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城阈(城閾)
犹城门。代称城郭。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仰瞻城閾,俯惟闕廷。”
分類:城门城郭
《漢語大詞典》:耏门(耏門)
左传·文公十一年:“ 宋公 於是以门赏 耏班 ,使食其征,谓之 耏门 。”谓以城门的税收赏 耏班 。后遂用为食税、征税之典实。 南朝 梁 张缵 《南征赋》:“陋 文仲 之废职,鄙 耏门 之食征。”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逢 鄂坂 之讥嫌,值 耏门 之征税。”
《漢語大詞典》:盘阊(盤閶)
苏州 二城门名。 盘 指 盘门 , 阊 指 阊门 。因亦借指 苏州 。 宋 陆游 《度筰》诗:“安得画船明月夜,满川歌吹入 盘 閶 。”
《国语辞典》:崇文门(崇文门)  拼音:chóng wén mén
位于北平市的城门。明代称为「海岱门」。在内城的南左侧,为内外城交通的要冲。也称为「哈德门」。
《漢語大詞典》:雩门(雩門)
春秋 时 鲁国 南城门。左传·庄公十年:“﹝ 公子偃 ﹞自 雩门 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 杜预 注:“ 雩门 , 鲁 南城门。” 清 顾炎武 《酬归戴王潘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飘颻过东 楚 、浩荡适 三齐 ,息足 雩门 下,停车 汶水 西。”
《漢語大詞典》:朝阳门(朝陽門)
北京 城门名。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京城﹞东面则 朝阳门 ,俗称 齐化门 也。圣驾春分躬诣 朝日坛 及藩王之国,则由 朝阳门 出。再北则 东直门 也。” 震钧 天咫偶闻·皇城·雪池冰窖:“都城内外,如 地安门 外 火神庙 后…… 朝阳门 外南,皆有冰窖。”
《漢語大詞典》:樵门(樵門)
谯楼之门。也泛指城门。樵,通“ 譙 ”。《武王伐纣平话》卷上:“昔 桀王 无道,死在樵门。”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天将暝,日已曛,一声残角断樵门。”
分類:谯楼城门
《漢語大詞典》:演门(演門)
战国 宋 城门名。庄子·外物:“ 演门 有亲死者,以善毁,爵为官师,其党人毁而死者半。” 成玄英 疏:“ 演门 ,东门也。亦有作寅者,随字读之。” 陆德明 释文:“ 宋 城门名。”
分類:城门门名
《漢語大詞典》:插板
(1).守城之具。于城门外为重门,以榆槐木制成,广狭与城门同,幔以生牛皮,裹以铁叶。两旁施铁环,贯以铁索。去城门五尺处立两夹木,亦以铁叶裹之。夹木开有槽,容插板起落。敌至则下之。外实以土,防火攻,内支以柱,防倾折。亦写作“插版”。参阅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军资乘·城制
(2).指分块插卸的木板门。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二章:“ 金树旺 和 石得富 拿了印板,往两面仓窑的粮堆上打印。然后四个人就分两头格巴格巴上插板。”
《漢語大詞典》:登闉
登上城门外层的曲城。 南朝 宋 颜延之 《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经涂延旧轨,登闉访川陆。”
《漢語大詞典》:明德门(明德門)
隋 大兴城 和 唐 长安城 南城门之一。在 启夏门 和 安化门 之间,是城中唯一有五个门洞的城门。门洞各宽5米,深18.5米。遗址在今 陕西 西安 杨家村 。
《國語辭典》:箭楼(箭樓)  拼音:jiàn lóu
建于城门上方的阁楼。四周有瞭望和射箭用的小窗。如:「立于箭楼上。」
《国语辞典》:赶门(赶门)  拼音:gǎn mén
旧时,城门于天黑时皆关闭,禁止出入,第二天早上才重新开放。赶门即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进出。《警世通言。卷三七。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共三个人,两匹马,到黄昏前后,到这五里头,要赶门入去。」也作「赶城」。
《國語辭典》:关厢(關廂)  拼音:guān xiāng
城门外的大街。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拼的绕著四村上下,关厢里外,爪寻那十三年前李春梅。」
《漢語大詞典》:门橹(門櫓)
城门上的望楼。宋书·沈庆之传:“﹝ 庆之 ﹞缘险筑重城,施门櫓甚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