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宿  拼音:yī xiǔ
一夜。《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小子是失路的举子,赶过宿头,幸到宝庄,见门尚未阖,斗胆求借一宿。」《红楼梦》第五○回:「大家又閒话了一会方散。一宿无话。」
《國語辭典》:一宿  拼音:yī sù
1.住宿一夜。《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庄子。天运》:「只可一宿,而不可以久处。」
2.一夜。汉。王充《论衡。命义》:「言无命者,闻历阳之都,一宿沉而为湖。」
《漢語大詞典》:一宿之行
一天的行程。战国策·韩策三:“ 韩 相国谓 田苓 曰:‘事急,愿公虽疾,为一宿之行。’”按:古代师行一日三十里,三十里为一舍,舍亦可谓之宿。
《漢語大詞典》:一宿觉(一宿覺)
佛家语,谓一个晚上就豁然而悟。 唐 玄觉禅师 初谒六祖 慧能 ,问答投契,顿时得悟,因留住一宿,时谓一宿觉。见景德传灯录·温州永嘉玄觉禅师。后因以指神悟、顿悟。二程遗书卷十八:“问释氏有一宿觉、言下觉之説如何?曰……古人云‘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若於言下即悟,何啻读十年书?” 宋 苏轼 《三朵花》诗:“归来且看一宿觉,未暇远寻三朵花。”
《漢語大詞典》:一宿之行
一天的行程。战国策·韩策三:“ 韩 相国谓 田苓 曰:‘事急,愿公虽疾,为一宿之行。’”按:古代师行一日三十里,三十里为一舍,舍亦可谓之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