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98,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瑰宝
好物
陈设
柔软
物事
收罗
朽蠹
工贾
单身
起病
还魂
物土
偷取
使物
常物
《國語辭典》:瑰宝(瑰寶)  拼音:guī bǎo
稀有珍贵的宝物。如:「故宫博物院所珍藏的都是国之瑰宝。」
《國語辭典》:好物  拼音:hǎo wù
珍奇的物品。《汉书。卷六六。杨敞传》:「冒顿单于得汉美食好物,谓之臭恶,单于不来明甚!」《三国志。卷三○。魏书。东夷传》:「悉可以示汝国中人,使知国家哀汝,故郑重赐汝好物也。」
分類:精美物品
《國語辭典》:陈设(陳設)  拼音:chén shè
陈列。《后汉书。卷七七。酷吏传。阳球传》:「诸奢饰之物,皆各缄縢,不敢陈设。」《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单说世上人贪心起处,便是十万个金刚也降不住。明明的刑宪陈设在前,也顾不得了。」
《國語辭典》:陈设(陳設)  拼音:chén she
陈列的东西。《红楼梦》第四○回:「贾母笑道:『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
《國語辭典》:柔软(柔軟)  拼音:róu ruǎn
1.软而不坚硬。《隋书。卷七七。隐逸传。徐则传》:「身体柔软,颜色不变,经方所谓尸解地仙者哉。」
2.柔和、安详。唐。朱湾〈同清江师月夜听坚正二上人为怀州转法华经歌〉:「前心后心皆此心,梵音妙音柔软音。」
3.和顺不刚硬。《水浒传》第二四回:「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
《國語辭典》:物事  拼音:wù shì
1.物品、东西。《西游记》第一二回:「玄奘大喜,即便谢了恩,领了物事,更无留滞之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我自到海外一番,不曾置得一件海外物事。」也作「事物」。
2.事情。《隋书。卷五六。张衡传》:「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
《國語辭典》:收罗(收羅)  拼音:shōu luó
1.蒐集网罗。《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
2.收场、结束。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那厮把三岁孩童小觑我,便这等敢恁么?难道他不寻思到此怎收罗?」
《國語辭典》:朽蠹  拼音:xiǔ dù
1.朽败及被虫蚀。《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府藏朽蠹,而礼悖于诸侯。菽粟藏深,而怨积于百姓。」
2.腐朽生虫的粮食、木材。《左传。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唐。韩愈 题木居士诗二首之二:「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漢語大詞典》:工贾(工賈)
(1).制造物品兼出售成品的手工业者。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在礼,家施不及国,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
(2).手工业和商业。北史·阳固传:“贵农桑,贱工贾。”
《國語辭典》:单身(單身)  拼音:dān shēn
1.独身无家室的人。唐。王建〈自伤〉诗:「四授官资元七品,再经婚娶尚单身。」《红楼梦》第七○回:「共有八个二十五岁的单身小厮,应该娶妻成房的,等里面有该放的丫头们,好求指配。」
2.独自一人。《三国志。卷四二。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郤正》:「蜀之大臣无翼从者,惟正及殿中督汝南张通,舍妻子单身随侍。」《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看见前边一个单身客人,在地下检了一个兜肚儿,提起颇重,想来其中有物。」
《國語辭典》:起病  拼音:qǐ bìng
送物品给病刚痊瘉的人,以示祝贺。《水浒传》第六四回:「这里却说梁中书在城中,正与索超起病饮酒。」《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證二郎神》:「将及两月,渐觉容颜如旧,饮食稍加。太尉夫妻好生欢喜,办下酒席,一当起病,一当送行。」
《國語辭典》:还魂(還魂)  拼音:huán hún
死而复生。如:「借尸还魂」。《西游记》第九回:「龙王就令夜叉将光蕊身尸送出江口还魂。夜叉领命而去。」也作「返魂」。
《漢語大詞典》:还魂纸(還魂紙)
即再生纸。用废旧纸作原料造出的纸。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造竹纸:“一时书文贵重,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南方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 黄裳 《金陵五记·旅京随笔·关于“泽存书库”》:“当 南京 沦陷之初,满街都是旧书,没有人敢买,也没有人买得起;这些书大抵连造还魂纸都没人要,大多烧火而已。”
分類:废旧原料
《漢語大詞典》:物土
(1).土地所产的物品。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先王疆理天下,画为九壤,物土不同,风俗亦异。”
(2).选择合适的土地。仪礼·既夕礼:“筮宅,冢人物土。” 郑玄 注:“物,犹相也。相其地可葬者,乃营之。”文选·潘岳〈西征赋〉:“在皇代而物土,故毁之而又復。” 李善 注:“在皇代物其土宜,故前毁之而今又復。”
(3).指土地。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其物土所出,可得披图而校。” 唐 顾况 《湖州刺史厅壁记》:“其英灵所诞,山泽所通,舟车所会,物土所产,雄於 楚 越 。”
《国语辞典》:偷取  拼音:tōu qǔ
以不正当的方式,窃取他人物品、资料等。如:「扒手常利用人潮拥挤的时候,偷取他人财物。」《三侠五义》第二九回:「此时窗外展爷满心欢喜,暗道:『我何不趁此时撬窗而入,偷取他的银两呢?』」
《漢語大詞典》:使物
日常使用的物品。红楼梦第八回:“雇了三辆大车,单拉行李使物。”
使者和货物。史记·南越列传:“ 高后 时,有司请禁 南越 关市铁器。 佗 曰:‘ 高帝 立我,通使物,今 高后 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絶器物,此必 长沙王 计也。’”
《漢語大詞典》:常物
(1).长久存在之物;固定不变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且荣位势力,譬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其去,不可得留也。”清史稿·礼志十:“凡贡物各将其土实,非土产者勿进。 朝鲜 、 安南 、 琉球 、 缅甸 、 苏禄 、 南掌 皆有常物,餘唯其所献。”
(2).一般的东西;普通物品。 唐 王度 《古镜记》:“友人 薛侠 者,获一铜剑,长四尺,剑连於靶;靶盘龙凤之状,左文如火燄,右文如水波,光彩灼烁,非常物也。”
(3).指常人。 明 唐顺之 《方圆砚铭》:“恶方喜圆,常物之情;喜方恶圆,幽人之贞。皆物我之相笑,无益损乎尔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