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崖 → 厓崖”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672,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阳崖
危崖
双崖
云崖
崖岸
幽崖
颠崖
秋崖
厓山
崖州
巅崖
崖山
崖边
寒崖
丹厓
《漢語大詞典》:阳崖(陽崖)
向阳的山崖。《文选·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峯。” 刘良 注:“山南曰阳也。” 唐 畅当 《天柱隐所重答江州应物》诗:“阳崖全带日,宽嶂偶通耕。” 唐 皎然 《顾渚行寄裴方舟》诗:“由来惯採无近远,阴岭长兮阳崖浅。”
分類:向阳山崖
《漢語大詞典》:危崖
高峻的悬崖。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嵩山日记:“两旁危崖万仞,石脊悬其间,殆无寸土。”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先期斩危崖,划仄岭,引淙泉,泻漫壑。”
分類:高峻悬崖
《骈字类编》:双崖(双崖)
唐 杜甫 独坐二首 其一 竟日雨冥冥,双崖洗更青。
《漢語大詞典》:云崖(雲崖)
(1).犹云际。 晋 左思 《杂诗》:“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一本作“灵崖”。 南朝 宋 鲍照 《咏双燕》之一:“双鷰戏云崖,羽翰始差池。”
(2).高峻的山崖。 南朝 宋 鲍照 《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荒涂趣山楹,云崖隐灵室。” 唐 郭元超 《水藻赋》:“云崖委溜,风壑鸣泉。” 宋 章谦亨 《念奴娇·同官相招西湖观梅》词:“影浸 西湖 清浅水,旁倚云崖烟壁。” 毛泽东 《长征》诗:“ 金沙 水拍云崖暖, 大渡 桥横铁索寒。”
《國語辭典》:崖岸  拼音:yá àn
1.高峻的山坡或水边。《南史。卷五五。康绚传》:「或谓江、淮多蛟,能乘风雨决坏崖岸,其性恶铁。」
2.比喻性行兀傲岩峻。《明史。卷一四八。杨荣传》:「性喜宾客,虽贵盛无稍崖岸,士多归心焉。」
《漢語大詞典》:幽崖
(1).北方的边界。文选·班固〈东都赋〉:“北动幽崖,南曜朱垠。” 吕向 注:“崖、垠皆畔岸也。”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南岠阳荣,北极幽崖。” 刘良 注:“幽崖,北边也。”
(2).幽深的崖岸。《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魏文帝“游宴”〉》:“緑竹夹清水,秋兰被幽崖。” 李周翰 注:“幽崖,深岸也。”崖,一本作“ 涯 ”。
《漢語大詞典》:颠崖(顛崖)
亦作“ 颠崕 ”。 高耸的山崖;山崖之上。 宋 文天祥 《至扬州》诗之十:“颠崖一陷落千寻,奴僕偏生负主心。” 元 郑元祐 《游支硎南峰》诗:“马骑仄径犹存石,鹤放颠崖尚有亭。”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边墻之工,卒岁不休,转石颠崖,伐树深涧。”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抹脸儿术:“或戎服乘马,驰於颠崕絶壑之中。”
分類:高耸山崖
《骈字类编》:秋崖
辍耕录浙江园苑之胜惟松江下砂瞿氏为最古宋秀州守方岳有诗留题壁间后紫阳虚谷翁来游继题十绝其一云壁间墨客埽龙蛇所写诗佳字亦佳忽见一诗增感慨吾家宗伯老秋崖按方岳号秋崖善贾相时人嘲之曰秋崖秋壑一般秋煮方岳茧窝赋秋崖人饭牛而耕雪缗鱼而 烟
《國語辭典》:厓山  拼音:yá shān
地名。在广东省新会县南海中,南宋迫于元军,陆秀夫负帝炳投海于此。也作「崖门山」、「崖山」。
《骈字类编》:崖州
宋 苏轼 和陶拟古九首 其七 来孙亦垂白,颇识李崖州。
唐书韦执谊传始未显时不喜人言岭南州县既为郎尝诣职方观图至岭南辄暝目命左右撤去及为相所坐堂有图不就省既易旬试观之崖州图也以为不祥恶之果贬死 明一统志崖州在琼州府城南一千一百十里
《國語辭典》:巅崖(巔崖)  拼音:diān yá
险峻陡峭的悬崖。宋。曾巩〈学舍记〉:「蛟鱼汹涌,湍石之川,巅崖莽林,躯虺之聚。」
分類:高崖
《國語辭典》:崖山  拼音:yá shān
地名。位于广东省新会县南海中,南宋迫于元军,陆秀夫负帝炳投海于此。也作「厓门山」、「厓山」。
分類:门山广东
《国语辞典》:崖边(崖边)  拼音:yá biān
悬崖、峭壁的边沿。如:「站在崖边向下看,陡峭的深谷里,奇石遍布,溪流湍急。」《西游记》第二一回:「一把抓住妖精,提著头,两三捽,捽在山石崖边,现了本相,却是一个黄毛貂鼠。」
《骈字类编》:寒崖
唐 卢象 竹里馆 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
《漢語大詞典》:丹厓
(1). 丹水 之涯。文选·扬雄〈甘泉赋〉:“北熿幽都,南煬 丹 厓。”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 丹水 之厓也。”
(2).水涯的美称。 明 高濂 《玉簪记·会友》:“丹厓翠壁,掩映浪花云片。”
分類:水涯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