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招邀  拼音:zhāo yāo
邀请。唐。李白 寄上吴王诗三首之三:「洒扫黄金台,招邀青云客。」宋。苏轼〈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分類:邀请
《國語辭典》:邀求  拼音:yāo qiú
争求、求取。《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也只因倚恃功劳,邀求官爵,故朝廷差咱每收捕。」
分類:要求企求
《國語辭典》:邀功  拼音:yāo gōng
争取功劳。唐。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此两人者,本无远虑深谋,意在邀功求赏。」也作「要功」。
《漢語大詞典》:邀欢(邀歡)
寻求欢乐。 唐 高适 《陪窦侍御泛灵云池》诗:“乘兴宜投辖,邀欢莫避驄。” 明 陈所闻 《月云高·花下迟王美人不至》曲:“花明春尽,邀欢载尊酒。”
《漢語大詞典》:邀宾(邀賓)
亦作“ 邀賔 ”。 邀请宾客。 唐 杜甫 《崔评事弟许相迎不到走笔戏简》诗:“江阁邀宾许马迎,午时起坐自天明。” 元 白朴 《青杏子·咏雪》套曲:“开宴邀賔列翠鬟,拚酡颜,畅饮休辝惮。”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每当夏月,置宴河房,选名妓四五人,邀宾侑酒。”
分類:邀请宾客
《漢語大詞典》:邀君
要挟君主。 宋 岳飞 《乞解军务第二札》:“今贤能辈出,才智駢臻;干城心腹之士、可付以军旅者类不乏人。则臣之所请,无邀君之嫌。”
分類:要挟帝王
《國語辭典》:邀击(邀擊)  拼音:yāo jí
在中途拦阻袭击。如:「先诱敌深入,再从中邀击,便可全胜。」
分類:拦击截击
《漢語大詞典》:邀阻
拦挡阻截。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十:“虏既入塞, 河北 居民惊犇渡 河 ,欲避於 京东 者日数千人,舟人邀阻不得济。”《元典章·户部八·盐课》:“其关津渡口桥梁妄行事故邀阻者,取问得实,杖一百。”《东周列国志》第四二回:“ 文公 乃各发回书,听其復归故国,諭 郤步扬 不必领兵邀阻。”
分類:拦挡阻截
《漢語大詞典》:邀同
约别人在一起。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五:“ 王先生 果然邀同了管图书室的 张先生 从教员宿舍中急急地出来了。”
分類:夏丏尊
《骈字类编》:时邀(时邀)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屡喜王侯宅,时邀江海人。
《漢語大詞典》:邀索
要挟勒索。旧五代史·晋书·赵在礼传:“ 在礼 望尘致敬,首领等倨受其礼,加之凌辱,邀索货财, 在礼 不胜其愤。”朱子语类卷一○六:“今到处并不管著限日,或迟延一月,或迟延两三月,以邀索县道,直待计嘱满其所欲,方与呈州。”
分類:要挟勒索
《漢語大詞典》:邀名
求取好的名声。 汉 王充 论衡·自然:“ 尧 则天而行,不作功邀名,无为之化自成。”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不慕权於城市,岂邀名於屠肆。”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弁证·泰山没字碑:“今史载封禪而无文可知矣。且 始皇 立石颂德,邀名后世,安知不如 晋 人一树於山,一沉於水。”
分類:求取名声
《漢語大詞典》:邀赏(邀賞)
求取赏赐。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太子 建成 、 齐王 元吉 之党散亡在民间,虽更赦令,犹不自安,徼幸者争告捕以邀赏。”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雪鳗:“岁或间遇,以是甚郑重视之,得则必献官邀赏。”
分類:求取赏赐
《漢語大詞典》:邀福
祈求赐福。 唐 刘禹锡 《相和歌辞·贾客词》:“邀福祷波神,施财游化城。” 宋 《永兴提刑谢到任启》:“不近名而邀福,无倚法以作威。”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汪中》:“且言世多淫祀,尤为感人心,害政事。见人邀福祠祷者,輒駡不休。”
分類:祈求赐福
《漢語大詞典》:邀取
(1).求取;索取。 宋 苏辙 《御试制策》:“戎狄放肆,邀取金币而不能服。”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 建昌 兵素骄,邀取无艺, 滂 以法裁之。”
(2).截击袭取。明史·刘基传:“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
(3).邀请;招引。《水浒传》第一一三回:“邀取二百餘人,在庄上置备酒食相待。” 清 陈维嵩 《沁园春·甲寅立夏日赏牡丹有作》词:“春归矣,仗花间蜂蝶邀取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