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黄花(黃花)  拼音:huáng huā
1.泛指黄色的花。唐。司空图 独望诗:「绿树连村暗,黄花出陌稀。」
2.百合科「萱草」、「金针菜」的别名。参见「萱草」条。
3.菊科「菊花」的别名。参见「菊花」条。
《漢語大詞典》:黄花酒
菊花酒的别称。 唐 杜甫 《九日登梓州城》诗:“伊昔黄花酒,如今白髮翁。” 宋 王十朋 《九日寄昌龄弟》诗之三:“此日黄花酒,深期酌弟兄。” 元 丁复 《九月一日游昭亭》诗:“半生九日黄花酒,多在西风 白下 桥。”
分類:菊花酒
《漢語大詞典》:黄花节(黄花節)
(1).指重阳节。 宋 邵雍 《依韵和三王少卿同过弊庐》:“ 洛中 诗有社,马上句如神。白首交情重,黄花节物新。” 宋 王十朋 《芦花》诗:“悲秋已过黄花节,照眼浑疑 白帝城 。” 宋 刘克庄 《贺新郎·戊戌寿张守》词:“来岁而今黄花节,早驂鸞,入侍 瑶池 宴。”
(2). 黄花岗 革命烈士纪念日。 柳亚子 《三月二十九日感赋》诗序:“ 黄花岗 革命在辛亥旧历三月二十九日,明岁南都改朔,准双十节例,应依辛亥年新旧历推算定国历四月二十七日为黄花节,方合事理。” 鲁迅 《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黄花节这三个字,我自然明白它是什么意思的;然而战死在 黄花岗 头的战士们呢,不但姓名,连人数也不知道。”
《國語辭典》:黄花菜(黃花菜)  拼音:huáng huā cài
萱草的别名。参见「萱草」条。
分類:金针菜
《漢語大詞典》:黄花水
指 长江 水。因其春夏暴涨,故名。 宋 陆游 《南唐书·后主纪》:“每岁, 大江 春夏暴涨,谓之黄花水。”
《漢語大詞典》:黄花脂
酒面上的黄白色浮沫。 唐 岑参 《喜韩樽相过》诗:“瓮头春酒黄花脂,禄米只充酤酒资。”
《国语辞典》:黄花冈(黄花冈)  拼音:huáng huā gāng
地名。位于广东省广州城北门外的白云山麓。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1911),革命党人起义,攻袭总督署,事败,殉难者八十馀人,得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此。
《国语辞典》:黄花后生(黄花后生)  拼音:huáng huā hòu shēng
尚未结婚的青年。《醉醒石》第一四回:「一个黄花后生,因连年死了父母,有服,不曾寻亲。」
《国语辞典》:黄花蜜菜(黄花蜜菜)  拼音:huáng huā mì cài
植物名。菊科蟛蜞菊属,多年生草本。粗糙有毛,叶对生,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钝锯齿缘。头状花序总苞半球形,边缘具舌状小花一轮,雌性,中央管状小花两性,均黄色。全草晒乾或鲜食有清热、解毒、消肿、怯瘀等疗效。也称为「蟛蜞菊」。
《国语辞典》:黄花冈之役(黄花冈之役)  拼音:huáng huā gāng zhī yì
国父领导的第十次起义,也是同盟会成立以来,牺牲最壮烈、最接近成功的一役。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1911),黄兴率领革命党人进攻两广总督,与清军发生激战,林觉民、方声洞等八十六人(一说百馀人)英勇殉难。后得死难者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冈,故称为「黄花冈之役」。也称为「广州之役」。
《国语辞典》:黄花冈七十二烈士(黄花冈七十二烈士)  拼音:huáng huā gāng qī shí èr liè shì
清宣统三年(西元1911)三月二十九日,由黄兴率领革命党员百馀人袭击两广总督衙门,然因事机败露,起义失败,黄兴受伤走避,其馀殉难者约计有七十二人,合葬于广州黄花冈,统称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也称为「七十二烈士」。
《国语辞典》:晚节黄花(晚节黄花)  拼音:wǎn jié huáng huā
在岁暮寒冬中不凋的菊花。比喻人老而操守愈坚。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三八出:「须信苦尽甘来,晚节黄花无既。」也作「寒花晚节」、「黄花晚节」。
《国语辞典》:碧血黄花(碧血黄花)  拼音:bì xiě huáng huā
清末广州起义,林觉民等七十二位青年同时牺牲,将其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冈,立碑纪念。后以「碧血黄花」形容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的壮烈牺牲精神。
《漢語大詞典》:黄花幼女
幼小的处女。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你把人家的姑娘蹧蹋了!你深更半夜,闯进人家,强奸人家的黄花幼女,你长着个人样子,肚子里安的是狗下水。”
分類:幼小处女
《漢語大詞典》:黄花地丁
蒲公英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蒲公英:“俗呼蒲公丁,又呼黄花地丁……按《土宿本草》云:金簪草一名地丁,花如金簪头,独脚如丁,故以名之。”
分類: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