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托褾
书画装潢的衬托裱褙。
《漢語大詞典》:托底
(1).垫底。谓衬托在下面。红楼梦第九二回:“第一层是一个玻璃盒子,里头金托子,大红縐绸托底,上放着一颗桂元大的珠子。”
(2).谓有底,有依托。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四七章:“听到‘ 李悦 布置的’, 吴七 顿觉心里托底,浑身都有了劲。”
《国语辞典》: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拼音:mǔ dān suī hǎo,quán zhàng lǜ yè fú chí
(谚语)牡丹虽美,也要靠绿叶来衬托。比喻一个人即使再能干,也需要靠别人的帮助。《红楼梦》第一一○回:「俗语说的:『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太太们不亏了凤丫头那些人还帮著吗!」
《国语辞典》:相映成趣  拼音:xiāng yìng chéng qù
互相衬托而更添意趣。如:「他们夫妇俩,一个演生,一个演旦,在戏台上倒是相映成趣。」
《國語辭典》:光杆儿(光桿兒)  拼音:guāng gǎn ér
1.附属或陪衬之物完全自物体中脱离,仅留下主干,如叶已落尽的树木、无叶陪衬的花朵等,称为「光杆儿」。《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头上戴一个黯淡无光的亮蓝顶儿,那枝俏摆春风的孔雀翎,已经虫蛀的剩了光杆儿了。」
2.比喻没有家人的人。借指无妻单身的男人。即光棍。如:「经过一场火灾,使他顿时成为光杆儿。」
《漢語大詞典》:烘云托月(烘雲託月)
见“ 烘云托月 ”。
《漢語大詞典》:表托
(1).谓使邪毒从皮肤上发散出来。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至於药匕之方,则始终以解毒和中为主,始则发散之,既则表托之,后则健中排脓,如是而已。”
(2).表现衬托。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十:“‘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好句子,但这八个字的所以好,并非白纸上写着的这八个字特有好处,乃是它所表托的景色好的缘故。”
《國語辭典》:衬映(襯映)  拼音:chèn yìng
烘托对映。如:「湖光衬映著山色。」
分類:衬托映照
《漢語大詞典》:衬装(襯裝)
用纸衬托、修补装订。 阿英 《海上买书记》:“他们给我看四册衬装的残书……索价很昂,我没有要。”
《漢語大詞典》:配衬(配襯)
陪衬,衬托。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二:“和她一个直长鼻子,一副宽弛而向外面翻卷的嘴唇,一双眼角微微向上翘起的眼睛相配衬,她的整个脸孔使人一看见立刻就会联想到一只山羊的头。” 王西彦 《古屋》第四部八:“远近大小村落,在广袤的绿色的配衬里,显得明朗而富于情趣。”
分類:陪衬衬托
《國語辭典》:陪衬(陪襯)  拼音:péi chèn
1.用来烘托主体的事物。如:「这次竞选,我不过是个陪衬的而已。」
2.用别的事物来衬托,使主体更明显突出。《红楼梦》第五六回:「此刻姑娘们在园里住著,不能多弄些顽意儿陪衬,反叫人去监管修理,图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