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8,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柴栅
柴胡
柴烟
乾柴
焚柴
薪柴
高柴
柴火
柴棘
斫柴
柴草
柴窑
火柴
柴山
柴水
《漢語大詞典》:柴栅
栅栏。庄子·天地:“内支盈於柴栅,外重纆缴。” 明 唐顺之 《礼部郎中李君墓志铭》:“盖遇浊世而不能去者有矣,未有治朝而必去者也,岂 庄生 所谓以簪笏为柴栅者,公固其人歟?”
分類:栅栏
《國語辭典》:柴胡  拼音:chái hú
植物名。伞形科柴胡属。有南北二种,北种称「北柴胡」,高六十至九十公分。叶狭披针形,南种包括「竹叶柴胡」及「红柴胡」等,高九十至一百五十公分,叶较椭圆,端尖。夏秋开黄花,复伞形花序疏散,花瓣五枚。果实长椭圆形,表皮光滑。冬季掘根,乾燥后可供药用,有解热的功效。也称为「茈胡」。
《漢語大詞典》:柴烟
柴禾燃烧时产生的烟气。 沈从文 《贵生》:“﹝ 贵生 ﹞半夜里一个人在溪沟里砍了十来条大鲤鱼,全用盐揉了,挂在灶头用柴烟熏得干干的。”
《国语辞典》:乾柴  拼音:gān chái
乾燥易燃的木材。《三国演义》第二九回:「黄盖已自准备火船二十只,船头密布大钉,船内装载芦苇乾柴,灌以鱼油,上铺硫黄、燄硝引火之物。」
分类:乾燥木材
《漢語大詞典》:焚柴
即燔柴。晋书·元帝纪:“焚柴颁瑞,告类上帝。” 唐 张九龄 《请行郊礼疏》:“伏望以迎日之至,展焚柴之礼。”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升烟燔牲首,则是祭前焚柴升烟,皆求神之义,因为祭名。”参见“ 燔柴 ”。
分類:焚柴燔柴
《國語辭典》:燔柴  拼音:fán chái
祭天之礼。《尔雅。释天》:「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瘗薶。」
《漢語大詞典》:薪柴
柴火。大者谓薪,小者谓柴。礼记·月令:“﹝季秋之月﹞乃命四监,收秩薪柴,以共郊庙及百祀之薪燎。” 郑玄 注:“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 汉 刘向 《九叹·愍命》:“折芳枝与琼华兮,树枳棘与薪柴。”后汉书·独行传·谅辅:“於是积薪柴聚茭茅以自环,搆火其傍,将自焚焉。”
《骈字类编》:高柴(高柴)
汉书地理志沛郡县高柴
《國語辭典》:柴火  拼音:chái huo
供燃烧用的材薪。《三国演义》第五九回:「又盖义舍,舍内饭米、柴火、肉食齐备,许过往人量食多少,自取而食。」
《國語辭典》:柴棘  拼音:chái jí
比喻欲伤害人的心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人谓庾元规名士,胸中柴棘三斗许。」
分類:荆棘心计
《高级汉语词典》:斫柴  拼音:zhuó chái
砍柴
《國語辭典》:柴草  拼音:chái cǎo
可当燃料的柴薪、乾草等。《三国演义》第一二回:「火燄甚盛,城上堆下柴草,遍地都是火。」《红楼梦》第三九回:「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
《國語辭典》:柴窑(柴窯)  拼音:chái yáo
一种瓷器。产于河南郑州,世传五代周世宗柴荣时烧造,一说制器者姓柴,故称为「柴窑」。瓷器釉明如镜,质薄如纸,声清如磬,纹细如丝,形制之精,乃瓷器之极品。
《國語辭典》:火柴  拼音:huǒ chái
一端蘸有磷、硫等易燃物品的细小木条,可以摩擦生火,非常方便。
《漢語大詞典》:柴山
生长矮小灌木杂草的山。 李占魁 《认真落实农民自留柴山政策》:“认真落实农民自留柴山的政策,解决农民烧柴、用材问题,是农民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民日报》1970.5.30:“大块的柴山,大片的茅竹,被烈火烧得噼啪作响。”
《國語辭典》:柴水  拼音:chái shuǐ
打柴汲水。指炊爨等事。晋。陶渊明〈与子俨等书〉:「汝辈稚小,家贫无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也作「薪水」。
分類:打柴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