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腾噬(騰噬)
奔腾咬啮。 唐 欧阳詹 《怀忠赋》:“麟非腾噬之儔,詎豺狼之共穴。”
分類:奔腾咬啮
《漢語大詞典》:忽腾腾(忽騰騰)
快速奔腾貌。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一折:“只见那忽腾腾的进发,似风驰电刮,急嚷嚷的闹喳,似雷轰砲打。”
分類:快速奔腾
《漢語大詞典》:渀荡(渀盪)
奔腾激荡。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盖城地当初山水渀盪,漂沦巨栰,阜积于斯,沙息壤加,渐以成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一:“ 汉水 又东为鱣湍,洪波渀盪,漰浪云頽。”
《漢語大詞典》:沸泻(沸瀉)
水流翻滚奔腾。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南朝 梁 萧子晖 《冬草赋》:“火山灭焰,汤泉沸泻。”
《漢語大詞典》:鼓湍
奔腾的急流。 宋 陈造 《龙眼矶》诗:“似闻潢潦时,亦復鼓湍匯。”
分類:奔腾急流
《國語辭典》:一泻千里(一瀉千里)  拼音:yī xiè qiān lǐ
1.形容水的奔流通畅快速。如:「黄河之水,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回时乘著水势,一泻千里,好不顺溜。」
2.比喻行文畅达,气势奔放。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一。文学》:「其文如源泉奔放,一泻千里。」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五。苏东坡诗》:「坡诗放笔快意,一泻千里,不甚锻鍊。」
3.比喻口才的雄辩。如:「他一上场就口若悬河,一泻千里,逼得对方百口莫辩。」
《国语辞典》:怒涛排壑(怒涛排壑)  拼音:nù táo pái huò
波涛汹涌,奔腾激荡于坑谷之间。形容声势浩大,一发不可收拾。如:「人民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止。」
《国语辞典》:势如奔马(势如奔马)  拼音:shì rú bēn mǎ
气势如奔腾之马般勇猛威武。《三国演义》第一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國語辭典》:怀山襄陵(懷山襄陵)  拼音:huái shān xiāng líng
怀,包。襄,上。怀山襄陵指洪水漫漫,汹涌奔腾直上山陵。《书经。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唐。杜光庭 皇太子为皇帝修金箓斋词:「虽流金烁石,汤德弥光。怀山襄陵,尧风益扇。」
《漢語大詞典》:山崩海啸(山崩海嘯)
山岳崩塌,海水奔腾咆哮。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炮祸》:“诸砲併发,大声如山崩海啸,倾城骇恐,以为急兵至矣。”
《漢語大詞典》:卷涌(捲涌)
谓波涛起伏奔涌。 赵自 《第二双眼睛》:“我发现水天交接的远方,出现了一条长长的黑边,飞速向工程船卷涌而来。”
谓波涛起伏奔腾。 赵自 《第二双眼睛》:“我发现水天交接的远方,出现了一条长长的黑边,飞速向工程船卷涌而来。”
《漢語大詞典》:龙翔凤翥(龍翔鳳翥)
(1).喻瀑布飞泻奔腾。 清 顾炎武 《杭州》诗之一:“ 宋 世都 临安 ,江山已失据。犹夸 天目山 ,龙翔而凤翥。” 王蘧常 汇注:“ 黄海长 云: 郭璞 《地记》: 天目山 垂两乳长,龙飞凤舞向 钱塘 。盖东西二瀑布喷流数里,下注成沼,曰 蛟龙池 ,即 苕溪 、 桐溪 之上源也。”
(2).喻神采飞扬。 柳亚子 《十月六日题毛主席之绘像》诗:“龙翔凤翥君堪喜,驥附驂随我敢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