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朝宿
谓供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公羊传·桓公元年》:“ 许田 者何? 鲁 朝宿之邑也。诸侯时朝乎天子,天子之郊,诸侯皆有朝宿之邑焉。”《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天子五载一巡狩,用事 泰山 ,诸侯有朝宿地。”
《漢語大詞典》:朝宫
(1).帝王的宫殿。史记·秦始皇本纪:“乃营作朝宫 渭 南 上林苑 中。”
(2).到宫中朝见。《封神演义》第三十回:“我们是 武成王 府里的,随夫人朝宫,在此伺候。”
《漢語大詞典》:宣答
群臣奉表庆贺或朝见皇帝,皇帝使近臣答以制词,称为“宣答”。宋史·礼志二四:“东上閤门官进诣楼前承旨,就班首宣曰有制,赞者曰拜,在位官皆再拜,宣答,其词学士院随事撰述。”辽史·礼志四:“引班舍人赞各祗候毕,引右上,准备宣问……宣答云:卿等久居乡邑,来奉乘舆。时属霜寒--或云炎蒸,谅多劳止。卿各平安好。”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宣答》:“按宣答者,羣臣奉表庆贺而礼官宣制以答之也。先期词臣撰词以授礼官,礼官习之,至日宣示,以见君臣同庆之意。盖虽繁文,而义则美矣。今制亦用之,而词皆两句,尤为古雅。”
《漢語大詞典》:秋觐(秋覲)
古代诸侯秋季朝见天子。《周礼·秋官·大行人》:“秋覲以比邦国之功。”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
《漢語大詞典》:闲朝(閒朝)
春秋 时指诸侯三年朝见天子一次。左传·昭公十三年:“是故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閒朝以讲礼,再朝而会以示威,再会而盟以显昭明。” 杜预 注:“三年而一朝,正班爵之义,率长幼之序。”
《漢語大詞典》:拜觐(拜覲)
朝见君主或拜见长者。晋书·温峤传:“公自还輦轂,入辅朝政,闕拜覲之礼,简人臣之仪,不达圣心者莫不於邑。”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四郎:“向居 王屋山 下洞,今将往 峨嵋山 ,知叔到此,故候拜覲。”
《漢語大詞典》:夏宗
诸侯夏天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周礼·秋官·大行人:“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夏宗以陈天下之謨。” 郑玄 注:“夏见诸侯则陈其谋之是非。” 贾公彦 疏:“夏见诸侯陈其谋之是非者,夏物盛大,形体皆异,可分别,故陈天下诸侯谋之是非。”
《漢語大詞典》:展觐(展覲)
敬词。朝见。北史·冯亮传:“ 亮 性清静,后隐居 嵩山 ,感 英 之德,以时展覲。”《东周列国志》第四二回:“天子若以巡狩为名,驾临 河阳 ,寡君因率诸侯以展覲。”
分類:敬词朝见
《漢語大詞典》:张朝(張朝)
布置朝见之所。吕氏春秋·开春:“昔 王季歷 葬於 涡山 之尾, 灓水 啮其墓,见棺之前和。 文王 曰:‘譆!先君必欲一见羣臣百姓也夫!故使 灓水 见之。’於是出而为之张朝,百姓见之,三日而后更葬。” 陈奇猷 校释:“张朝即设朝,谓布置朝见之所。”
分類:布置朝见
《漢語大詞典》:卷班
宋 元 朝拜皇帝时的一种制度。谓朝见后官员们随本班班首顺次后转退出。宋史·礼志二二:“皇帝御 崇德殿 ……舍人合班奏报閤门无事,唱喏讫,卷班西出。”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是秋……申卷班之令,俾以序退,无争门而出之扰。”
《漢語大詞典》:秋请(秋請)
旧谓侯王于秋季朝见天子。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王 恐,为谋滋甚,及后使人为秋请。”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律,春曰朝,秋曰请,如古诸侯朝聘也。”
《漢語大詞典》:脱袜(脱襪)
古人席地而坐,登席必须脱屦,而朝见、祭祀等重要礼节,尚须脱袜跣足,以示至敬。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脱袜登席
《國語辭典》:蛾眉班  拼音:é méi bān
唐代中书、门下二省官员朝觐时,成东西向排列对立,状如人的蛾眉左右对称,故称为「蛾眉班」。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故事》:「唐制:两省供奉官东西对立,谓之『蛾眉班』。」
《漢語大詞典》:宗遇
原为诸侯每年夏、冬朝见天子之称,亦泛指诸侯以时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典瑞:“以朝覲宗遇会同于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侯氏见于天子,春曰朝,夏曰宗,秋曰覲,冬曰遇。” 汉 贾谊 新书·辅佐:“典方典容仪,以掌诸侯、远方之君,譔之班爵、列位、轨伍之约,朝覲、宗遇、会同、享聘、贡职之数。”
《漢語大詞典》:簉鹭(簉鷺)
形容百官朝见时整齐的行列。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译宾》:“望中朝紫气黄图,蚀星旄偃月弧,好教簉鷺,莫耻垂狐, 汉 官今日威仪重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