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诚实(誠實)  拼音:chéng shí
诚恳实在,不虚假。《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昭因此深喜后主诚实,并不疑虑。」《红楼梦》第九三回:「哥儿的脾气也和我们家老爷一个样子,也是一味的诚实。」
《漢語大詞典》:明诚(明誠)
明哲真诚。 前蜀 杜光庭 《请驾不巡幸军前表》之二:“臣叨深睿奬,倍慊明诚,尘浼宸严,不任待责望恩迫切祷祈之至。”《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上》:“先皇帝诞膺天睠,光绍帝图,明诚动於三灵,德泽被於四海,方期偃革,遽嘆遗弓。”
《國語辭典》:寄怀(寄懷)  拼音:jì huái
托寄情怀。晋。陶渊明〈九日闲居诗。序〉:「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唐。许浑 晨起诗二首之二:「清镜晓看发,素琴秋寄怀。」
《漢語大詞典》:致诚(致誠)
(1).使诚心达到极点。文选·马融〈长笛赋〉:“可以通灵感物,写神寓意,致诚効志,率作兴事。” 李善 注:“致,极也;効,验也。”
(2).表达诚挚的情意。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乃能衔哀致诚,使 建中 远具时羞之奠,告汝 十二郎 之灵。”
(3).极其真诚。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伯皋 是致诚人,佛前至心祈祷。”
《國語辭典》:素交  拼音:sù jiāo
真朴持久的老朋友。《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于是素交尽,利交兴。」唐。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诗二首之二:「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
《國語辭典》:心声(心聲)  拼音:xīn shēng
发自心中的言语。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金。元好问 论诗诗三○首之六:「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亦泛指内心的意见、想法。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国人共同的心声。」
《國語辭典》:客气(客氣)  拼音:kè qi
表现谦虚礼让的态度。《红楼梦》第八九回:「黛玉经才写完,站起来道:『简慢了。』宝玉笑道:『妹妹还是这么客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同你从小儿就在一起的,不要客气,我也不许你客气。」
《國語辭典》:敬奉  拼音:jìng fèng
1.恭敬地遵从与奉行。《左传。宣公十五年》:「后之人或者将敬奉德义,以事神人,而申固其命。」《宋史。卷四三七。儒林列传七。魏了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
2.以物赠人的敬辞。宋。陆游〈戒杀〉诗:「岂无园中蔬,敬奉君子宴。」《醒世姻缘传》第四二回:「但前日儿子进学送他的那谢礼,原不应与他那许多。我一为实是怕他无赖,二为敬奉先生不嫌过厚。」
3.表示接到长辈的信或上级公文的敬语。如:「敬奉指示」。
《國語辭典》:真切  拼音:zhēn qiè
1.真确切实,明白清楚。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三折:「写字儿写得来端方,对句儿比别人对的来真切。」《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一时下了窗子,隔著纱屉子,向外看的真切。」
2.真诚恳切。《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既承吾丈如此真切,容与小妾说过,商量收拾起行。」《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亲家,我仔细想来,我这小女要殉节的真切,倒也由著他行罢。自古『心去意难留』。」
《漢語大詞典》:诚服(誠服)
(1).真诚地服从。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 孔子 也。” 赵岐 注:“以己德不如彼而往服从之,诚心服者也。”《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而她以原告人的身份,不肯诚服。”
(2).真诚地佩服。 清 吴敏树 《己未上曾侍郎书》:“然先生此文乃 敏树 心所诚服,以为气力当在 庐陵 、 震川 上也。”
《漢語大詞典》:诚款(誠款)
亦作“ 诚欵 ”。 忠诚;真诚。三国志·蜀志·邓芝传:“ 权 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邪!’”北齐书·神武帝纪下:“ 神武 至 河 北十餘里,再遣口申诚欵, 魏帝 不报。”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老将大校,多归心者,虽宰相 王溥 ,亦阴效诚款。”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二·张昶:“ 昶 外示诚款,内怀阴计。”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欲贡诚款,又不工於词。”
分類:忠诚真诚
《國語辭典》:内心(內心)  拼音:nèi xīn
1.心或思想。古人以心为思想的器官,因心和思想皆在身内,故称为「内心」。汉。刘向《说苑。卷一九。脩文》:「是故服不成象,而内心不变,内心脩德,外被礼文,所以成显令之名也。」
2.真心、真诚。《礼记。礼器》:「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
3.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由三角形三内角的三条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此点即为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
《漢語大詞典》:勤拳
恳切真诚。 唐 白居易 《送毛仙翁》诗:“玄功曷可报?感极惟勤拳。” 宋 王禹偁 《籍田赋序》:“谨上《籍田赋》一章,虽不足形容盛德,亦小臣勤拳之至也。” 清 吴殿麟 《答鲍觉生书》:“因来书念僕勤拳,故发愤举僕今昔之恨,而一为足下道之如此。”
分類:恳切真诚
《漢語大詞典》:洁诚(潔誠)
态度真诚。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词》之四:“思君厚德委如山,洁诚洗志期暮年。” 元 杨维桢 《秬鬯赋》:“美洁诚兮孚於上下,通三灵兮思昔 公旦 。”《天雨花》第四十回:“来日岳父生辰,小壻洁诚早到,一者拜寿,二来谢罪。”
分類:态度真诚
《漢語大詞典》:诚切(誠切)
真诚恳切。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纯 言甚诚切, 光武 深感,曰:‘吾将思之。’” 唐 赵璘 因话录·角:“﹝书﹞曰:‘和尚薄於滋味,深於酒德,所食仅同婴儿,所饮或如少壮。常恐尊体有所不安,中夜思之,实怀忧恋。’其诚切如此。” 明 李贽 《与马百时书》:“然则人之真实,志之诚切,气之豪雄,吾矢发必中,皆可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