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私粜(私糶)
谓贩卖私盐。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比来要害守捉,人数至多,尚有漏失私糶之弊。”
《漢語大詞典》:盐贩(鹽販)
(1).古泽名。山海经·北山经:“又南三百里,曰 景山 ,南望 盐贩 之泽。” 郭璞 注:“即 解县 盐池也。”按,在今 山西省 运城市 东。
(2).贩卖食盐的人。
《漢語大詞典》:游商(遊商)
往来各地经商的人。管子·七臣七主:“时有春秋,故穀有贵贱,而上不调淫,故游商得以什伯其本也。”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这样别国的游商便来做生意了。”
谓行商往来贩卖做生意。 宋 刘斧 《青琐高议·龚球记》:“遂游商往来,益增羡, 球 乃要妻赁奴。”
《漢語大詞典》:贩海(販海)
往来海外,贩卖货物。亦指做海外生意的人。 唐 王建 《送于丹移家洺州》诗:“如彼贩海翁,岂种溪中田。”《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二郎 道:‘哥哥,他是鬼!曹门里贩海 周大郎 的女儿。’” 顾学颉 注:“贩海,作海外生意,贩卖海外货物的。 宋 初,设‘榷署’於 开封 ,管理海外贸易的事,准许商人出海外贩物。做这种生意的商人叫做‘贩海’。”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地部二》:“上既责以税课方物,而又禁其贩海,其可得乎!”
《漢語大詞典》:庄口(莊口)
货物的行销地;商品的贩卖地。
《国语辞典》:茶行  拼音:chá háng
贩卖茶叶的商店。如:「这家茶行除冻顶乌龙、香片、龙井等茶叶之外,又发展出许多新式花茶供人选购。」
《国语辞典》:单卖(单卖)  拼音:dān mài
成套的物品分开贩卖。如:「这套家具是不单卖的。」
《国语辞典》:直营(直营)  拼音:zhí yíng
由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厂商直接经营贩卖的商业行为。如:「透过厂商直营,可将自中间商手中省下的差价,回馈给消费者。」
《国语辞典》:卖报(卖报)  拼音:mài bào
贩卖报纸。
《漢語大詞典》:一转手(一轉手)
谓从一方得到即转给另一方。常指投机贩卖。 周立波 《卜春秀》:“你父亲下湖里去收了棉花,贩到街上,高价卖出,一转手就赚几百。” 叶永烈 《并蒂莲》八:“到了国外,一转手就赚大钱。”
《漢語大詞典》:锡引(錫引)
古代发给商人贩卖锡的凭证。元史·食货志二:“铅锡在 湖 广 者, 至元 八年, 辰 、 沅 、 靖 等处转运司印造锡引,每引计锡一百斤,官收钞三百文,客商买引,赴各冶支锡贩卖。无引者比私盐减等杖六十,其锡没官。”
《国语辞典》:反毒  拼音:fǎn dú
拒绝、防止、禁绝一切有关毒品的走私贩卖及吸食等。如:「政府大力推行反毒活动,希望能禁止毒品危害社会。」
《国语辞典》:电子街(电子街)  拼音:diàn zǐ jiē
贩卖电子零件、产品的商家集合起来所组成的商店街,俗称电子街。在网路上亦指集结此类商店的广告网页。
《漢語大詞典》:游贩(游販)
往来贩卖。 宋 王安石 《慈溪县学记》:“而 慈溪 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
分類:往来贩卖
《国语辞典》:杂货店(杂货店)  拼音:zá huò diàn
贩卖日常零星用品的店铺。《儒林外史》第一七回:「把这剩下来的十几吊钱把与他哥,又租了两间屋开个小杂货店。」也称为「星货铺」、「杂货铺」、「杂货店铺」、「杂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