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刊 → 刋刊”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网刊(网刊)  拼音:wǎng kān
网路上的刊物。
分类:网路刊物
《国语辞典》:北京之春  拼音:běi jīng zhī chūn
一种由大陆知识分子民办的刊物。创刊于西元一九七九年,由共青团中央委员周为民、王军涛、韩志雄等所主编,是当时唯一民刊铅印出版物。主张废除官僚体制、反对专制统治和抨击公安暴行等,藉以宣扬民主思想。一九八一年遭禁。
《国语辞典》:印刷厂(印刷厂)  拼音:yìn shuā chǎng
印刷书籍、刊物等的工厂。
《国语辞典》:转载稿(转载稿)  拼音:zhuǎn zài gǎo
已在别种刊物发表过,再经刊载另一种刊物的稿件。
《國語辭典》:发刊(發刊)  拼音:fā kān
1.将稿件付印。
2.印刷公布。
3.报刊初次发行。
《國語辭典》:发刊词(發刊詞)  拼音:fā kān cí
报纸、杂志等初次发行时说明发行缘起的文字。如国父所撰的《民报》发刊词。
《國語辭典》:画刊(畫刊)  拼音:huà kān
以照片和图像为主的刊物。如:「交谊厅里陈列了许多精美画刊,供人翻阅。」
《漢語大詞典》:纪念号(紀念號)
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编辑出版的刊物专号。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现在正在弄《托尔斯泰纪念号》,不暇吃饭也。”
《國語辭典》:季刊  拼音:jì kān
每季出版一次的定期刊物。如:「他所创办的那份杂志,初期将以季刊方式出版。」也称为「季报」。
《國語辭典》:机关刊物(機關刊物)  拼音:jī guān kān wù
组织团体出版的刊物。
《漢語大詞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近代第一个中文刊物。月刊。1815年8月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创办。雕版印刷。宣传基督教教义为主,全部赠阅。1821年停刊,共出七卷。
《漢語大詞典》:笔赛(筆賽)
报纸或刊物等举办的征文比赛。《文汇报》1990.12.7:“近年来,各种笔赛可谓此伏彼起。”《文汇报》1990.12.7:“喜爱写作的我参加笔赛成为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國語辭典》:半月刊  拼音:bàn yuè kān
每半个月出版一次的刊物。
《漢語大詞典》:党刊(黨刊)
由党的机构主办并宣传本党主张的刊物。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的刊物,如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的《红旗》《求是》。 木青 《不许收穫的秋天》第十三章:“什么是真正的党的声音?凭中央文件?凭党报党刊?”
《國語辭典》:抽印  拼音:chōu yìn
将书籍或刊物中部分完整的章节或段落抽取出来单独印刷。如:「请帮我抽印《礼记。学记》一百份作为大一国文的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