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斗僻
亦作“ 斗辟 ”。 形容地势险绝偏远。斗,通“ 陡 ”。 汉 桓宽 盐铁论·地广:“故割斗僻之县,弃 造阳 之地以与 胡 。”汉书·匈奴传上:“ 汉 亦弃 上谷 之斗辟县 造阳 地以予胡。” 颜师古 注:“斗、絶也。县之斗曲入 匈奴 界者,其中 造阳 地也。辟读曰僻。”
《漢語大詞典》:隐辟(隱辟)
偏远的地方。辟,通“ 僻 ”。荀子·王霸:“则虽幽閒隐辟,百姓莫敢不敬分安制以化其上,是治国之徵也。” 王先谦 集解:“辟,读为僻。”
屏退在一边。辟,通“ 避 ”。仪礼·士相见礼:“退,坐取屨,隐辟而后屨,君为之兴。” 郑玄 注:“隐辟,俛而逡巡。” 贾公彦 疏:“《曲礼》云:‘就屨跪而举之,屏於侧。’”礼记·玉藻:“退则坐,取屨,隐辟而后屨。” 郑玄 注:“隐辟,俛逡巡而退著屨也。”
分類:偏远
《国语辞典》:沕漠  拼音:wù mò
偏远的地方。三国魏。阮籍〈东平赋〉:「沕漠之域,穷野之都。」
《漢語大詞典》:孤夷
指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墨子·天志下:“自古及今,无有远灵孤夷之国,皆犓豢其牛羊犬彘,洁为粢盛酒醴,以敬祭祀上帝山川鬼神。”
《漢語大詞典》:偏国(偏國)
偏远之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 司马贞 索隐:“云己是偏远之国,寡小之臣也。”列子·杨朱:“至其情所欲好,耳所欲听,目所欲视,口所欲尝,虽殊方偏国,非 齐 土之所产育者,无不必致之。”
分類:偏远之国
《漢語大詞典》:七隩
泛指偏远地区。隩,水岸内曲处。南史·谢庄传:“寧二都智之所产,七隩愚之所育,实遇与不遇、用与不用耳。”
《漢語大詞典》:四荒八极(四荒八極)
四面八方极偏远之地。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四荒八极蹋欲徧,三十二蹄无歇时。” 前蜀 杜光庭 《寿春节进元始天尊帧并功德疏表》:“四荒八极,毕贄琛珍。”
《国语辞典》:香格里拉  拼音:xiāng gé lǐ lā
一个想像的、偏远的人间乐园。为英文Shangri-La的音译。西元一九三三年,詹姆士。希尔顿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首次以香格里拉代表一个乌托邦或神话之乡,后遂以此名词指一个地理位置不详或隐密的世外桃源。亦指秘密军事基地。也译作「商格雷拉」。
《国语辞典》:群体医疗执业中心(群体医疗执业中心)  拼音:qún tǐ yī liáo zhí yè zhōng xīn
行政院卫生署为提升偏远乡村医疗保健服务水准,方便当地民众就医,于民国七十二年七月起逐年所设立的单位。除利用原有卫生所,充实医疗保健设备外,并由各地教学医院支援医师,开办门诊。简称为「群医中心」。
《国语辞典》:一隅之地  拼音:yī yú zhī dì
泛指狭小偏远之地。《南史。卷二一。王弘传。论曰》:「晋自中原沸腾,介居江左,以一隅之地,抗衡上国,年移三百,盖有凭焉。」
分类:狭小偏远
《國語辭典》:隔二偏三  拼音:gé èr piān sān
1.比喻无精打采,提不起兴致。如:「你别总是隔二偏三的,真扫大夥的兴。」也作「隔二骗三」。
2.形容地方偏僻、遥远。《金瓶梅》第七九回:「何大人便来看你,我扶你往后边去罢,这边隔二偏三,不是个待人的。」
《漢語大詞典》:隘阒(隘闃)
偏远而寂静。 唐 卢鸿一 《嵩山十志·樾馆》诗题注:“樾馆者,盖即林取材,基颠柘,架茅茨,居不期逸……及盪者鄙其隘闃,苟事宏湎,乖其宾矣。”
《國語辭典》:辟匿  拼音:pì nì
1.荒远隐僻。《史记。卷五。秦本纪》:「戎王处辟匿,未闻中国之声,君试遗其女乐,以夺其志。」汉。王充《论衡。超奇》:「古昔之远,四方辟匿,文墨之士,难得记录。」
2.躲避,藏匿。《史记。卷九三。韩信卢绾列传。卢绾》:「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
《漢語大詞典》:陋氓
谓地处偏远无知无识的人。 梁启超 《复刘古愚山长书》:“ 启超 乡曲陋氓,於一切学问,懵无所习,行年十七,始获捧手於 南海 康先生 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