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辉 → 煇辉”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烜赫
(1).昭著;显赫。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三》:“以言事为罪,无烜赫之恶。” 唐 颜真卿 《赠裴将军》诗:“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我夜间配了公主,怎生烜赫!却今日来弄这个买卖,伴这个众生。”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一:“有 文觉禪师 者出都,声势烜赫,骑从如云。”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序》:“海军统领 萨镇冰 展舲西指,声势烜赫。”
(2).辉耀。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五:“梦自旧居见城中红光烛天,如万炬烜赫。”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彗星:“彗见东方柳宿,光芒烜赫,昭示天变。”
《漢語大詞典》:彪炳
亦作“ 彪昺 ”。
(1).文彩焕发貌。西京杂记卷六:“文章璀璨,彪炳涣汗。”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文彪昺而备体,澄独见以入神者,圣人也。” 唐 李白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文章彪炳先陆离,应是素娥玉女之所为。”
(2).辉耀;照耀。 南朝 宋 鲍照 《学刘公干体》诗之四:“彪炳此金塘,藻耀君王池。”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陈恪勤诗:“ 陈恪勤 公文章事业,彪炳一代。”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三幕:“他们的气节也足以彪炳百代。”
《漢語大詞典》:照瞩(照矚)
(1).辉耀。 唐 杜牧 《梁秀才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走笔依韵》:“照瞩三光政,生成四气仁。” 清 吴伟业 《咏拙政园山茶花》诗序:“内有寳珠山茶三四株,交柯合理,得势争高,每花时鉅丽鲜妍,纷披照瞩,为 江 南所仅见。”
(2).犹关照,施惠。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张时与福娘再会:“ 福娘 虽未如花魅,然官司有筵会;非 福娘 不饮,而官司照瞩之者,有过於花魅。”
《漢語大詞典》:焜晃
辉耀。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灵禽嗈喈於阿阁,金象焜晃乎清沼。”
分類:辉耀
《漢語大詞典》:照焕
犹辉耀。 汉 张衡 《周天大象赋》:“何五车之均明,而三柱之照焕。”
分類:辉耀
《漢語大詞典》:曜煜
辉耀。 南朝 梁简文帝 《赠张缵》诗:“朱旗赫容与,雕棨纷曜煜。”
分類:辉耀
《漢語大詞典》:煌焜
辉耀。 清 孙枝蔚 《刘殷授七子经史图》诗:“长盛昔多男,门庭最煌焜。”
分類:辉耀
《漢語大詞典》:煌熠
辉耀。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欣煌熠之朝显兮,喜太阳之炎精。”
分類:辉耀
《漢語大詞典》:熙光
犹辉耀。三国志·吴志·华覈传:“越从朽壤,蝉蜕朝中,熙光紫闥,青璅是凭。”
分類:辉耀
《漢語大詞典》:流金铄石(流金鑠石)
(1).谓高温熔化金石。形容天气酷热。《楚辞·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 王逸 注:“鑠,销也;言东方有扶桑之木,十日并在其上,以次更行,其热酷烈,金石坚刚,皆为销释也。”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为皇帝修金箓斋词》:“虽流金鑠石, 汤 德弥光,怀山襄陵, 尧 风益扇。” 清 陈梦雷 《行路难》诗:“行人五月涉炎乡,流金鑠石汗浹裳。”亦省作“ 流鑠 ”。
(2).犹辉耀。谓发挥巨大的影响。 宋 欧阳修 《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故其间鉅人硕德閎言高论流鑠前后者,恃其所载之在文也。”
《漢語大詞典》:煌煌
(1).明亮辉耀貌;光彩夺目貌。《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朱熹 集传:“煌煌,大明貌。” 前蜀 贯休 《善哉行》:“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金 王若虚 《上周监察夫人生朝》:“煌煌綺罗,洋洋丝竹。” 郭沫若 《万引》:“﹝他﹞坐上电车一直坐到书店门口,店里已经是灯光煌煌的了。”
(2).显耀;盛美。汉书·扬雄传下:“明哲煌煌,旁烛之疆;逊於不虞,以保天命。” 宋 沈遘 《五言沈沔天隐楼》:“煌煌全盛时,冠盖充里门。” 清 孙枝蔚 《房衍公与予见后朝夕不离感赠》诗之二:“ 京雒 何煌煌,相府何潭潭。” 徐迟 《财神和观音》:“他默诵起来了,现在这果真已是篇煌煌的大论文。”
(3).昭彰;醒目。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二》:“ 孔 壁既彰,蝌斗煌煌。”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有些报纸上都用了头号字煌煌地排印着,可以刺得人们头昏。”
