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父城
【佛学大辞典】
(杂名)迦毗罗城也。是佛之父王之城,故名。寄归传一曰:「酬恩惠于父城。」
甘露城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涅槃以城也。智度论三曰:「能到甘露城。」
仙城
【佛学大辞典】
(地名)佛之出生地迦毗罗城也。(参见:迦毗罗)
百城
【佛学大辞典】
(传说)善财童子之故事也。华严经入法界品明善财童子依弥勒菩萨之教,渐次于南方经由百十馀城参五十三善知识而问法是也。性灵集七曰:「故能访朋百城,勇锐之心弥励。」
曲女城
【佛学大辞典】
(地名)西域记五,谓:「羯若鞠若国人长寿时,其旧王城号拘苏磨补罗,王号梵授。福智兼备,威震赡部。具足千子,复有百女,皆仪貌妍雅。时有仙人居殑伽河边,栖神入定。经数万岁,形如枯木。游禽栖集,遗尼拘律果于仙人肩,生芽成大木。经多年所,从定起,欲去其树,恐覆鸟巢,而不敢。时人美其德,号为大树仙人。仙人偶寓目河滨,见王女嬉戏,欲界爱起,染著心生。自诣王所请女。王不得已诺之,仙还。历问诸女,无一应聘者,王惧仙人威,忧愁无措,时诸王女中最幼者,自请当之,解王之患。王喜,令送至仙庐。仙人见而不悦,乃谓王曰:轻吾老叟,配此不妍。王曰:历问诸女,无肯从命者,惟此幼女,愿充给使。仙人怀怒,便恶咒曰:九十九女一时腰曲,形毁弊,毕世无婚。使王往验,果背伛。自是后名曲女城。」梵Ka%nyakudja。
危城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身为危城也。归敬仪中曰:「大圣垂训,法喻所归,止在诫约身心无逸欲。或比行厕画瓶,或拟危城杯器。」涅槃一曰:「是身如城:血肉筋骨,皮裹其上,手足以为却敌楼橹,目为窍孔,头为殿堂,心王处中。如是身城,诸佛世尊所弃舍,凡夫愚人常所味著。贪淫恚愚痴罗刹,止住其中。」
身城
【佛学大辞典】
(譬喻)身者心之城廓,故云身城。涅槃经一曰:「头为殿堂,心王居中,如是身城,诸佛世尊所弃舍,凡夫愚人常所味著。」
伽耶城
【佛学大辞典】
(地名)西域记八曰:「渡尼连禅河至伽耶城,甚险固,少居人,唯婆罗门有千馀家,大仙人祚胤也。」出城东南行,三里,大道坦坦,直至菩提道场。法华经涌出品曰:「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菩提之地,通常称为佛陀伽那Buddhagaya%之地也。城名与正觉道场皆呼伽耶。
芥城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譬劫量者。智度论三十八曰:「有方百由旬之城,中满芥子。有长寿人,百岁一来,持一芥子去。芥子尽,劫未尽。」(参见:劫)。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曰:「所冀芥城数极,鸟事犹传,拂石年穷,树经无泯。」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为长时。」劫有二种:一名器世间,就世界成坏而立之数量也。如成劫坏劫增劫减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二名岁数劫,算昼夜日月之数量者。法华论曰:「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智度论三十八曰:「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问。
【佛学次第统编】
就世之相续迁变言之,即所谓劫。劫者梵语劫簸之略,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时计算之极长时节也。又译称大时,劫有小中大三者,下分述之:
昏城
【佛学大辞典】
(譬喻)昏昧之城域。言凡夫所栖之处也。寄归传一曰:「引四生于火宅,拔三有于昏城。」
法城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正法能遮防非法,故名曰城,又涅槃之妙果,是安身之处,故名曰城,又名一切之经法以能守护正法故也。无量寿经上曰:「严护法城。」同慧远疏曰:「法能遮防,说之为城。」同嘉祥疏曰:「法城者,涅槃妙果,是安身处,故称为城。说法令众生修戒定慧以庄严之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为护法城,受持正法。」同注:「什曰:法城者,即实相法也。复次,一切经法皆名法城。」
阿鼻大城
【佛学大辞典】
(杂语)阿鼻地狱广漠,非凡力所得脱出,其坚固如大城也。见三界义。
枉死城
【佛学大辞典】
(传说)相传其城绕酆都殿之右。冤魂各俟凶手到日,眼见受苦。使遭害者以消忿恨。直至被害之魂得有投生之日,提出解发诸殿各狱收禁受罪。非被遭屈之魂概入此城也。
舍卫城
【佛学大辞典】
(地名)或云舍婆提,此翻闻物,谓宝物多出此城。又翻丰德。天台云:舍卫城又名舍婆提者,昔有二仙,弟名舍婆,此云幼小,兄名阿跋提,此云不可害。合此二人,以名城也。善见律曰:「舍卫者,是道士名也,昔有道士居住此地。往古有王,见此地好,就道士乞为立国。以道士名,号为舍卫。又名多有。谓诸国珍宝及杂异物归聚此国,故名多有。」西域记曰:「室罗伐悉底国,旧云舍卫国,讹也。中印土境。周六千馀里,宫城周二十馀里。谷稼丰。气序和。风俗淳质,笃学好福,是胜军大王所治国都也。」(参见:舍卫)
波吒釐子城缘起
【佛学大辞典】
(传说)西域记八谓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受业。学徒一日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怅望。同俦谓曰:汝何忧?曰:盛色方刚,学业未成,顾此忧心弥剧。学徒戏曰:今将求子聘婚,乃假立二人为男父母,二人为女父母,遂令坐波吒釐树下。谓女婚者树也,采时果,酌清流,陈婚姻之绪。时假女父举华枝以授书生曰:斯嘉偶也,幸勿辞。书生之心欣然自得。日暮欲归,怀恋不止。学徒曰:前言戏耳,幸同归。林中猛兽多,恐相残害。书生遂留,往来树侧。及夜,异光烛野,管弦清雅,俄见老翁策杖来慰。复有一老妪引少女。翁乃指少女曰:是君之弱室也。酣歌乐宴经七日,学徒疑为兽害,往求之。乃见独坐树荫,如对上客。虽告同归,辞不从命。后自入城谒亲故,陈其始末。闻者惊骇,同往林中,咸见华树是一大第,僮仆役使,驱驰往来。彼老翁陈膳奏乐,从容接对。暮岁后生一男子。谓其妻曰:吾今欲归。其妻以白父。翁谓书生曰:人生行乐,讵必故乡。今将筑室,宜勿异志。于是役徒不日而成。拘苏摩补罗之旧城迁都于此。由彼子故,树神为筑城,尔后名波吒釐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