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琛币(琛幣)
犹玉帛。文选·左思〈魏都赋〉:“賨幏积墆,琛币充牣。” 吕向 注:“珠玉曰琛,布帛曰币。” 宋 蔡肇 《秋日同文馆》诗:“琛币来重译,车书想旧题。”
分類:玉帛
《漢語大詞典》:琛帛
玉帛。 唐 李白 《明堂赋》:“奉珪瓚,献琛帛。”
分類:玉帛
《國語辭典》:玉帛  拼音:yù bó
1.玉器和丝织品。都是古代名贵的物品,可用为诸侯朝聘或嫁娶行聘、祭祀的物品。《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三国魏。曹植〈美女篇〉:「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2.泛称财物。《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
《國語辭典》:禋祀  拼音:yīn sì
1.洁身斋戒以祭祀。《左传。隐公十一年》:「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
2.祭天神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
《國語辭典》:燔柴  拼音:fán chái
祭天之礼。《尔雅。释天》:「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瘗薶。」
《漢語大詞典》:圭币(珪幣)
祭祀用的玉帛。《汉书·文帝纪》:“其广增诸祀坛场珪币。” 颜师古 注:“币,祭神之帛。”《旧唐书·音乐志三》:“诚备祝嘏,礼殫珪币。”宋史·乐志七:“肆类上帝,怀柔百神。稾秸既设,珪币既陈。”
分類:祭祀玉帛
《漢語大詞典》:器币(器幣)
礼器玉帛。《左传·桓公六年》:“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杜预 注:“币,玉帛。”
分類:礼器玉帛
《漢語大詞典》:瘗坎(瘞坎)
亦作“ 瘞埳 ”。 古代行祭地礼时用以埋牲、玉帛的坑穴。新唐书·礼乐志二:“瘞坎皆在内壝之外壬地,南出陛,方深足容物。此坛埳之制也。”宋史·礼志七:“ 社首 坛……三壝四门,如方丘制。又为瘞埳於壬地外壝之内。”元史·世祖纪十四:“坛南植松一株,北墉瘞坎壝垣,悉倣古制,别为斋庐,门廡三十三楹。”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又为瘞埳于壬地。”
分類:祭地玉帛
《漢語大詞典》:宝财(寶財)
财宝。指玉帛之类。国语·鲁语上:“铸名器,藏宝财,固民之殄病是待。”
《漢語大詞典》:禋瘗(禋瘞)
谓祭祀天地。禋,指祭天。将牲体、玉帛等放在柴火上焚烧,升烟以祭。瘗,指祭地。礼毕将牲体、玉帛等埋于地以享。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达性论〉》:“夫禋瘞茧栗,宗社三牲。膮膷豆俎,以供宾客,七十之老,俟肉而饱,岂得惟陈草石,取备上药而已。”
《漢語大詞典》:祝币(祝幣)
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玉帛。清史稿·礼志五:“ 隆恩殿 大饗用祝币,其日燃明鐙,用牛一、羊二、尊四,帝、后同案位,设奉先制币一,羹饭脯醢器十八,饼果器六十五。”参见“ 祝币史辞 ”。
《漢語大詞典》:祝币史辞(祝幣史辭)
祝用币,史用辞。指古代帝王祈求免灾的祭祀典礼。左传·昭公十七年:“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於是乎百官降物,君不举辟移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左传·成公五年:“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縵,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自春秋已下,黷祀諂祭,祝币史辞,靡神不至。”
《漢語大詞典》:燎祭
古代祭祀仪式之一。把玉帛、牺牲放在柴堆上,焚烧祭天。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南郊即皇帝位”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谨择元日,登坛燎祭,即皇帝位。”
《漢語大詞典》:筐币(筐幣)
古人通常用以相互赠送的玉帛之类的礼物。 明 张居正 《答两广殷石汀书》:“筐币之及,非所敢当,輒付使者归璧,统惟亮原。”
《漢語大詞典》:币号(幣號)
古代作祭祀礼神用的玉帛等物的名称。周礼·春官·大祝:“辨六号……六曰币号。” 郑玄 注:“币号,若玉云嘉玉,币云量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