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肝儿(肝兒)
指食用的猪、牛、羊等动物的肝脏。
《漢語大詞典》:龟脚(龜腳)
石蜐的俗称。可食用。形似龟脚,有石灰质的壳,足能从壳口伸出捕取食物。产于 中国 浙江 以南沿海。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石蜐:“石蜐生东南海中石上,蚌蛤之属。形如龟脚,壳如蟹螯,其色紫,可食。” 清 周亮工 《闽小记·龟脚》:“ 闽中 海错,名龟脚者,蚌蛤之属,味劣,而值亦甚贱。”
《國語辭典》:菜油  拼音:cài yóu
以油菜子所榨出来的油,可供食用或作工业用。
《漢語大詞典》:斗盖(斗蓋)
一种量粮食用的刮斗木棍。 彭湃 《海丰农民运动》第一章第一节:“辛亥革命前, 海丰 的农民……终日在地主的斗盖,绅士的扇头和官府的锁链中呻吟过活。”原注:“地主向农民收租,自制一租斗盖,系极坚重的木,长约一尺七寸,大约一寸半径。如农民的谷不好或短交,地主用斗盖打他,轻者出血,重者可以毙命。”
《漢語大詞典》:楚豆
牡荆果实。一般供药用,亦可食用。 唐 王绩 《食后》诗:“田家无所有,晚食遂为常……胡麻山麨样,楚豆野麋方。”
《漢語大詞典》:马槟榔(馬檳榔)
果实名。色紫味甘,可食用,亦供药用。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马槟榔:“马檳榔生 滇 南 金齿 、 沅江 诸夷地,蔓生。结实大如葡萄,紫色味甘,内有核,颇似大枫子而壳稍薄,团长斜扁不等。核内有仁,亦甜。” 明 吴宽 《记园中草木·马槟榔》诗:“有树吾不识,人云马檳榔。”《广群芳谱·药谱七·马槟榔》:“马檳榔虽乾,嚼之软美,嚼完以新汲水送下,其清甜香美,凡果无与为此……治产难,伤寒热病,恶疮肿毒,俱以冷水嚼服数枚。”一说,即何首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 粤 西有马檳榔,不知为何物,至是见州人俱切为片,和蔞叶以敬客,代檳榔焉,呼为马檳榔,不知为何首乌也。”
《漢語大詞典》:消夜果
夜间食用的点心。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岁除:“禁中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夜……后苑修内司各进消夜果儿,以大合簇飣凡百餘种,如蜜煎珍果,下至花餳、萁豆,以至玉杯宝器。” 宋 吴潜 《永遇乐·再和己未元夕》词:“火城春近,金莲地帀,消夜果边曾语。”自注:“元宵,宰执赐消夜果。” 清 金农 《己酉除夕》诗:“柈中消夜果,风物忆南天。”
《漢語大詞典》:饷漕(餉漕)
亦作“饟漕”。 指运送官、军食用的粮食。新唐书·李泌传:“ 贞元 元年,拜 陕虢 观察使。 泌 始凿山开车道至 三门 ,以便饟漕。”
《國語辭典》:寿面(壽麵)  拼音:shòu miàn
过生日时所吃的面条,以寓长寿之意。《歧路灯》第七八回:「单表十五日早晨,谭宅安排寿面待客。」
《國語辭典》:水粉  拼音:shuǐ fěn
1.一种用绿豆、白薯等制成的细条状食品。也称为「粉条」。
2.一种化妆用的粉状物,用以修饰肤色。如:「水粉饼」、「胭脂水粉」。
《漢語大詞典》:盛粮(盛糧)
成粮。指无需加工即可食用的粮食。盛,通“ 成 ”。 汉 王充 论衡·艺增:“《武成》言血流浮杵,亦太过焉……且 周 殷 士卒,皆齎盛粮,无杵臼之事,安得杵而浮之?”
《國語辭典》:食糖  拼音:shí táng
可供食用的糖。如红糖、白糖、冰糖。
《國語辭典》:素油  拼音:sù yóu
以植物子制成的油。如花生油、沙拉油。
《漢語大詞典》:松花粉
松树花粉。可食用,亦可作药用。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松﹝发明﹞引 苏颂 曰:“花上黄粉,山人及时拂取,作汤点之甚佳。”
《国语辞典》:肉鸽(肉鸽)  拼音:ròu gē
专供食用的鸽子。也称为「肉食鸽」、「菜鸽」、「餐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