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蔗竿
宋 王周 西山晚景 蔗竿闲倚碧,莲朵静淹红。
《漢語大詞典》:鱼上竿(魚上竿)
同“鯰鱼上竹竿”。 宋 陈与义 《述怀呈十七家叔》诗:“浮生万事蚁旋磨,冷官十年鱼上竿。”
《漢語大詞典》:竿纶(竿綸)
钓竿和钓线。 汉 王充 论衡·验符:“ 爵 ( 陈爵 )问 挺 曰:‘钓寧得乎?’ 挺 曰:‘得。’ 爵 即归取竿纶。”
分類:钓竿钓线
《漢語大詞典》:执竿(執竿)
谓垂钓。《三国志·蜀志·秦宓传》:“ 楚 聘 庄周 ,非不广也,执竿不顾。”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尔乃思丘中之德士,乐川上之执竿也。”
分類:垂钓
《漢語大詞典》:渔竿客(漁竿客)
指隐居者。 宋 杨万里 《和文黼主簿叔惠诗之韵》:“念公不是渔竿客,合结丝约立玉除。”
分類:隐居
《漢語大詞典》:钓鳌竿(釣鼇竿)
唐 人酒席间所行游戏用具。说郛卷四四引 宋 章渊 《稿简赘笔》:“ 唐 人酒戏极多。钓鼇竿,堂上五尺,庭前七尺,红丝綫繫之,石盘盛诸鱼四十品,逐一作牌子,刻鱼名,各有诗于牌上。或一钓连二事物,録事释其一,以行劝罚焉。”
《骈字类编》:花竿
唐 李贺 相和歌辞 神弦别曲 绿盖独穿香径归,白马花竿前孑孑。
《韵府拾遗 寒韵》:王邕花竿赋应和风奏以天乐耀长技出乎花竿
《漢語大詞典》:竿头步(竿頭步)
比喻向至高境界前进的步伐。 宋 范晞文 《对床夜语》卷五:“才高欲进竿头步,兴到还磨盾鼻吟。”参见“ 竿头 ”。
《漢語大詞典》:竿头(竿頭)
竹竿的顶端。比喻至高境界。 唐 张祜 《大酺乐》:“小儿一伎竿头絶,天下传呼万岁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或谓因古人所及,更復精思,故已到竿头。”
《漢語大詞典》:上竿鱼(上竿魚)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梅圣俞 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与脩唐书……其初受勅脩唐书,语其妻 刁氏 曰:‘吾之脩书,可谓猢猻入布袋矣!’ 刁氏 对曰:‘君於仕宦,亦何异鮎鱼上竹竿耶?’”后以“上竿鱼”比喻羁身仕途、难以自脱的人。 宋 范成大 《送许耀卿监丞同年赴静江》诗:“官涂真有上竿鱼,玉笋翻乘别驾车。” 清 钱谦益 《渡淮闻何三季穆之讣》诗:“宦海多喧豗,世运值阳九。戞戞上竿鱼,蒙蒙丧家狗。”
分類:仕途自脱
《分类字锦》:倚竿
见龙首注
分类:投壶
《骈字类编》:乌竿(乌竿)
陈师道 渐渐乌竿五两轻。
《國語辭典》:粘竿  拼音:nián gān
顶端涂有黏剂,立在田野中捕鸟的竿子。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二折:「吹筒、粘竿,有诸般来摆设。」《水浒传》第七回:「抢到五岳楼看时,见了数个人,拿著弹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栏干边胡梯上。」
分類:顶端竹竿
《漢語大詞典》:钩竿(鉤竿)
亦作“钩竿”。 兵器的一种。三才图会·器用八:“钩竿,如枪,两傍加曲刃。竿首三尺,裹以铁叶,施铁刺如鸡距。”
分類:兵器
《國語辭典》:标竿(標竿)  拼音:biāo gān
1.悬挂奖品、锦标的长竿。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对水殿排成行列,则有小舟一军校执一竿,上挂以锦䌽、银碗之类,谓之『标竿』。」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日祠山圣诞》:「其龙舟俱呈参州府,令立标竿于湖中,挂其锦䌽、银碗、官楮,犒龙舟,快捷者赏之。」
2.用作标记的竹竿。元。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奉圣人的命,就著王枢密立起标竿,拆到杨家清风无佞楼止。」《福惠全书。卷三一。庶政部。漕船催攒》:「水大时,宜于淤浅处插立标竿,使漕船凭为眼目,以便由深通行走。」也作「标杆」。
3.目标,努力的方向。如:「她以奥运金牌为标竿,咬住牙,接受教练严厉的训练。」也作「标杆」。
《漢語大詞典》:霜竿
(1).竹竿。竹的表皮有白色粉末,故称。 唐 韦应物 《途中寄杨邈裴绪示褒子》诗:“雾野腾晓骑,霜竿裂冻旗。”
(2).指所画之竹。 宋 苏轼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诗之二:“何时此霜竿,復入江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