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管涔王 朝代:

人物简介

全晋文
王,管涔山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允原作胤。避清讳。明汾州府人,字汝锡,号文谷,又号管涔山人。嘉靖十一年进士,以藩戚外补陕西提学佥事。官至浙江布政司参政。有《文谷集》、《霞海编》。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汝锡,汾州人。嘉靖壬辰赐进士第二,以王府亲外补陜西提学佥事。历浙江右布政使。有《文谷集》。
维基
孔天胤(1505年—1581年),字汝锡,号文谷,又号管涔山人,山西汾阳文同里百金堡(今文水西槽头乡百金堡村)人,诗人,榜眼。父孔麟为仪宾。嘉靖十年(1531年)中山西乡试第六名举人,次年联捷壬辰科(1532年)会试第272名,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以藩戚不能任官于朝,遂授正五品,外补陕西按察使司佥事,十一年七月改任提学佥事,后被贬为祁州知州,复升河南按察使司佥事、陕西右参议,复补河南左参议,历升浙江提学副使、参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官至河南左布政使。致仕归里后,建造文苑清居、寄拙园,与友人吟咏,优悠林下终老。门人私谥文靖先生。

人物简介

维基
韩琳(16世纪—1620年代),字景圭,号管涔,陕西西安府泾阳县人。韩琳是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的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成进士,获授淄川知县,四十八年(1620年)调任聊城知县,为政平易不严苛,在两地都有惠政,升户部郎中,当时魏珰专权,御史袁化中、李应升因言入狱,他人都害怕惹祸不敢说话,只有韩琳入狱送来饮食,袁化中掩面对他说:「希望你不要再来,我们这些直言者理应如此,先生不要为我们受苦。」升湖广辰沅道兵备右参议,辰沅濒临瑶族、苗族住处,叛服不定,琳恩威并施使异族慑服,不久去世,著有《武陵初草》流传。
《骈字类编》:管涔
水经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汾大业杂记大业二年七月自江都还洛阳敕于 州西北四十里临汾水起汾阳宫即管涔山河源所出之处当盛暑月临河盥漱即凉风凛然如八九月
分类:管涔
《漢語大詞典》:燕京
(1). 北京市 的别称。因市区在 春秋 战国 时为 燕国 国都而得名。 宋 梅尧臣 《送吕冲之司谏使北》诗:“知去 燕京 几千里?胡笳乱动月明时。”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首诗,单夸我朝 燕京 建都之盛。” 清 戴名世 《诰封光禄大夫副总兵官都督同知张公墓志铭》:“ 皇清 定鼎 燕京 , 豫王 引兵南下,擢公副总兵官。”
(2).山名。即 山西省 管涔山 。《淮南子·墬形训》:“ 汾 出 燕京 。” 高诱 注:“ 燕京 ,山名也。在 太原 汾阳 , 汾水 所出。” 庄逵吉 校:“山海经《水经》皆云 汾 出 管涔山 ,古字燕、管,京、涔声近通用。”
《国语辞典》:汾河  拼音:fén hé
河川名。源出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西南管涔山,西南流于运城市万荣县北注入黄河。
《漢語大詞典》:汾曲
汾水 源出 山西省 宁武县 管涔山 ,东南流经 太原市 至 新绛县 而西折入 黄河 。其西折处谓 汾 曲。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魏书·安同传:“宜截 汾 曲为南北浮桥,乘西岸筑围。西围既固,贼至无所施其智力矣。”《周书·武帝纪下》:“往者军下 宜阳 ,衅由彼始;兵兴 汾 曲,事非我先。”
《国语辞典》:岢岚县(岢岚县)  拼音:kě lán xiàn
县名。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在岢岚山与管涔山脉之间,有岢岚河流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