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浊劫(濁刼)
亦作“ 浊劫 ”。 佛教语。指尘世。《法华经·劝持品》:“浊劫恶世中,多有诸恐怖。” 唐 独孤及 《诣开悟禅师问心法次第寄韩郎中》诗:“浊刼相从惯,迷途自谓安。”
《國語辭典》:纷浊(紛濁)  拼音:fēn zhuó
紊乱混浊。三国魏。王粲〈登楼赋〉:「遭纷浊而迁逝兮,漫踰纪以迄今。」《旧唐书。卷八五。列传。徐有功》:「猗欤徐公,獬豸之精。世皆纷浊,不改吾清。」
分類:紊乱混浊
《漢語大詞典》:浊质(濁質)
(1). 汉 代豪富 浊氏 、 质氏 的并称。《文选·张衡〈西京赋〉》:“若夫 翁伯 、 浊质 、 张里 之家,击鐘鼎食,连骑相过, 东京 公侯,壮何能加?” 李善 注:“汉书·食货志曰:‘ 浊氏 以胃脯而连骑, 质氏 以洗削而鼎食。’ 晋灼 曰:‘胃脯,今大官以十日作沸汤爆羊胃。’ 如淳 曰:‘洗削,谓作刀剑削也。’”
(2).凡庸的姿质。参见“ 浊质凡姿 ”。
《國語辭典》:浊质凡姿(濁質凡姿)  拼音:zhuó zhí fán zī
资质低下、容貌平庸。多为自谦之辞。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一出:「想我浊质凡姿,今夕得到月府,好侥倖也!」
分類:凡庸姿质
《骈字类编》:泾浊(泾浊)
诗笺见泾渭下以后汉书党锢传赞渭以泾浊玉以砾贞注言渭 泾浊乃显其清玉居砾石乃见其贞
《漢語大詞典》:凡浊(凡濁)
凡俗重浊。 清 戴名世 《陈士庆传》:“ 士庆 曰:‘吾欲求神仙之术。’老人孰视之曰:‘若徧体皆凡浊,岂神仙中人耶?’”
分類:凡俗重浊
《漢語大詞典》:浊污(濁污,濁汙)
亦作“ 濁汙 ”。污秽。 唐 沈亚之 《淮南都梁山仓记》:“顷刻之间,虽得弊秽之器,奋浊污之波,百夫汲而扬之,立足灭患。” 宋 苏轼 《题雍秀才画草虫八物·蝉》诗:“蜕形浊污中,羽翼便翾好。”
分類:污秽
《國語辭典》:恶浊(惡濁)  拼音:è zhuó
极为污浊、不乾净。如:「这么多人抽烟,使车厢内空气恶浊不堪。」
分類:污秽混浊
《漢語大詞典》:滓浊(滓濁)
(1).污秽;污浊。艺文类聚卷九引 晋 孙楚 《井赋》:“苦行潦之滓浊,靡清流以自娱。”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地既滓浊,法应沉厚,凿土得泉,乃浮水上,积水之下,復为何物?”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二年“陛下不加清徵” 元 胡三省 注:“譬之水也,若清澂则尘翳在上,滓浊在下,不可得而混矣。”
(2).喻微贱。《后汉书·酷吏传·阳球》:“亦有笔不点牘,辞不辩心,假手请字,妖伪百品,莫不被蒙殊恩,蝉蜕滓浊。”三国志·魏志·常林传“ 旹 弟 静 绍封”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清介传》:“吾以才质滓浊,污於清流。昔忝国恩,歷试宰守。” 唐 罗隐 《蝉》诗:“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3).指粪便。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张拱遇仙》:“神仙以辟穀为下,然□粒则无滓浊,无滓浊则不漏,由此亦可以入道。”
《骈字类编》:一浊(一浊)
诗笺见上见道德指归论 上
《骈字类编》:源浊(源浊)
韩诗外传见上
《漢語大詞典》:浊混
1.污浊。
分類:浊混污浊
《漢語大詞典》:浊界(濁界)
佛教语。指尘世。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杨恭政》:“同生浊界,并是凡身,一旦翛然,遂与尘隔。”《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倘若恐怕浊界汨没,一时记不起,到得五十年后,我来指你个境头,等你心下洞澈罢了。”
《漢語大詞典》:命浊(命濁)
佛教语。“五浊”之一。谓末世众生因烦恼丛集,身心交瘁而寿命缩短。《法华经·方便品》:“诸佛出於五浊恶世,所谓刼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楞严经》卷四:“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準,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漢語大詞典》:浊富(濁富)
不义而富。与“清贫”相对。文苑英华卷三六八引 唐 姚崇 《冰壶赋》:“与其浊富,寧比清贫!” 明 杨慎 《艺林伐山·佛书四六》:“寧可清贫自乐,不做浊富多忧。”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自古‘浊富莫如清贫’;我夫子也曾説过:‘富贵贫贱皆须以道得之。’”
分類:不义
《國語辭典》:稠浊(稠濁)  拼音:chóu zhuó
繁多杂乱。《战国策。秦策一》:「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
分類:混浊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