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涓毫
诗毫
毫铢
雪毫
栖毫
毫颖
玉兔毫
秋兔毫
醉毫
腐毫
健毫
六毫
羊毫
锱毫
毫锥
《漢語大詞典》:涓毫
亦作“ 涓豪 ”。 喻微末。宋书·王僧达传:“自处官以来,未尝有涓豪之积。”《旧唐书·崔彦昭传》:“不烦内库,有助涓毫;不假外藩,有进丝发。” 宋 苏舜钦 《杜公让官表》:“虽无勤瘁,无补涓毫。”
分類:微末
《漢語大詞典》:诗毫(詩毫)
写诗之笔。 宋 吕陶 《云顶山》诗:“尽手矜妙逸,诗毫事奔骋。”
分類:写诗
《漢語大詞典》:毫铢(毫銖)
指极轻微的分量。毫、铢均是微小的重量单位。 唐 沈亚之 《郭常传》:“夫贩贾之人,细度而狭见,终日希售榷买,计量於毫銖之间。”旧题 宋 苏轼 《渔樵闲话录》上编:“今之所谈,果有毫銖可补於见闻,亦足以发也,又且何间於野人之论哉!”
《骈字类编》:雪毫
唐 可止 赠樊川长老 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
《漢語大詞典》:栖毫(棲毫)
亦作“栖毫”。 谓停笔。 唐 刘知几 史通·直书:“ 陈寿 、 王隐 咸杜口而无言, 陆机 、 虞预 各栖毫而靡述。” 宋 孙仅 《勘书》诗:“栖毫思确解,废卷恨亡篇。”
分類:停笔
《漢語大詞典》:毫颖(毫穎)
毛笔尖。犹笔端。 金 周昂 《送李天英下第》诗:“试捲波澜入毫颖,莫教 欧九 识 刘几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玩具·高丽贡纸:“﹝ 高丽 ﹞贡牋,又名镜面牋,毫颖所至,锋不留行,真可贵尚,独稍不宜於画。”
分類:毛笔笔尖
《漢語大詞典》:玉兔毫
(1).白兔的毫毛。喻月的光芒。 唐 李群玉 《七月十五夜看月》诗:“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2).指毛笔。 五代 齐己 《寄黄晖处士》诗:“ 蒙氏 艺传 黄氏 子,独闻相继得名高;锋鋩妙夺金鸡距,纤利精分玉兔毫。” 元 张昱 《辇下曲》之二十:“星河骑士知唯马,惯识金牋玉兔毫。”
《漢語大詞典》:秋兔毫
指毛笔。因用秋季兔的毫毛所制,故称。 宋 黄庭坚 《刘晦叔洮河绿石研》诗:“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 宋 陈与义 《和张规臣水墨梅》之四:“含章簷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漢語大詞典》:醉毫
指醉后所作之诗、画。 宋 秦观 《次韵公闢即席见寄》:“赖有醉毫吟更苦,他年分作句图夸。”
《漢語大詞典》:腐毫
汉 司马相如 作赋“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焕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见西京杂记卷二。后遂以为行文迟巧、笔毫为枯之典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 相如 含笔而腐毫, 扬雄 輟翰而惊梦。”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二:“坐有 相如 ,寧当罚酒,不免腐毫。” 清 梅曾亮 《〈柏枧山房诗集〉自序》:“此则腐毫之 相如 ,卑於扫门之 魏勃 ; 陈王 之八斗,贱於 正平 之一剌。”
《漢語大詞典》:健毫
刚健的笔。谓善于为文。 唐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健毫惊綵凤,高步出冥鸿。” 宋 王禹偁 《滁州全椒县宝林寺重修大殿碑》:“兹殿之碑,非公而谁?健毫不抽,实寺之羞。”
分類:刚健为文
《骈字类编》:六毫
宋史律历志律体本圆圆积之是也今律方积之则空径三分四釐六毫比古大矣故围十分三釐八毫而其长止七十六分二釐积实亦八百一十分律体本不方方积之非也
《國語辭典》:羊毫  拼音:yáng háo
羊毛所制的毛笔,笔质较柔软。
《國語辭典》:锱毫(錙毫)  拼音:zī háo
比喻细微。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辨骚》:「山川无极,情理实劳。金相玉式,艳溢锱毫。」
分類:细微
《漢語大詞典》:毫锥(毫錐)
指毛笔。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策目穿如札,毫锋鋭若锥”自注:“时与 微之 各有纤锋细管笔,携以就试,相顾輒笑,目为毫锥。”
分類: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