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蒻笠
用蒲蒻编成的帽子。 宋 苏轼 《又书王晋卿画·西塞风雨》:“仰看云天真蒻笠,旋收江海入蓑衣。”
分類:帽子
《国语辞典》:鵔鸃冠  拼音:jùn yí guān
用鵔鸃毛装饰的帽子。《水浒传》第六二回:「头戴鵔鸃冠一具,足蹑珍珠履一双。」
《漢語大詞典》:夏收
夏 代祭祀时戴的一种帽子。仪礼·士冠礼:“ 周 弁、 殷 冔、 夏 收。” 郑玄 注:“收,言所以敛髮也。”《孔子家语·冠颂》:“ 孔子 曰:‘ 周 弁、 殷 冔、 夏 收,一也。’” 王肃 注:“皆祭服也。”
(1).夏季收割农作物。如:夏收大忙季节。
(2).夏季的收成。如:今年夏收,增产一成。
《國語辭典》:斗笠  拼音:dǒu lì
用以遮阳挡雨的笠子。多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等编成。唐。吕岩 绝句三首之二:「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元。朱凯《黄鹤楼》第三折:「我这蓑衣、斗笠,放在这里。」
《國語辭典》:毡帽(氈帽)  拼音:zhān mào
毡制的帽子。《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西域传》:「土人剪发,著毡帽、小袖衣、为衫则开颈而缝前。」《儒林外史》第二回:「众人看周进时,头一顶旧毡帽,身穿元色䌷旧直裰。」
分類:毡帽帽子
《漢語大詞典》:华阳巾(華陽巾)
道士所戴的一种帽子。新五代史·唐臣传·卢程:“ 程 戴华阳巾,衣鹤氅,据几决事。” 宋 王禹偁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外更华阳巾,鹤氅,执拂子上,拜坛毕,登坛介。”
分類:道士帽子
《漢語大詞典》:戴帽
亦作“ 戴帽子 ”。
(1).把帽子戴在头上。引申为于一物之上加以他物。 宋 戴鼎臣 东原录:“ 海州 朐山 ,俗言 朐山 戴帽即雨,盖谓云出覆冒其上为雨候。”
(2).引申为在政治上或行为上给人定性。 刘亚舟 《男婚女嫁》第六章:“ 程玉柱 的爹爹叫 程济仁 ,是个戴帽富农。”《花城》1981年第3期:“摘帽子戴帽子!好好的一个日常生活用语,和‘衣服’‘袜子’一样的‘帽子’竟变成一个使人胆战心寒的声音,这是多么古怪的历史现象!”
《国语辞典》:濯冠  拼音:zhuó guān
洗涤帽子。《礼记。礼器》:「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掩豆,浣衣濯冠以朝,君子以为隘矣。」唐。韩愈〈石鼓歌〉:「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漢語大詞典》:珠冠
珠饰的帽子。 清 袁枚 《题柳如是画像》诗:“生綃一幅红妆影,玉貌珠冠方绣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者:“珠冠秀紱,南面坐。” 鲁迅 《彷徨·孤独者》:“﹝她﹞穿着描金的衣服,戴着珠冠。”
分類:珠饰帽子
《漢語大詞典》:冠挂
谓帽子被东西钩去。《淮南子·原道训》:“ 禹 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 汉 崔駰 《达旨》:“与其有事,则褰裳濡足,冠挂不顾,人溺不拯,则非仁也。”
分類:帽子东西
《漢語大詞典》:指冠
头发直竖,顶着帽子。比喻愤怒的样子。庄子·盗跖:“ 盗跖 闻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史记·刺客列传:“士皆瞋目,髮尽上指冠。” 明 李贽 《读史·张千载》:“生当指冠,死当怒目。”
《國語辭典》:鹿皮冠  拼音:lù pí guān
鹿皮做的帽子。古代隐士所戴的帽子。《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令彪著布单衣、鹿皮冠,杖而入,待以宾客之礼。」
《漢語大詞典》:武冠
古代武官戴的一种帽子的名称。相传 战国 赵武灵王 效 胡 服始用。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 刘昭 注引《晋公卿礼秩》:“大司马、将军、尉、驃骑、车骑、卫军、诸大将军开府从公者,著武冠,平上幘。”隋书·礼仪志六:“武冠,一名武弁,一名大冠,一名繁冠,一名建冠,今人名曰笼冠,即古惠文冠也。”
《國語辭典》:帽子  拼音:mào zi
1.戴在头上,用以遮阳、避雨、保暖或装饰的用品。《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老和尚含著眼泪,自己除了帽子。」
2.加上不恰当、挖苦或罪嫌的词。比喻罪名或坏名誉。如:「高帽子」、「绿帽子」。
《漢語大詞典》:棕笠
亦作“棕笠”。 用棕和竹篾编成的帽子。用以遮雨或遮阳等。 明 杨焯 《秋日郊居》诗:“云衫染棕笠,松麈挂柴车。”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衷(邾)棕反切文义:“﹝ 王褒 ﹞《僮约》云:‘雨坠如注瓮,披薜戴子公。’……今案子公乃椶字两合音,言披蓑戴椶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