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于焉(於焉)  拼音:yú yān
于是、于此。《诗经。小雅。白驹》:「所谓伊人,于焉逍遥。」《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塞草未衰,严城于焉早闭。」
《国语辞典》:焉知  拼音:yān zhī
怎么知道。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分类:知道
《国语辞典》:焉能  拼音:yān néng
如何能。明。孙仁孺《东郭记》第二二出:「我想遍国之人俱势利小人耳,焉能物色我于尘埃之内乎?」
分类:如何
《韵府拾遗 先韵》:心焉
诗往来行言心焉数之
《国语辞典》:焉得  拼音:yān dé
1.怎么能。《文选。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2.在那里能够得到。《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分类:那里能够
《漢語大詞典》:忽焉
快速貌。左传·庄公十一年:“ 禹 汤 罪己,其兴也悖焉; 桀 紂 罪人,其亡也忽焉。”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宋 梅尧臣 《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诗:“ 仲氏 又发霍,洞下忽焉甚。” 清 陈维嵩 《绕佛阁·初冬同友人小憩中隐禅院用〈片玉词〉韵》词:“更沾茗粥,尘巾忽焉岸。”
分類:快速
《韵府拾遗 先韵》:兹焉
韩驹诗王程倘馀暇兹焉著幽禅
《漢語大詞典》:焉耳
见“ 焉尔 ”。
《國語辭典》:焉尔(焉爾)  拼音:yān ěr
语尾辞。无意义,如口语中的「罢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骈字类编》:大焉
左传战克而王飨吉孰大焉
《國語辭典》:焉尔(焉爾)  拼音:yān ěr
语尾辞。无意义,如口语中的「罢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漢語大詞典》:异焉
对此(感到)惊异。例如:仲永生五年,…父异焉,借旁近与文,即书诗四句。——·王安石《伤仲永》
分類:惊异
《韵府拾遗 感韵》:焉敢
王祎思亲赋傥微荣之可养固远游之焉敢
《國語辭典》:少焉  拼音:shǎo yān
过一会儿。宋。苏轼 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分類:一会儿
《韵府拾遗 微韵》:焉依
后汉书任李万邳刘耿列传赞委蛇还旅二守焉依虞集日出行城门已击柝出郭何焉依
《漢語大詞典》:阙焉(闕焉)
(1).缺少;不完备。《汉书·郊祀志下》:“夫 江 海,百川之大者也,今闕焉无祠。”
(2).间断;延搁。 唐 韩愈 《答张籍书》:“近者尝有意吾子之闕焉无言,意僕所以交之之道不至也;今乃大得所图,脱然若沉痾去体,洒然若执热者之濯清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