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两楹奠
 
两楹孟
 
商人奠
 
梦楹
  
圣师梦奠

相关人物
孔子


《礼记注疏》卷七〈檀弓〉~30~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例句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李隆基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两楹凄已合,九仞杳难分。 王起 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

《漢語大詞典》:两楹(兩楹)
(1).房屋正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两楹之间是房屋正中所在,为举行重大仪式和重要活动的地方。礼记·投壶:“已拜受矢,进即两楹间。退反位,揖賔就筵。” 汉 刘向 《九叹·愍命》:“戚 宋万 於两楹兮,废 周 邵 於遐夷。” 唐 顾况 《酬本部韦左司》诗:“ 况 与二三子,列坐分两楹。”
(2).礼记·檀弓上:“ 殷 人殯於两楹之间。”后亦以“两楹”借指停放棺柩、举行祭奠之所。《公羊传·定公元年》:“正棺於两楹之间,然后即位。” 晋 陆机 《挽歌》之一:“舍爵两楹位,启殯进灵轜。” 宋 黄庭坚 《司马文正公挽词》之一:“日者倾三接,天乎奠两楹。”
(3).礼记·檀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於两楹之间……予殆将死也。”因以“两楹”。表示人之将终。北史·薛辩传:“ 裕 曰:‘近梦,恐有两楹之忧。’”
(4).指预兆人即将亡故的梦。 宋 范仲淹 《祭吕相公文》:“两楹告兆,万乘兴哀。”
《漢語大詞典》:两楹梦(兩楹夢)
典出礼记·檀弓上。言 孔子 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而见馈食,知道自己不久人世,寝疾七日而没。后因以“两楹梦”借指 孔子 之死。 宋 陆游 《二子》诗:“两楹梦后少真儒,毁誉徒劳岂识渠。”参见“ 两楹 ”。
《漢語大詞典》:两楹(兩楹)
(1).房屋正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两楹之间是房屋正中所在,为举行重大仪式和重要活动的地方。礼记·投壶:“已拜受矢,进即两楹间。退反位,揖賔就筵。” 汉 刘向 《九叹·愍命》:“戚 宋万 於两楹兮,废 周 邵 於遐夷。” 唐 顾况 《酬本部韦左司》诗:“ 况 与二三子,列坐分两楹。”
(2).礼记·檀弓上:“ 殷 人殯於两楹之间。”后亦以“两楹”借指停放棺柩、举行祭奠之所。《公羊传·定公元年》:“正棺於两楹之间,然后即位。” 晋 陆机 《挽歌》之一:“舍爵两楹位,启殯进灵轜。” 宋 黄庭坚 《司马文正公挽词》之一:“日者倾三接,天乎奠两楹。”
(3).礼记·檀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於两楹之间……予殆将死也。”因以“两楹”。表示人之将终。北史·薛辩传:“ 裕 曰:‘近梦,恐有两楹之忧。’”
(4).指预兆人即将亡故的梦。 宋 范仲淹 《祭吕相公文》:“两楹告兆,万乘兴哀。”
《漢語大詞典》:出尊
亦作“ 出樽 ”。
(1).古代国君与贵宾宴饮,尊在两楹间,坫在尊之南,献酬皆自尊南出,故称。礼记·明堂位:“山节、藻棁、復庙、重檐、刮楹、达乡、反坫、出尊、崇坫、康圭、疏屏、天子之庙饰也。” 孔颖达 疏:“出尊者,尊在两楹间,坫在尊南,故云出尊。”隋书·牛弘传:“丈八之室,神位有三,加以簠簋边豆,牛羊之俎,四海九州美物咸设,復须席上升歌,出樽反坫,揖让升降,亦以隘矣。”
(2).指出尊之地。穆天子传卷五:“ 许男 不敢辞,升坐於出尊,乃用宴乐。天子赐 许男 骏马十六, 许男 降再拜空首,乃升平坐。及暮,天子遣 许男 归。” 郭璞 注:“坐之於尊边,使为酒魁,欲以尽欢酣也。”
《國語辭典》:门楹(門楹)  拼音:mén yíng
门框。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怎不容我到灯影前,却拦截在门楹外?」
《漢語大詞典》:奠楹
礼记·檀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於两楹之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后因以“奠楹”为死亡的婉词。 唐 薛稷 《润州刺史王美畅妻长孙氏墓志》:“ 圣历 元年, 王府君 止坐挻灾,奠楹俄及。” 明 袁宗道 《挽周老师》诗之一:“奠楹期已迫,曳履忽无声。” 清 赵翼 《六哀诗·故傅文忠公》:“公竟染危疾,还朝遽奠楹。”
分類: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