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妆奁暂开
 
镜奁换

相关人物
刘庄(汉明帝)


《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光烈阴皇后纪》
明帝性孝爱。追慕无已。十七年正月,当谒原陵,夜梦先帝、太后如平生欢。既寤,悲不能寐,即案历,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其日,降甘露于陵树,帝令百官采取以荐。会毕,帝从席前伏御床,视太后镜奁中物,感动悲涕,令易脂泽装具。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焉。

例句

镜奁换粉黛,翠羽犹葱胧。 杜甫 往在

只有朝陵日,妆奁一暂开。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典故
可怜独倚新妆


《全唐诗》卷一百六十四〈清平调词三首〉
〈清平调词三首〉其二:「一枝秾艳露凝香【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典故
烧银烛
 
烧银烛照红妆
 
银烛


《全芳备祖》卷七
「海棠」门引苏轼〈咏海棠诗〉有「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之句。

《世说新语》下卷上《巧蓺》
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奁戏。
《太平御览》卷七五五
晋·徐广《弹棋经后序》曰:自后汉冲质巳后,此艺中绝。至献帝建安中,曹公执政,禁阑幽密,至于博弈之具,皆不得妄寘宫中,宫人因以金钗玉梳戏于妆奁之上,即取类于弹棋也。及魏文帝受禅,宫人所为,更习弹棋焉,当时朝臣名士无不争。

例句

修门象棋不复贵,魏宫妆奁世所弃。 柳宗元 龟背戏

《國語辭典》:红妆(紅妝)  拼音:hóng zhuāng
1.妇女的妆饰多红色,故称为「红妆」。《乐府诗集。卷二五。横吹曲辞五。古辞。木兰诗二首之一》:「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也作「红装」。
2.泛指妇女。唐。李中〈采莲女〉诗:「晚凉含笑上兰舟,波底红妆影欲浮。」也作「红装」。
《國語辭典》:新妆(新妝)  拼音:xīn zhuāng
1.女子刚修饰好的容妆。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二:「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2.刚修饰好容妆的女子。南朝梁。王训〈应令咏舞〉诗:「新妆本绝世,妙舞亦如仙。」清。洪升《长生殿》第九出:「想亭际,凭阑仍是玉阑干,问新妆有谁同倚?」
《國語辭典》:妆台(妝臺)  拼音:zhuāng tái
1.女子梳发化妆所使用的案台。通常备有镜子及置物的抽屉。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且向妆台边梳妆一会,收拾齐整。」《金瓶梅》第二八回:「把妆台放在玩花楼上,那里梳头去。」
2.借指女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使小生目视东墙,恨不得腋翅于妆台左右。」
《國語辭典》:妆楼(妝樓)  拼音:zhuāng lóu
妇人的闺房。唐。沈佺期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诗:「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儒林外史》第五三回:「两间卧房,上面小小一个妆楼,安排著花瓶、炉几,十分清雅。」
《漢語大詞典》:晓妆(曉粧)
亦作“ 晓粧 ”。
(1).晨妆。 唐 沈佺期 《李员外秦援宅观妓》诗:“巧落梅庭里,斜光映晓妆。” 唐 黄滔 《明皇回驾经马嵬赋》:“空极宵梦,寧逢晓粧。”
(2).指晨起梳妆。 元 王士熙 《李宫人琵琶引》:“鸞舆五月幸 龙冈 ,宣唤新声促晓妆。”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尝见其晓粧时,髮长委地,黝泽如漆。”
分類:晨起梳妆
《骈字类编》:晚妆(晚妆)
唐 司空图 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國語辭典》:淡妆(淡妝)  拼音:dàn zhuāng
略施脂粉。指妆上得较薄,颜色较淡。《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虽是荆布淡妆,种种绰约之态,殊异寻常女子。」
分類:淡妆妆饰
《國語辭典》:妆点(妝點)  拼音:zhuāng diǎn
装饰、打扮。南唐。李煜 三妇艳词:「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漢語大詞典》:残妆(殘粧)
亦作“ 残粧 ”。 指女子残褪的化妆。 唐 张谓 《扬州雨中观妓》诗:“残妆添石黛,艷舞落金鈿。” 明 陈所闻 《当垆美人》词:“只见残粧半闪篝灯下,妒杀芙蓉两岸花。”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残膏的灯火照着残妆,粉有些褪了,眼圈显得微黄,眉毛的黛色也仿佛两边不一样。”
分類:女子化妆
《國語辭典》:靓妆(靚妝)  拼音:jìng zhuāng
美丽的妆饰。唐。贾至 长门怨诗:「舞蝶萦愁绪,繁花对靓妆。」唐。皇甫枚《飞烟传》:「既下,见飞烟靓妆盛服,立于庭前。」也作「靓庄」、「靓饰」。
《漢語大詞典》:明妆(明妝)
亦作“明粧”。 明丽的妆饰。 南朝 宋 鲍照 《代堂上歌行》:“虽谢侍君閒,明妆带綺罗。”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二:“静濯明糚有所奉,顾我未肯置齿牙。”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词:“ 越 纱裙染鬱金黄,薄罗依约见明妆。”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鳖精:“ 吴县 孙香泉 女适同县某生。女偶食鱉,得怪疾。喜则明妆艷服,笑舞百出;怒则抛盆掷碗,詬詈不情。”
分類:明丽妆饰
《漢語大詞典》:魏宫妆奁(魏宫妝奩)
太平御览卷七五五引 晋 徐广 《〈弹棋经〉自序》:“自 后汉 冲 质 已后,此艺中絶,至 献帝 建安 中, 曹公 执政,禁阑幽密,至於博弈之具,皆不得妄寘宫中,宫人因以金钗玉梳,戯於粧奩之上,即取类於弹棊也。及 魏文帝 受禪,宫人所为,更习弹碁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弹棋始自 魏 宫内用妆奩戏。”后因以“魏宫妆奩”为弹棋之典。 唐 柳宗元 《龟背戏》诗:“脩门象棋不復贵, 魏 宫妆奩世所弃。”
分類:弹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