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8—1123 【介绍】: 金朝皇帝,女真完颜部人,本名阿骨打,改名旻。辽天庆三年,继兄乌雅束为都勃极烈,袭节度使。四年,誓师反辽。次年,称皇帝,国号金,都会宁,改元收国。后改天辅。在位九年。始起时兵不过二千五百人,数年之间,扩地直至燕、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3—1189 【介绍】: 即金世宗。金朝皇帝,女真完颜部人,本名乌禄,改名雍。太祖孙,完颜宗辅子。封葛王。海陵正隆六年,乘海陵攻宋之机,在辽阳即位,改元大定。旋至中都,海陵亦为将士所杀。镇压移剌窝斡等起事,与宋议和,为叔侄之国。禁女真人改汉姓及学南人衣冠。屡次括田,拨给猛安、谋克户。在位二十八年。时号小尧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0—1820 【介绍】: 即爱新觉罗·颙琰。清朝皇帝。高宗第十五子。乾隆五十四年封嘉亲王。六十年,策立为皇太子。次年正月受禅,改元嘉庆。尊高宗为太上皇帝,训政。四年亲政。同月,赐权臣和珅自尽,抄没其家。自即位之初,白莲教军起事,历时九年,用军费银二万万两。浙闽沿海有蔡牵、朱濆军,活动亦经数年。十八年,天理教徒起事,其一部突入皇宫,更为前所未有之事。嘉庆后期,鸦片输入渐形严重,内地银两渐形短绌。政府财政日益困难,河患频繁,漕运不畅,统治衰落之形势已无法扭转。卒谥睿皇帝。
《漢語大詞典》:兴运(興運)
时运昌隆。北史·杨愔传:“既潜窜累载,属 齐神武 至 信都 ,遂投刺辕门,便蒙引见,赞扬兴运,陈诉家祸。言辞哀壮,涕泗横集。” 宋 曾巩 《福州谢到任表》:“遇继承于兴运,未进望于清光。”
《国语辞典》: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拼音:zhōng huá wén huà fù xīng yùn dòng
民国五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日,海内外人士响应总统蒋公复兴文化的号召,集会于阳明山中山楼,正式成立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展开文化复兴运动。
《国语辞典》: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  拼音:zhōng huá wén huà fù xīng yùn dòng zǒng huì
以复兴中华文化、发扬伦理道德为宗旨而成立的社团法人。前身为成立于民国五十六年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七十九年十二月,改组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并于八十年三月举行成立大会,推选李登辉总统为会长。现阶段主要任务为配合政府推动文化建设,鼓动各界积极参与艺文活动,宣扬伦理道德观念,促进社会自觉及改善社会风气。缩称为「文复会」。
《国语辞典》:民族复兴运动(民族复兴运动)  拼音:mín zú fù xīng yùn dòng
一民族于生死存亡关头而积极重新凝聚群体意识,透过种种行动自救自保以使其民族不致灭亡,文化得以绵延兴盛而推行的复兴运动。
《国语辞典》:中山文艺奖(中山文艺奖)  拼音:zhōng shān wén yì jiǎng
民间为配合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所举行的奖项。奖助的文艺创作种类包括固有文化的文艺创作,如诗、词、歌曲、骈文、国剧剧本、国画、书法、篆刻等;新文艺创作,如文艺论著、散文、小说、剧本、摄影等。于每年国父诞辰或前夕举行颁奖典礼。
《国语辞典》:新生活运动(新生活运动)  拼音:xīn shēng huó yùn dòng
民国二十三年,先总统蒋公所推行的道德振兴运动。目的在求国民生活的合理化,使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皆能合乎礼、义、廉、耻的基准。继而提出「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为新生活的指标,务期澈底改造社会风气、重建国民道德。
《国语辞典》:中华文化复兴节(中华文化复兴节)  拼音:zhōng huá wén huà fù xīng jié
民国五十五年,政府为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并纪念国父所创三民主义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乃颁定国父诞辰十一月十二日为中华文化复兴节。
《国语辞典》:国民生活须知(国民生活须知)  拼音:guó mín shēng huó xū zhī
由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负责,经各方集思广益研订而成,分一般守则、食、衣、住、行、育乐六章,规定国民应遵行的生活礼仪。民国五十七年五月一日,正式颁布施行。
《国语辞典》:大觉醒(大觉醒)  拼音:dà jué xǐng
西元一七三五至一七五○年间,发生在美国的一次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感的复兴运动。其宗旨在改革宗教和道德。爱德华滋(Jonathan Edwards)为当时主要理论家。此一运动使美洲殖民地人民开始有共为一体的觉悟,并为美国独立运动进行了精神准备。
《国语辞典》:文复会(文复会)  拼音:wén fù huì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的缩称。参见「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