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孙丕扬

相关人物:共 20 位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0—1598 【介绍】: 明广东澄海人,字仁卿。
万历二年进士。
历知万年、泰和二县,有惠政。
官至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佐尚书孙丕扬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门。
受业于永丰吕怀,深疾王守仁新说,上疏反对守仁从祀文庙。
有《二程年谱》等。
全粤诗·卷四一三
唐伯元(一五四〇 — 一五九七),字仁卿,号曙台。澄海人。明神宗万历二年(一五七四)进士。初授万年令,寻改泰和。秩满,迁南京户部主事。历官至吏部郎中。致仕归。伯元受业于吕怀,践履笃实,而深疾王守仁新说。为文根极理要。有《二程年谱》、《二程类语》、《白沙文编》、《易注》、《太乙堂采芳亭稿》、《醉经楼集》。《明史》卷二八二、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唐伯元诗,以清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普宁方耀重刊本《醉经楼集》为底本,并参校光绪二年(一八七六)潮州金山书院重刊本。
维基
唐伯元(1541年—1598年),字仁卿,号曙台,广东潮州府澄海县人。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广东乡试第三十一名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中式甲戌科会试第一百八十四名,三甲第一百零三名进士。历任万年县、泰和县知县,八年(1580年)调任南京户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崇奉程朱理学,反对王守仁的新理学即所谓“心学”。因反对王守仁从祀文庙,上《争从祀疏》被贬为海州判官。后得到明神宗的信任,升尚宝司丞,因与吏部尚书杨巍学术观点相同,得其赞赏,被推荐为吏部员外郎,后升考功司、文选司郎中。任满,本可升太常寺少卿,但上疏请求罢官回乡。因其治政和治学不错,《明史》称赞其为岭海士大夫仪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嘉兴人,字纯父,号继山。隆庆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以廉洁闻。万历初,举卓异,入为刑部主事,累官右都御史。素以直节高天下,然负气好胜,颇遭人讥评。有《晋录》、《溪山堂草》。
槜李诗系·卷十四
思孝字纯父号继山嘉与人隆庆戊辰进士神庙初为刑部主事疏论江陵夺情杖八十戌广东神电卫踉跄万里徒步行乱山深树间就獠族寄食比至刘抚令囚致之思孝乃仗剑往至恩平谓县令毛凤彩曰抚军年已望八班在六卿欲杀罪人取媚权相故来赴死耳但不知若何面目见天下士大夫毛与刘皆楚人见思孝意不善遂款之驰书止刘蔡观察文范作仗剑行指此也江陵没赐归晋尚宝丞历迁府尹思孝感上恩益发舒无少顾忌浸失当事意调南太仆卿时御史房寰以私憾诋海忠介有三进士上书直忠介俱罢去思孝疏救有旨切责乃叹曰时事如此不去将自及遂拂衣归久之起右佥都出抚陜西宁夏难作思孝躬擐甲胄出穷塞转饷济师而为督臣所挤移河南不赴寻召为大理卿论杀内官郝金后晋工部侍郎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疏减羊绒及止盔甲之请省金钱无算日本封贡议起上疏力争不得乞归家居萧然筑绣野庄以老天启初赠太子少保著有行戌郊居西征陆沉漫稿溪山堂吾美堂等集其诗格调幽疏声文华洁长于近体使先生不以功名显犹当独立词场孤游艺圃况矫矫者耶求诸文行之途可谓全人矣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纯甫,嘉兴人。隆庆戊辰进士,累官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赠太子少保有行成郊居西征陆沈诸槁溪山堂吾美堂诸集
维基
沈思孝(1542年—1611年),字纯父、纯甫,号继山,浙江嘉兴县人。
明代政治人物。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生。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科浙江乡试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联捷戊辰科三甲64名进士。
高拱想要用他为属官,但被思孝拒绝,出京为广东番禺知县,并纠正两广总督殷正茂与洋人通商的政策。
沈思孝认为此举易引来海盗,加以阻止。
万历初年,升为刑部主事。
万历五年十月二十日,因与艾穆一起上书,反对张居正夺情,说是“位极人臣,反不修匹夫常节。
”结果艾穆、沈思孝各受刑八十杖,昏死过去,三天后才苏醒过来。
张居正死,起复原官,升任光禄寺少卿,又迁太常寺少卿,被御史龚仲庆攻击,改任顺天府尹,又被弹劾,改调南京太仆寺卿,最后沈思孝告病辞官。
吏部尚书陆光祖起用为南京光禄寺卿,又升任佥都御史,陕西巡抚。
在宁夏征讨叛乱时与魏学曾意见不合,而后被给事中侯庆远弹劾,说思孝放弃边关,只敢躲在内部,守著妻小。
朝廷将思孝改任为河南巡抚,思孝推辞,而后被改为大理寺卿。
宦官郝金假传太后旨意被捕,刑部为郝金脱罪,但沈思孝反对,说要处以极刑,皇帝提拔沈思孝为工部侍郎。
陕西必须进贡大量羊绒,是当地的一大负担,思孝上奏求情,朝廷同意减少四成,升右都御史,协助办理马政。
给事中杨东明、邹廷彦相继攻击,皇帝处罚了杨东明与邹廷彦。
万历二十三年,日人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是为朝鲜之役,明朝官员们打算媾和,说要封秀吉为日本国王,沈思孝奏请力战,斥责主和派。
此时其友丁此吕被吏部尚书孙丕扬藉由考察的机会贬斥,沈思孝因而捲入党争,与孙丕扬等人争执,蒋时馨也怀疑自己遭到沈思孝陷害,于是陷入大量的阴谋论。
沈思孝辞官归里。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去世。
天启年间,赠太子少保。
思孝以正直闻名于天下,然而其重义气、又好胜,动辄得罪朝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伯和。
万历十三年举人。
历裕州知州,曾单骑劝谕饥民,使勿劫掠。
于署内焙饼炙韭时,尚书孙丕扬突入,邀与共食。
丕扬入朝称其廉,召为刑部主事。
历汀州知府,官至南京光禄少卿。

人物简介

维基
郑继芳(?
