣违例禁,病餘丸药避章纠。”
《國語辭典》:缟衣(縞衣)  拼音:gǎo yī
白色生绢所制的衣裳。《诗经。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國語辭典》:百结(百結)  拼音:bǎi jié
1.结,悬挂连缀。百结,多次缝补。比喻衣服破旧。唐。杜甫〈北征〉诗:「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2.心中种种的忧愁郁结。唐。聂夷中〈饮酒乐〉诗:「一饮解百结,再饮破百忧。」
《漢語大詞典》:百结花(百結花)
丁香的别名。 宋 苏轼 《留题显圣寺》诗:“幽人自种千头橘,远客来寻百结花。”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花卉·丁香:“ 江 南人谓丁香为百结花。”
分類:丁香
《國語辭典》:春服  拼音:chūn fú
春天穿著的衣服。《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文选。左思。魏都赋》:「习步顿以升降,御春服而逍遥。」
分類:衣服
《國語辭典》:上衣  拼音:shàng yī
上身所穿的衣服。
《國語辭典》:翻新  拼音:fān xīn
1.把旧的东西拆了重做,经过特殊加工使其外表或性能得以最大程度恢复。如:「沙发翻新」。
2.从旧的变出新的。如:「近年来的流行服饰,花样不断翻新,琳琅满目。」
《國語辭典》:胜衣(勝衣)  拼音:shēng yī
身体能够承担成人衣服的重量,常指儿童稍长。《史记。卷六○。三王世家》:「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病势日增,弱不胜衣。」
《國語辭典》:紫衣  拼音:zǐ yī
1.紫色的衣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今王欲民无衣紫者,王请自解紫衣而朝。」《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昔紫衣贱服,犹化齐风。」
2.君王的服装。《左传。哀公十七年》:「紫衣狐裘」晋。杜预。注:「紫衣,君服。」
3.古代贵官的服饰。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有一人紫衣象简前趋,宾主之仪敬尽焉。」
《漢語大詞典》:衲衣
(1).僧衣。南齐书·张欣泰传:“ 欣泰 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輒游园池,著鹿皮冠,衲衣锡杖。” 唐 贾岛 《崇圣寺斌公房》诗:“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 仁达 欲自立,恐众心未服,以 雪峯寺 僧 卓巖明 素为众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过膝,真天子也。’相与迎之。己亥,立为帝,解去衲衣,被以袞冕,帅将吏北面拜之。” 清 黄景仁 《慈光寺前明郑贵妃赐袈裟歌》:“铜驼荆棘寻常见,何论区区一衲衣。”
(2).代称僧人。 宋 梅尧臣 《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诗:“野策过寒水,山童护衲衣。” 清 顾炎武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之四:“梦到江头橘柚林,衲衣桑下愜同心。”
(3).道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傅山父子:“乱后,梦天帝赐以黄冠衲衣,遂为道士装。”
(4).补缀过的衣服。泛指破旧衣服。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建康贫者:“时盛寒,官方施贫者衲衣。见其剧单,以一衲衣与之。辞不受。”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韩文靖公事辑:“ 熙载 尝着衲衣负筐,令门生 舒雅 执手版,乞食诸姬院,以为笑乐。”
《漢語大詞典》:衣裘
(1).夏衣冬裘。《周礼·天官·宫伯》:“以时颁其衣裘。” 郑玄 注:“衣裘,若今赋冬夏衣。” 贾公彦 疏:“夏时班衣,冬时班裘。”吕氏春秋·重己:“其为舆马衣裘也,足以逸身煖骸而已矣!”
(2).专指皮裘或泛指衣服。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相如 初与 卓文君 还 成都 ,居贫愁懣,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 阳昌 貰酒,与 文君 为懽。既而 文君 抱颈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貰酒。’”宋书·隐逸传上·戚同文:“冬月,多解衣裘与寒者。” 清 姚鼐 《〈南园诗存〉序》:“君家贫,衣裘薄。”
《國語辭典》:释褐(釋褐)  拼音:shì hé
旧制,新进士必在太学行释褐礼,脱去布衣而换穿官服。后用来比喻做官或进士的及第授官。《文选。扬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宋。王禹偁 成武县作诗:「释褐来成武,初官且自强。」
《國語辭典》:捣衣(搗衣)  拼音:dǎo yī
1.用杵捶打生丝以去蜡,使生丝柔白而富有弹性,而能裁成衣物。也作「捣练」、「捣衣」。
2.以杵捶击衣物使乾净。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老残游记》第三回:「走著看著,见河岸南面有几个大长方池子,许多妇女坐在池边石上捣衣。」也作「捣衣」。
3.乐曲名。琴曲。相传为唐代潘庭坚所作。古代秋凉时,家家妇女为亲人赶冬衣而捣衣,故乐曲以表现妇女对远方亲人思念的情感为主。也称为〈捣衣曲〉、〈秋杵弄〉、〈秋水弄〉、〈秋院捣衣〉。
《國語辭典》:捣衣(擣衣)  拼音:dǎo yī
1.用杵捶打生丝以去蜡,使生丝柔白而富有弹性,而能织成衣物。也作「捣衣」。
2.捶击衣物使乾净。《乐府诗集。卷四五。清商曲辞二。唐。李白。子夜四时歌四首。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也作「捣衣」。
《國語辭典》:裳衣  拼音:cháng yī
衣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晞,颠倒裳衣。」《文选。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分類: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