《漢語大詞典》:文明
(1).文采光明。易·乾:“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孔颖达 疏:“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泰阶既平,洪水既清,大人在上,区宇文明。” 唐 李白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以文明鸿业,授之元良。”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陶埏:“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掩映几筵,文明可掬。”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予既喜身亲古人未言之见闻,復重慨夫文明之璞一旦割裂而出,天地真藴,山川元气,渐至竭耗。”
(2).指文采。与“质朴”相对。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则以青布囊盛印於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则以青繒为囊,盛印於后也。谓奏劾尚质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繒。”
(3).谓文德辉耀。书·舜典:“濬哲文明,温恭允塞。” 孔颖达 疏:“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宋书·律历志上:“是以君子反情以和志,广乐以成教,故能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主上文明,吾辈苟以观书得罪,不犹愈他咎乎?” 元 耶律楚材 《继宋德懋韵》之一:“圣人开运亿斯年,睿智文明禀自天。”
(4).谓文治教化。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柔远俗以文明,慑凶奴以武略。” 宋 司马光 《呈范景仁》诗:“朝家文明所及远,於今臺阁尤蝉联。”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二:“想见先朝文明之盛,为之慨然。”
(5).文教昌明。 汉 焦赣 《易林·节之颐》:“文明之世,销锋铸鏑。” 前蜀 贯休 《寄怀楚和尚》诗:“何得文明代,不为王者师。”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抱经济之奇才,当文明之盛世。” 鲁迅 《准风月谈·抄靶子》:“ 中国 究竟是文明最古的地方,也是素重人道的国度。”
(6).犹明察。易·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 文王 以之。”后汉书·邓禹传:“ 禹 内文明,篤行淳备,事母至孝。”新唐书·陆亘传:“ 亘 文明严重,所到以善政称。”
(7).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有文化的状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若因好句不来,遂以俚词塞责,则走入荒芜一路,求闢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矣。” 清 秋瑾 《愤时迭前韵》:“文明种子已萌芽,好振精神爱岁华。” 老舍 《茶馆》第二幕:“这儿现在改了良,文明啦!”
(8).新的,现代的。《老残游记》第一回:“这等人……只是用几句文明的辞头骗几个钱用用罢了。”
(9).合于人道。 郭孝威 《福建光复记》:“所有俘虏,我军仍以文明对待,拘留数时,即遣归家。”
《漢語大詞典》:照雪
(1).谓辉耀如雪光。 唐 李白 《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移军 广陵 ,恭揖后命,组练照雪,楼船乘风。”
(2).映着雪光读书。语本 晋 孙康 映雪读书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篤。”参见“ 萤雪 ”。
《漢語大詞典》:萤雪(螢雪)
见“ 萤窗雪案 ”。
《漢語大詞典》:辉耀(輝耀,煇燿)
(1).光辉,光耀。 宋 晏殊 《进两制三馆牡丹歌诗状》:“洪惟圣运之会昌,可继 重华 之辉耀。”
(2).照耀;闪耀。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三折:“雀屏银烛相辉耀。”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她的眼中辉耀着欣谢的感情。”
煇燿:光辉照耀。三国志·魏志·刘劭传:“惟陛下垂优游之听,使 劭 承清閒之欢,得自尽於前,则德音上通,煇燿日新矣。” 清 黄子云 《画鹰》诗:“金眸左右动,煇燿练光碎。”
《漢語大詞典》:华耀(華耀,華燿)
亦作“ 华燿 ”。亦作“ 华曜 ”。光华辉耀。《汉书·礼乐志二》:“月穆穆以金波,日华燿以宣明。” 唐 柳宗元 《王氏伯仲唱和诗序》:“﹝ 王氏 ﹞自 先天 以来,策名闻达,秉毫翰而践文昌。登禁掖者,纷纶华耀,继武而起。” 明 方孝孺 《凝命神宝颂》:“每岁正月恒病阴雨,至是自元日至於郊庙,翳氛屏除,日月华曜,山川轩豁,神人喜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押官:“至一洞府,见舍宇华耀,迥异人间。”
分類:光华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