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文库陈璨(共 100 首) 100 作品不分行

共100,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下一页
(续上)
堤草青青走钿车,波光柳色碧交加。
未容西子能相比,认作仙人萼绿华
⑴ 湖上春来,万绿葱茜,与碧波相映,固不止裙腰一道也。

有客同参玉版禅,云栖蔬笋妙烹鲜。
新茶采得真龙井,明日虎跑来汲泉
⑴ 云栖寺乃莲池大师道场,地多竹,不减渭川千亩。当春时,笋味绝胜。老龙井茶作豆花香,为绝品,真者最难得。虎跑泉为杭郡五圣水之一。

石佛禅林近里湖,长堤烟柳旧名苏。
门前千顷玻璃软,沙鸟风帆活画图
⑴ 大佛头,土人呼为大佛寺,又曰石佛禅院,在宝石山麓,相传为秦皇缆船石。宣和中,僧思净就石凿像,仅及肩而止。湖面宽约十里,新旧六桥相间,故以里外别之。门外长堤,东坡所筑,湖水沦涟,前人有“软玻璃”之称。

濠上观鱼乐可知,玉泉今不减当时。
游人照影轻涟白,都唱娵隅竹垞词
⑴ 玉泉在清涟寺内,甃石为池,方广三丈许,水清可鉴。中畜五色鱼,浮沉上下,投以香饵,则扬鬣而来,有相忘江湖之适。朱竹垞玉泉观鱼词,调寄《玉人歌》。

楚馆秦楼近白沙,勾栏自昔竞豪华。
美人一去春风冷,半属僧寮半酒家
⑴ 白沙堤之东,濒湖有秦楼,本豪家别馆,以贮嬖妓。或云即南渡时花魁娘之勾栏院也,今为漱石居僧舍,其旁旧有水明、镜湖二酒楼,余南游时寓此。

流觞爱向水之涯,为雇湖船典玉钗。
笑问荠花开也未,儿家新上踏青鞋
⑴ 杭俗三月三日,上踏青鞋,男女皆戴荠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

和议盟成愿已偿,湖山几暇尽徜徉。
官家爱吃鲜鱼汁,玉敕传宣宋五娘
⑴ 南渡时,汴京细民妻宋五娘,侨居湖上,能调鱼羹,名彻禁中。高宗尝诏至御舟供奉。

葛洪丹井久销沉,龙杖高飞石窦深。
何处别寻修绠汲,婴儿姹女在吾心(抱朴子炼丹井,在龙井山上。)

风风雨雨惜春还,姹紫嫣红已尽删。
遥指南屏峰下路,阿谁染就米家山
⑴ 湖楼雨中望南屏一带,如见襄阳画图。

火烧未了雷峰塔,古色斑斓夕照前。
辛苦妖姬常地下,金牛水涸是何年
⑴ 南屏山下有雷氏别业,峰以此得名,塔即以峰名名之。一曰黄妃塔,钱王后宫所建也;或曰本名回峰,以山势回抱得名。按《六书正讹》,雷,古作回,小篆加雨以别之,回、雷固可通用也。旁有白莲寺,嘉靖时毁于火,塔岿然独存,谚有“火烧雷峰塔”语。塔凡五级,煅作绀碧色,藤萝牵蔽,古意可掬,昔人比之醉翁老衲。林逋诗云“夕照前村见”,故十景有“雷峰夕照”之目。相传有白蛇、青鱼两怪,幻为女子惑人,遇高僧,镇之塔下,约湖水干,方许出。西湖一名金牛湖,汉时有金牛现,故云。

辛苦朝云葬粤东,罗衣不复舞春风。
樽前莫度伤心曲,芳草天涯恨未穷
⑴ 朝云,钱塘人。侍坡公于惠州,闻落叶声,公有悲秋意,命云歌以自遣,忽泪下不能成声,公问故,答云:“妾所伤心者,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公笑曰:“我方悲秋,尔又伤春矣!”遂罢。云不久卒,公终身不复听此词。

潇洒高风说寓林,肯从宦海久浮沉。
溶溶春水浮梅槛,林屿烟霞供朗吟
⑴ 黄汝亨,字贞父,万历间历官部郎。谢病归,结庐南屏小蓬莱,题曰“寓林”。有《寓林文集》行世。尝以巨竹为桴,编篷屋浮湖上,名曰“浮梅槛”。自书柱联云:“指烟霞以问乡,窥林屿而放泊。”

西湖湖水百泉归,三邑田畴灌溉肥。
莫把西湖比西子,沼吴霸越事全非
⑴ 西湖,百泉所潴,虽旱岁不竭。仁和、钱塘、海宁三邑,农田、商舶,皆赖此水。东坡有“欲把西湖比西子”之句,特反其意,以见西湖之利。

百八烟钟夜自撞,五更清听客心降。
十年不作邯郸梦,一任清音入旅窗
⑴ 湖山钟鼓,早晚皆闻,庸愚唤醒有几人哉?为之三叹。

冰雪襟怀冷最真,谁能不爱暖风薰。
我来指点粼粼水,却想林和靖一人
⑴ 冷泉在云林寺前、飞来峰下。“暖风薰得游人醉”,昔人湖上句也。

朦胧残月影参差,春柳梢头落最迟。
爱煞晓莺啼梦破,纱窗刚及画眉时
⑴ 柳浪桥,宋时在清波门外聚景园中,今已无考。苏公堤桃柳夹道,春时,晨光初启,翠浪翻空,黄鸟睍睆其间,与画舫笙歌相答。御题西湖十景,一曰“苏堤春晓”,三曰“柳浪闻莺”,今合而言之。觉天下三分春,二分应在西湖矣。

丁家山对花神庙,外六桥通鄂国坟。
相约明朝探春去,画船齐出涌金门
⑴ 丁家山,彭城李宫保抚浙时所开。花神庙,亦李建。苏堤六桥,南自南屏,北接岳庙。正德间,知府杨孟瑛浚湖于西岸,亦筑六桥,故有里外之别。杭城傍湖三门,曰清波、涌金、钱塘,涌金介南北之中,湖船咸泊焉。

云林书记老袈裟,投赠封题谷雨茶。
怪底山僧风味别,焦岩黄海旧为家
⑴ 天都佛基上人,幼从焦山出家,今在云林掌书记。性朴直,能诗,善隶书。赠予新茶四器,汲冷泉烹之,不减清风两腋也。

五百西方古应真,小乘四果岂纷纶。
听来狮吼轮常转,金碧辉煌只一人
⑴ 震旦所称十六阿罗汉,著于诸经,而坡公作赞颂,皆云“十八”,贯休画本亦然。大论则又云“五千罗汉,其力最大”,殆所谓示权变法,不以数稽者耶?坡公作《荐诚院五百罗汉记》,谓僧应言始造于钱塘,然则杭之有此,其来久矣。今云林、净慈两寺皆有之,揆诸大论所传,才十之一耳。梵力圆成,岂复有我人、众生、寿者相,则五百不为多,十六不为少也。《法住记》谓自小乘进于四果,方为之罗汉。又《楞严经》富楼那言助佛转轮,因狮子吼而成阿罗汉云。

斜阳鼓棹入西泠,放鹤亭空倚翠屏。
爱煞逋仙诗句好,晚山浓似佛头青
⑴ 游孤山者,必取道于西泠桥。放鹤亭在山麓,林君复有“湖水净于僧眼碧,晚山浓似佛头青”之句。


共100,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