—1611年),号环枢,光禄寺厨籍直隶河间府盐山县人。
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顺天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授知淄川县,调益都县,行取云南道御史,巡按浙江。
时有钱塘人傅时为苏杭织造太监孙隆义子,藉其势三十馀年,冒充颖国公傅友德子孙,授职百户,豪富不仁。
继芳访参,将其置诸法,贵要不能救。
参与万历党争,劾奏东林工科给事中王元翰贪婪不法,后有人以他的名义伪造信函,送到了浙江道御史刘国缙和户科给事中王绍徽手中,礼科都给事中胡忻又将这份书信送至吏部尚书孙丕扬手上,并在书信末尾加上“嘉禾先生近生一子,想丈所欲闻者,并报”,嘉禾先生即沈思孝,曾与孙丕扬在万历二十三年的外计中发生激烈冲突,两人俱无子嗣,所以胡忻故意加上这句话以激怒孙丕扬孙丕扬果然信以为真,筹划借来年的京察处置郑继芳、刘国缙、王绍徽。
之后孙丕扬偶然将这封书信出示给吏部左侍郎萧云举时,萧云举仔细查看了许久后,提笔写道:“得非诈乎(孙丕扬时年八十,年老且耳背)?
孙丕扬出其不意,惊异莫名,随后才醒悟被人利用。
万历三十九年辛亥京察由孙丕扬与都察院署事左副都御史许弘纲,吏部左侍郎萧云举、右侍郎王图等人主持,在此次京察中,浙党、宣党、昆党的骨干汤宾尹、徐大化、张嘉言、刘国缙、王绍徽、乔应甲、岳和声等或以浮躁论处,或被转出京城任职,因此三党认定孙丕扬果然因为轻信郑继芳的伪书而展开报复,随即纷纷上疏弹劾攻击。
在此次党争中,东林党与浙党两败俱伤,各有损失,宣、昆党则全灭。
孙丕扬、许弘纲、王图、王国等人则因被弹劾而辞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汉阳人,字仲默,一字因应。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绩溪知县,调吴江,为官颇贪虐。升刑部主事,坐事革职闲住。天启间起顺天府丞,升府尹。触怒魏忠贤,夺职归。崇祯时累荐不起。卒年七十五。有《勿忘集》、《与还斋稿》、《闻见录》。
维基
秦聚奎(1553年—1627年),字仲默,湖广汉阳府汉阳县人。
万历二十九年辛丑科进士,授江西绩溪县知县,调吴江,入为刑部山西司主事。
万历三十八年大计京官,吏部尚书孙丕扬黜落祭酒汤宾尹、谕德顾天埈为首的宣党、昆党多人,其党大哗。
于是刑部主事秦聚奎力攻丕扬,为宾尹等人分辩。
孙丕扬因发聚奎前知绩溪、吴江时贪虐状,遂被革职闲住。
熹宗时起授顺天府府丞,升府尹。
魏忠贤子魏良弼封侯开府,欲广其居。
秦聚奎抗疏不予其他。
魏忠贤怒,夺职罢归。
天启七年(1627年),思宗即位后,征为太常寺卿,未赴任卒。
卒年七十五。
有《勿忘集》、《与还斋稿》、《闻见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兆隆。万历二十年进士。授鄞县知县,考课为最,入为礼科给事中。抗直敢言。尝论中旨黜陟不经廷议之弊,弹劾不法中官黄勋、赵禄等。官至太常少卿。
维基
翁宪祥(1554年4月25日—1617年3月10日),字兆隆,号完虚,直隶常熟县人。
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应天乡试举人。
万历二十年(1592年)联捷壬辰科进士。
授浙江鄞县知县。
入为礼科给事中。
以丁忧去官。
守丧期满,补吏科给事中。
累迁刑科都给事中。
吏部尚书孙丕扬、副都御史许弘纲因考察被言官攻讦,请求去职,翁宪祥为二人辩解。
不久,调吏科。
累官擢太常寺少卿。
居数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西猗氏人。
万历二十年进士。
授襄阳推官。
入为御史,力排东林诸子,尚书孙丕扬恶其所为,出之为宁夏副使,引疾不赴。
天启中,魏忠贤起应甲代杨涟为左副都御史。
赴任途中连上十三疏,亟诋东林党人,指李三才为党魁。
后为南京右都御史,被劾削职。
维基
乔应甲(1559年—1627年),字汝俊,号儆我,山西猗氏县人,同进士出身。万历十六年(1588年)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进士,授襄阳府推官,万历三十年(1602年)升为四川道监察御史。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第二次妖书案兴起,辱骂首辅沈一贯,署名「四川道御史乔应甲书」。应甲被万历帝拿问,应甲回复:如果是自己写的,何必签名陷害自己?万历认为有道理,将他释放。沈一贯想乘机斗争东林党吏部侍郎郭正域,遭到应甲反对,沈一贯怒将其调为淮扬巡按。