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辟邪(闢邪)  拼音:pì xié
驳斥邪说、驱除邪恶。《清史稿。卷八四。礼志三》:「帝君主持文运,崇圣辟邪,海内尊奉,与关圣同,允宜列入祀典。」南朝陈。徐陵〈齐国宋司徒寺碑〉:「摄乱以定,辟邪以律。」
《國語辭典》:辟邪  拼音:bì xié
1.驱除邪恶。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七:「学道之士居山,宜养白犬、白鸡,可以辟邪。」
2.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状似鹿,尾长,而有两角。汉人佩带雕有辟邪兽的饰物以辟邪。《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上。乌弋山离国》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者)两角〔者〕或为辟邪。」
《國語辭典》:辟邪  拼音:pì xié
偏邪不正。《左传。昭公十六年》:「辟邪之人,而皆及执政,是先王无刑罚也。」《国语。周语上》:「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佚、荒怠、粗秽、暴虐。」也作「僻邪」。
《漢語大詞典》:辟邪旗
绣有辟邪神兽的旗帜。古代仪卫旗仗之一种。隋书·礼仪志三:“第三团,白丝连明光甲、铁具装、素缨拂,建辟邪旗。”新唐书·仪卫志上:“第一辟邪旗,左右金吾卫折衝都尉各一人主之,皆戎服大袍,佩弓箭、横刀、骑。” 唐 杜牧 《杜秋娘》诗:“红粉羽林杖,独赐辟邪旗。”
《漢語大詞典》:天禄辟邪
传说中两种兽名。 汉 人雕石为像,置于墓前。 宋 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后汉天禄辟邪字》:“右 汉 天禄辟邪四字,在 宗资 墓前石兽膊上……墓前有二石兽,刻其膊上,一曰天禄,一曰辟邪。” 明 清 三品官墓碑,碑首刻天禄辟邪。参见“ 天鹿 ”。
《漢語大詞典》:天鹿
传说中灵兽名。一名天禄。汉书·西域传上·乌弋山离国“有桃拔、师子、犀牛” 唐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宋书·符瑞志下:“天鹿者,纯灵之兽也。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备则至。”参见“ 天禄 ”。
《漢語大詞典》:放辟邪侈
肆意为非作歹。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赵岐 注:“放溢辟邪,侈於姦利。”亦作“ 放僻邪侈 ”。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人情足於财而无礼以节之,则又放僻邪侈,无所不至。”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读书:“院中肄业生……虽所讲亦不过俗学,然所汲汲在此,则一切放僻邪侈之事,究竟无暇兼为之。”
《漢語大詞典》:辟邪钟(辟邪鐘)
钟名。钟钮制成辟邪形,故名。
分類:钟名辟邪
《漢語大詞典》:辟邪翁
茱萸的别名。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九月:“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清阳九之厄。”
分類:茱萸
《漢語大詞典》:辟邪烬(辟邪燼)
辟邪形的熏香炉子。 宋 张抡 《绍兴内府古器评·汉辟邪烬》:“此(辟邪烬)薰炉也。通体为辟邪形,折其半为盖,反覆开闢之,口鼻目皆通气,香之所从出也。规模甚小,可以置诸怀袖, 汉 人制作之妙,有足称焉。”
《漢語大詞典》:辟邪伎
古代装扮成辟邪兽形的舞伎。 唐 李白 《设辟邪伎鼓吹雉子班曲辞》:“辟邪伎作鼓吹惊,雉子班之奏曲成。” 王琦 注:“辟邪,兽名……辟邪伎者,盖假为辟邪兽之形而舞者也。”
《漢語大詞典》:辟邪树(辟邪樹)
即安息香树。因其能除恶气,故称。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安息香树,出 波斯国 , 波斯 呼为辟邪。树长三丈,皮色黄黑,叶有四角,经寒不凋。二月开花,黄色,花心微碧,不结实。刻其树皮,其胶如飴,名安息香。六七月坚凝,乃取之。烧之通神明,辟众恶。”
分類:恶气
《分类字锦》:金辟邪首
隋书礼仪志公主封君已上皆带绶以䌽组为绲带各以其绶色金辟邪首为带玦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