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靡骋(靡騁)
语出诗·小雅·节南山:“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本谓不能纵马奔驰。后以喻不能施展抱负。 清 侯方域 《送何子归金陵序》:“赋诗言志,往往各有期许,壮以远,从容以愉。未尝有促促靡骋之思,悵悵可怜之状也。”
《漢語大詞典》:弘度
伟大的抱负;宏大的器度。艺文类聚卷五九引 晋 孙楚 《乐毅赞》:“ 乐生 诞节,寔立弘度。”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咨弘度之峻邈,壮大业之允昌。” 唐 白居易 《祭中书韦相公文》:“惟公世禄官业,家行士风,茂学清辞,冲襟弘度。”
《漢語大詞典》:伟抱(偉抱)
远大的抱负。 清 曾国藩 《复胡润之书》:“盖无日不共以振刷相勖,亦无日不称台端鸿才伟抱,足以救今日之滔滔。”
分類:远大抱负
《漢語大詞典》:齐志(齊志)
(1).同心同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大夫 皓 进曰:‘一心齐志,上与等之,下不违令……推身致君,终始一分,臣之事也。’”
(2).谓志趣、抱负相同。 汉 张衡 《西京赋》:“都邑游侠, 张 赵 之伦,齐志 无忌 ,拟跡 田文 。”
《漢語大詞典》:蕴抱
怀藏抱负。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杂录:“今天下方闻之士,素所藴抱,有志当世。” 明 归有光 《上徐阁老书》:“於此之时,稍有藴抱,谁不欲争自濯磨以自致於明公,不肯没没而已也?” 清 王晫 今世说·言语:“叔、季二子,所交奇伟藴抱之士,视伯子为至多。”
分類:怀藏抱负
《國語辭典》:志量  拼音:zhì liàng
志气和度量。《红楼梦》第二一回:「留神窥察其言语志量,深可敬爱。」
分類:志向抱负
《漢語大詞典》:壮情(壯情)
豪壮的情怀、抱负。后汉书·马援传赞:“徂年已流,壮情方勇。 明德 既升,家祚以兴。” 唐太宗 《入潼关》诗:“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漢語大詞典》:曩怀(曩懷)
昔日之情怀;从前的抱负。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亲邻之道,夙契逾深;无改曩怀,增感弥篤。” 唐 杜甫 《上水遣怀》诗:“穷迫挫曩怀,常如中风走。” 唐 薛能 《申湖》诗:“堪忧从宦到,倍遣曩怀孤。”
《漢語大詞典》:孤念
独特的抱负。 晋 陶潜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总髮抱孤念,奄出四十年。”念,一本作“ 介 ”。 宋 朱熹 《乙卯八月晦日浮翠亭次叔通韵》:“弱植有孤念,独住穷名山;那知岁月逝,白首尘埃间。”
分類:独特抱负
《漢語大詞典》:远负(遠負)
抱负远大。 晋 陆云 《与戴季甫书》之七:“ 郭敬言 蒸阳 ,良才远负,为之邑叹,以其姿望,足以致高,想不久尔耳。”
分類:抱负远大
《漢語大詞典》:遐襟
广阔的胸怀;远大的抱负。 宋 朱熹 《奉酬丘子野表兄饮酒之句》:“举杯当勿辞,何虑復沉吟。醺酣遗所拘,神虑契遐襟。”
《國語辭典》:伸志  拼音:shēn zhì
施展志愿。汉。王充《论衡。累害》:「清正之仕,抗行伸志。」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谢张生伸志,一封书到便兴师。」
《漢語大詞典》:遐抱
远大的抱负。 唐 武元衡 《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诗:“忧悔耿遐抱,尘埃緇素襟。” 唐 武元衡 《酬李十一尚书》诗:“遐抱清浄理,眷言兰杜幽。”
分類:远大抱负
《漢語大詞典》:志抱
志向抱负。 唐 杨衡 《桂州与陈羽念别》诗:“惨戚损志抱,因君时解颜。”
分類:志向抱负
《漢語大詞典》:伟男子(偉男子)
有抱负有才能的男人。 明 唐顺之 《重修解州关侯庙开颜楼记》:“皆耿然如寒水皎日,不负其志,所谓伟男子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