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译语
殊远
大秦珠
殊疆
殊荒
蕃乐
译书
殊壤
异畛
洋琴
《漢語大詞典》:译语(譯語)
(1).异域的语言。 唐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诗:“沧波伏忠信,译语辨謳謡。”
(2).经翻译的语言。 唐 贾岛 《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诗:“渐通 青塚 乡山尽,欲达皇情译语初。” 吕淑湘 《中国文法要略》第一章:“译语有两种,译意的和译音的。”
分類:异域翻译
《漢語大詞典》:殊远(殊遠)
指远方异域。 汉 桓宽 盐铁论·地广:“ 张騫 通殊远,纳无用,府库之藏,流於外国。”
《漢語大詞典》:大秦珠
大秦国 出产的珠子。后泛指远方异域所产之珠。后汉书·西域传·大秦:“﹝ 大秦 ﹞土多金银奇寳,有夜光璧、明月珠。”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头上 蓝田 玉,耳后 大秦 珠。” 清 吴伟业 《清凉山赞佛诗》之二:“瑟瑟 大秦 珠,珊瑚高八尺。”
《漢語大詞典》:殊疆
指远方异域。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集英殿秋宴》:“薄才何所补,歌咏播殊疆。”
《漢語大詞典》:殊荒
远荒异域。《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相国 晋王 诞敷神虑,光被四海;震耀武功,则威盖殊荒;流风迈化,则旁洽无外。”
分類:远荒异域
《漢語大詞典》:蕃乐(蕃樂)
(1).谓收藏乐器不奏。蕃,通“ 藩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九曰蕃乐。” 郑玄 注:“ 杜子春 读‘蕃乐’为‘藩乐’,谓闭藏乐器而不作也。”
(2).指外族或异域传入之乐。蕃,通“ 番 ”。 清 黄遵宪 《番客篇》:“蕃乐细腰鼓,手拍声鏜鏜。”
《漢語大詞典》:译书(譯書)
(1).古指异域向朝廷修好朝贡时的呈书。因需翻译,故称。 唐 王勃 《九成宫颂》:“玉帛华夷,提封宇宙;译书岁欵,祥图月凑。”
(2).翻译书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还有广方言馆那译书的,二三百银子一月,还要用一个 中国 人同他对译,一天也不知译得上几百个字。” 王西彦 《病人》:“我用译书的工作,把那一段悠久窒息的生命轻易埋葬掉啦。”
《漢語大詞典》:殊壤
远方异域。晋书·慕容暐载记论:“隔阂诸华,声教莫之渐;雄据殊壤,贪悍成其俗。”
《国语辞典》:异畛(异畛)  拼音:yì zhěn
异域,不同的地方。南朝梁。沈约〈齐太尉王俭碑〉:「殊文共会,异畛同归。」
《國語辭典》:洋琴  拼音:yáng qín
乐器名。参见「扬琴」条。
《國語辭典》:扬琴(揚琴)  拼音:yáng qín
乐器名,击弦乐器。明末由中东、波斯(伊朗)一带传入中国。以木为盒,如扇面状,上张铜丝或钢丝为弦,以琴竹敲击发声。亦称为洋琴、打琴、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等,现代几乎统一称作「扬琴」,一般多为四桥半,四个八度,普遍使用于民族器乐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