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活童子
【佛学大辞典】
(人名)医王耆婆之译名。善见律十七曰:「耆婆者外国音,汉言活童子。何以名之活童子?时无畏王子,晨朝乘车,欲往见王。路见小儿,问傍人言:此儿为死为活?傍人答言:活。是故言活童子。」(参见:耆婆)
耆婆
【佛学大辞典】
(人名)Jivaka jiva,又作耆域,时缚迦。译曰固活,能活。王舍城良医名。耆婆耆城同为一人,观同本异译经题一云奈女耆域因缘经,一云奈女耆婆可知(二经共为后汉安世高译,但少有具略相违),叙其出姓。前揭之二经以为柰女与萍沙王(频婆沙罗王)之子,毗那耶杂事二十一所载,与此同。然四分律三十九谓为王舍城淫女(娼女)婆罗跋提与瓶沙王(频婆沙罗)子无畏王之子,就提叉尸罗之宾迦罗学医云。宋史艺文志有耆婆脉经三卷,耆婆六十四问一卷,耆婆五藏论一卷。
乌婆计设尼童子
【佛学大辞典】
(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菩萨之左第二位。乌婆者亚之义,即亚于端严(计设尼)之意也。八大童子之一。主文殊能施之德。为童子形,三髻,黄色,右手持独股戟,左手竖大头小三指,馀指屈,当胸,坐于赤莲。
雪山童子
【佛学大辞典】
(本生)与雪山大士同。
曼殊童子
【佛学大辞典】
(菩萨)曼殊室利童子之略。
逝童子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支法度译。逝为梵语逝多之略。译曰胜。童子名。此经外,有二译,安世高译者谓之长者子制,白法祖译者谓之菩萨逝。年十六时佛至其家,逝劝母行施,佛为授记。
善思童子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乞食毗耶离城,至毗摩罗诘家,善思童子献华礼佛,誓成菩提。佛为说法,童子證无生忍。
善财童子
【佛学大辞典】
(人名)华严经入法界品曰:「文殊师利在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其时福城长者子有五百童子,善财其一人也,善财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故相师名此儿曰善财。」善财诣文殊师利所发心,从此渐次南行,参五十三知识而證入法界。探玄记十八曰:「由此福报财宝相起立善财名,即善为因财为果,又生时宝现为财,后叹其行德为善。」禅寺山门阁上观音菩萨左边安善财童子之像,是取善财历访五十三知识于第二十七番遇观音大士闻法之因缘而为菩萨之胁士者。大法会行道之时,有执火舍前行之小法师二人,是曰定若沙弥,别名善财童子,但依童子之形而名也。止观一曰:「常啼东请,善财南询,乐王烧手,普明刎头。」(参见:五十三参)。梵Sudhana。
普庄严童子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宗所谈四胜身成佛之一人。过去有王,名爱见善慧(新经曰喜见善慧),其第二王子名普庄严童子(新经曰大威光太子),以三生中解行生之胜身,于解行生之终心入果海。见旧经四、新经十一。
菩萨童子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菩萨逝经之异名。
童子
【佛学大辞典】
(术语)Kuma%ra,梵语究摩罗,鸠摩罗迦。为八岁以上未冠者之总称。西国希出家而寄侍于比丘所者,称曰童子,又经中称菩萨为童子,以菩萨是如来之王子故也。又取无淫欲念,如世童子之意。寄归传三曰:「凡诸白衣,诣苾刍所,若专诵佛典。情希落发,毕愿缁衣,号为童子。或求外典无心出离名曰学生。」玄应音义五曰:「究摩啰者,是彼土八岁未冠者童子总名。」释氏要览上曰:「经中呼文殊善财宝积月光等诸大菩萨为童子者,即非稚齿。如智论云:如文殊师利十力四无畏等悉具佛事。故往鸠摩罗迦地。又云:若菩萨从初发心断淫欲,乃至菩萨是名童子。」

【佛学常见辞汇】
经中常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之真子,二因无淫欲之念犹如世间之童子,并非指年幼为童子。
童子戏作佛事
【佛学大辞典】
(本生)法华经方便品曰:「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阿育王传一曰:「世尊与阿难在巷中,行见二小儿,一名德胜,是上族姓子。一名无胜,是次族姓子。弄土而戏,以土为城。城中复作舍宅仓储,以土为麨著仓中。此二小儿见佛三十二大人相欢喜,德胜于是掬仓中土名为麨,奉上世尊。无胜在傍合掌随喜。德胜于是说偈赞曰。(中略)佛言:我若涅槃百年之后,此小儿者当作转轮圣王四分之一,于花氏城作正法王,号阿恕迦。分我舍利而作八万四千宝塔,饶益众生。」
童子经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以金刚童子为本尊而祈祷之秘密法。此法依金刚童子经。
无言童子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受诸天诫修无言行之童子也。(参见:无言)
无言童子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大集经十二无言菩萨品之异译。
无垢光童子
【佛学大辞典】
(菩萨)文殊八大童子之一。即无垢光菩萨,密号曰离尘金刚。显文殊之空智,无垢而放光明。为三髻童子形,黄色,左持未敷莲,右捧宝钵,安于脐下,坐于赤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