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炳然  拼音:bǐng rán
清楚、显然可见的样子。《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决断孤疑,分别犹豫,使是非炳然可知。」
《國語辭典》:炳焕(炳煥)  拼音:bǐng huàn
光彩耀眼。汉。张衡〈东京赋〉:「瑰异谲诡,灿烂炳焕。」晋。张协〈七命〉:「赪素炳焕,枌栱嵯峨。」
《漢語大詞典》:炳灵(炳靈)
(1).焕发灵气。文选·左思〈蜀都赋〉:“近则 江汉 炳灵,世载其英。” 吕向 注:“炳,明也;载,犹生也。谓 江汉 明灵,故代生贤哲。” 唐 陈子昂 《送吉州杜司户审言序》:“ 杜司户 炳灵翰林,研几策府。” 金 元好问 《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识者以为中国之大,平治之久,河岳炳灵,实生人杰。”
(2).闪烁的灵气。 汉 班固 《幽通赋》:“系 高頊 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 唐 温庭筠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珪玉埋英气,山河孕炳灵。”
《漢語大詞典》:炳炳
(1).光彩照耀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宛宛黄龙,兴德而升,采色玄耀,炳炳辉煌。”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下:“共会於 国忠 宅,将同入禁中,炳炳照灼,观者如堵。”《说岳全传》第六回:“五星炳炳聚奎边,多士昂昂气象鲜。”
(2).昭明貌。 唐 孙樵 《寓汴州观察判官书》:“执事三从事 卢公 ,其所以佐 卢公 使炳炳不磨於世者, 襄阳 南渡之民,皆能道之。” 宋 陈亮 《祭宗式之文》:“我脱囚繫,理亦炳炳。” 清 龚自珍 《武显将军福建海坛镇总兵官丁公神道碑铭》:“再告下车者曰:是百战百克而无炳炳於时者。”
(3).指文采鲜明。 唐 张说 《处士元公碣铭》:“嗟我处士,炳炳其文。” 明 宋濂 《国朝名臣序颂·窦文正公默》:“有卓 竇公 ,誾誾而驯,雍雍而惇,炳炳而文。”
《國語辭典》:彪炳  拼音:biāo bǐng
形容文采焕发,成绩显著。 晋。左思 〈蜀都赋〉:「符采彪炳,晖丽灼烁。」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辉事业,彪炳辞义。」也作「彪焕」。
《國語辭典》:炳烛(炳燭)  拼音:bǐng zhú
燃烛照明。引喻日夜不辍,好学不倦。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也作「秉烛」。
分類:好学
《漢語大詞典》:炳耀(炳燿)
亦作“ 炳曜 ”。亦作“ 炳燿 ”。
(1).显示光芒;照耀。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梁太尉与王僧辩书》:“天狼炳曜,非无战阵之风;参虎扬芒,便有干戈之务。” 宋 苏辙 《南京祈祷文》之七:“曾未旋踵,秋暘炳耀。” 萧蜕庵 《徐园追祭宋遁初》诗:“虎观论洋溢,麟阁光炳耀。”
(2).文采焕发;光辉灿烂。后汉书·刘瑜传:“盖诸侯之位,上法四七,垂文炳燿,关之盛衰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 文王 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东周列国志》第七四回:“惟见两龙张鬣相向,五色炳耀。”
(3).昭彰;昭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卫覬 禪誥,符命炳耀,弗可加已。” 南朝 梁 刘勰 《原道》:“光采玄圣,炳耀仁孝。”
(4).显赫。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八章:“老先生世受国恩,门第炳耀,原非草木小民。”
《漢語大詞典》:炳如
(1).明显昭著貌;明白显豁貌。 汉 扬雄 《太玄·文》:“炳如彪如,尚文昭如。” 宋 洪迈 容斋随笔·论韩公文:“蔚然而虎凤跃,鏘然而韶钧鸣……千态万貌,卒泽於道德仁义,炳如也。” 明 宋濂 《凝道记·阴阳枢》:“ 孔子 之传, 孟子 之释,加以数言,而其意炳如也。”
(2).容光焕发貌。 元 王逢 《奉题台州石安抚雁荡能仁寺遗诗后》序:“殆见公存心仁,律下严,悠然雅歌,而神采炳如也。”
《國語辭典》:炳蔚  拼音:bǐng wèi
文采鲜明华美。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旧唐书。卷七二。列传》:「二虞昆仲,文章炳蔚于隋、唐之际。」
《分类字锦》:文炳
易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分类:虎豹
《漢語大詞典》:焕炳
(1).明亮。 汉 王充 论衡·超奇:“天晏,列宿焕炳。”西京杂记卷三:“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九:“烛龙发神曜,阴野弥焕炳。”
(2).昭彰。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自是以来,春秋考纪亦以焕炳;而忠臣义士,莫之撰勒。”
(3).谓词采明丽。后汉书·应劭传:“文章焕炳,德义可观。”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条贯有伦,则焕炳可观,有足称者。”
(4).见“ 烂炳 ”。
《漢語大詞典》:烂炳(爛炳)
光芒闪耀。西京杂记卷三:“有青玉九枝灯,高七尺五寸,下作盘龙,以口衔灯。灯然则鳞皆动,烂炳若列星而盈室。”一本作“ 焕炳 ”。
分類:光芒闪耀
《漢語大詞典》:炳文
焕发文采。 汉 焦赣 《易林·恒之比》:“章虎炳文,为凶败轩。”《旧唐书·张仲方传》:“赠司徒 吉甫 ,禀气生材,乘时佐治;博涉多艺,含章炳文。”
《漢語大詞典》:炳明
明显;显著。 汉 班固 《白虎通·五行》:“其日丙丁。丙者,其物炳明。” 南朝 宋 谢灵运 《诣阙上表》:“臣昔忝近侍,豫蒙天恩,若其罪迹炳明……自无容身之地。” 宋 叶适 《汉阳军新修学记》:“堂廡崇崇,百楹相扶,墙甓外周,赤白炳明。”
分類:明显显著
《国语辞典》:炳著  拼音:bǐng zhù
彪炳卓著。如:「将军一生驰骋沙场,功业炳著。」
分类:卓著
《国语辞典》:邢炳(邢炳)  拼音:xíng bǐng
人名。(西元932~1010)字叔明,宋济阴人。真宗时为翰林侍讲学士,曾与孙奭等校定《三礼》、《三传》、《孝经》、《论语》、《尔雅》等义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