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鱼腥(魚腥)  拼音:yú xīng
鱼的腥臭气味或代指鱼。《三国演义》第七八回:「此因多食鱼腥,故有此毒。今日虽愈,三年之后,必将复发,不可救也。」
《漢語大詞典》:腥腐
腥臭腐败之物。多用于比喻。 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之三:“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宋 苏辙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之二:“要知丹砂异,不受腥腐触。” 清 辛弃疾 《贺新郎·用韵题赵晋臣敷文积翠岩余欲令筑陂于其前》词:“劝君且作横空鶚,便休论、人间腥腐,纷纷乌攫。”
分類:腥臭腐败
《國語辭典》:腥闻(腥聞)  拼音:xīng wén
丑闻。原指酒腥味瀰漫,借以指丑陋的名声。《书经。酒诰》:「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
《國語辭典》:荤腥(葷腥)  拼音:hūn xīng
鱼、肉、或葱、蒜、韭菜等食品。唐。白居易 斋月静居诗:「荤腥每断斋居月,香火常亲宴坐时。」《文明小史》第三九回:「他母亲是一口净素,荤腥不尝。」
《漢語大詞典》:花腥
花香。 宋 吴文英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词:“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
分類:花香
《國語辭典》:腥气(腥氣)  拼音:xīng qì
带有荤腥的气味。如:「生姜可去除鱼虾的腥气。」
分類:腥气气味
《韵府拾遗 青韵》:闻腥(闻腥)
张翥诗石兀马蹄危不渡水漂龙气暗闻腥
《分类字锦》:不腥
大业拾遗吴郡献松江鲈鱼乾鲙六瓶瓶容一斗作鲙法须八九月霜下之时收鲈鱼三尺以下者作乾鲙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柔花叶相间细切和鲙拨令调匀霜后鲈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齑玉鲙东南之佳味也紫花碧叶间以素鲙亦鲜洁可观
分类:
《国语辞典》:腥浪  拼音:xīng làng
带有腥味的海浪。清。李符〈钓船笛。曾去钓江湖〉词:「曾去钓江湖,腥浪黏天无际。」
《骈字类编》:草腥
唐 许浑 晚自东郭回留一二游侣 林下草腥巢鹭宿,洞前云湿雨龙归。
《漢語大詞典》:铜腥(銅腥)
指铜的臭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相传云:此塘中有铜神,今犹时闻铜声于水,水輒变緑作铜腥,鱼为之死。”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 三代 古铜竝无腥气,惟新出土尚带土气,久则否,若伪作者,热摩手心以擦之,铜腥触鼻可畏。”
分類:臭味
《漢語大詞典》:肉腥
指鱼肉等类荤腥食物。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 安老爷 坐下看了看,也有厨下打发的整桌鸡鱼菜蔬,合煮的白鸭子白煮肉,又有 褚大娘子 里边弄的家园里的瓜菜,自己腌的肉腥,并现拉的过水麵,现蒸的大包子。”
《漢語大詞典》:腥污
腥秽污浊。亦借指人民横被屠戮的惨象。 宋 曾巩 《鸿雁》诗:“岂同白鷺空洁白,俛啄腥污期满腹。” 清 顾炎武 《上吴侍郎阳》诗:“杀戮神人哭,腥污郡邑愁。”
《国语辞典》:腥味  拼音:xīng wèi
带有荤腥的气味。如:「这条鱼腥味太重。」
《漢語大詞典》:臊腥
(1).臭恶的气味。 唐 元稹 《古社》诗:“狐惑意颠倒,臊腥不復闻。”
(2).借指尘世的丑恶。 唐 刘复 《经禁城》诗:“金石非汝寿,浮生等臊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