在淮扬巡按间,发觉漕运总督李三才贪财,加以揭露,得罪东林党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调浙江道御史。次年,东林党争,东林党人在京察想要斗争应甲,应甲获得吏部萧宣化救援,脱身。后丁忧两次,家居十馀年,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朝廷召以太常寺少卿,应甲不就。家居期间,出家财协助地方农耕治水。天启四年(1624)起官,任南京都察院副都御史协理院事,弹劾许多东林党人,次年以御史大夫巡抚陕西,杖杀贪赃枉法的国舅曹应祥,并招安许多因饥荒造反的流寇,深受爱戴,李闯经过其乡,称之为「清白吏」。天启六年(1626年)升为南京都察院都御史,又遭到党争,应甲致仕,次年病卒于家,崇祯年间东林党人以搜捕阉党的名义,捉拿其子孙。但上述有关所谓李自成认为乔应甲是清白吏的记载存有争议,如《明实录》就记载乔应甲与冯铨交结,并借这关系到处周旋卖友,在陕西巡抚任内「贪声大著」、「岁迹多端」、「言清行浊」、「闻者欲呕」等。《崇祯长编》也记载有百姓被抢劫而向乔应甲请求捕贼,乔应甲竟反向失主索取千金,致使百姓被抢劫的皆不敢言,盗贼因而充斥横行。有关恶行,地方志也有相似的记载。后来经他治下也发生了王二起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长兴人,字长孺,号慎所。
万历十四年进士。
授中书舍人,历礼部主事。
尚书孙丕扬为邪党所攻,上疏力争,移疾去。
天启初年起为尚宝少卿,罢归。
先为许孚远弟子,后以顾宪成为师。
慷慨负气节,通籍四十年,服官不满一载。
卒年六十九。
有《尊拙堂文集》、《西山杂记》。
维基
丁元荐(1560年—1625年),字长孺,号慎所。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湖州府长兴县(今浙江省长兴县)人,曾在广东等地任职,历仕礼部、刑部,官至刑部检校、尚宝司少卿。事迹具《明史》本传。万历十三年(1585年),丁元荐中式乙酉科浙江乡试第三十名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联捷第三甲进士。后父去世,以丁外艰请告归,在家居丧八年后,始谒选成为中书舍人。二十七年(1599年),京察,后又以丁内艰去职,居丧达十二年之久。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任广东按察司经历,后升按察司知事。翌年(1611年),再升礼部主客司主事。后移疾去。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因于党争被打垮而被削籍革职。天启四年(1624年),朝臣交讼其冤,后获起任刑部检校。同年后期,封尚宝司少卿。五年(1625年),朝事大变,再被朝廷削籍革职。同年不久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人物简介

维基
金明时,字戬檀,号鲵桓,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浙江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官江西泰和县知县,三十五年选取为陕西道御史,条议救荒足饷事宜。
三十九年以党争,为御史汤兆京、吏部尚书孙丕扬、刑部山西司主事秦聚奎参劾,以不谨例冠带闲住,寻夺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伯闳。万历二十年进士。授丰城知县,以治最征为御史。请罢税监、矿使,皆不报。居官廉正,遇事敢言,屡遭排击而无人能以一言污之。后以不得其职而归。有《灵萱阁集》。
维基
汤兆京(1565年—?),字伯闳,号质叁,南直隶宜兴县人。
居官廉正,遇事慷慨。
万历十六年(1588年),汤兆京中式戊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三甲四十七名进士,授江西丰城县知县,任内政绩显著。
三十年二月行取,授陕西道御史。
弹劾礼部侍郎朱国祚、蓟辽总督万世德。
巡视西城时,见万贵妃的太监竖涂折辱礼部侍郎敖文祯,又上疏弹劾太监,太监被杖配南京。
又上疏请罢税使张晔、矿使王虎、王忠,神宗不听。
三十三年九月巡按福建。
丁忧归。
三十七年九月复除河南道御史,三十八年辅助孙丕扬主管京察计典,又改巡按顺天。
回朝后复掌河南道,四十一年七月因疏劾吏部尚书赵焕被夺俸三月,遂请辞归乡。
天启中,赠太仆少卿。
侯方域的《汤御史传》称:“慷慨言天下事,数面折廷诤。
”著有《灵萱阁集》八卷。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