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文彦博

相关人物:共 54 位
共 5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廉彦。
周师厚子。
神宗元丰二年进士。
调桐城县尉,辞不赴,益究治六经诸子百家之说,悉著论其本旨。
游颍昌府,访其舅范纯仁,过洛,见文彦博、司马光,皆见器重。
后知南雄州,以言边事忤时相,入党籍,退休于家,学者称为鄞江先生。
有文集。
全宋诗
周锷(一○五七~一一三一),字廉彦,鄞(今浙江宁波)人。师厚长子。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桐城尉,不赴,精研六籍及诸子百家书。后以丰稷、范祖禹荐,历官濠州户曹,提点江、淮、荆、浙、福建等路坑冶铸钱公事,知南雄。以言事入元祐党籍。退居西湖,人称鄞江先生。高宗绍兴元年卒,年七十五(《甬上耆旧诗》卷二)。著《承宣集》、《明天集》、《六甲奇书》等,已佚。事见宋《宝庆四明志》卷八,元《延祐四明志》卷四。今录诗九首。
全宋文·卷二五二七
周锷(一○五七——一一三一),字廉彦,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元丰二年进士。
调桐城尉,辞不赴,益究治经史百家之书。
游颍昌,访其舅范纯仁,过洛,见文彦博、司马光,咸见器重。
历官濠州户曹、提点江淮荆浙等路冶钱公事,后知南雄,以言事入党籍,退休于家。
绍兴元年,朝廷牵复党人,特转中大夫,将用之而卒。
有奏议、杂文、表启二十卷,《明天集》一卷,《六甲奇书》一卷,《承宣集》一卷。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八之一一、职官六八之三、职官七七之六五,《宝庆四明志》卷八,《甬上耆旧诗》卷二,《宋史翼》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伯达。苏轼长子。文章政事,有父风。轼贬惠州,迈求潮之安化令,以便馈亲。历雄州防御推官,驾部员外郎。卒于官。
全宋诗
苏迈(一○五九~?)(生年据宋苏过《斜川集·送仲豫兄赴官武昌叙》推算),字伯达,眉山(今属四川)人。轼长子。尝为酸枣尉(《苏轼文集》卷六八《书迈诗》)。轼贬惠州,迈求潮州安化令,以便馈亲,卒于官。事见《东都事略》卷九三七、《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
全宋文·卷二八二四
苏迈(一○五九——?
),字伯达,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轼长子。
元丰二年随父入京师,侍父居黄州贬所;六年为德兴尉。
元祐六年为房州军事推官、知河间事,八年罢。
绍圣四年求惠州安化令,其父时贬惠州,以便馈养。
大观初为嘉禾令,官至驾部员外郎。
后随叔父辙居颍昌。
见《苏轼文集》卷一五《亡妻王氏墓志铭》、卷四八《黄州上文潞公启》、卷五三《与眉守黎希声启》、卷六一《与参寥子书》,《栾城后集》卷一《送侄迈赴河间令》诗、苏过《斜川集》卷五《送伯达兄赴嘉禾令》,《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
文洎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五
文洎,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彦博父。
本姓敬,太宗时其父避宋翼祖赵敬讳,改姓文。
洎以儒学进,历十三官,天圣中以司勋员外郎判三司开拆磨勘司,迁主客郎中,历三河白波发运使,河东转运使,卒。
后以彦博贵,赠太师、中书令,燕、周、魏三国公。
见司马光《司马文正公集》卷七九《文潞公家庙碑》,宋庠《元宪集》卷二二,王安礼《王魏公集》卷二,《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一四。

人物简介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二
补绛州志潞公轩在翼城县宋文彦博知翼城时建河亭后改今名金翼城县丞郑辉有潞公轩即席继和刘巨济秀才韵云云
黄德和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七九
黄德和(?
——一○四○),仁宗宝元中为东染院副使、鄜延路兵马都监。
康定元年初,西夏主李元昊攻延州,执鄜延环庆两路副都总管刘平、鄜延副都总管石元孙。
德和弃军先遁,诬奏刘、石降敌,朝廷遣文彦博等鞫之得白,论腰斩于河中府。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五至一二七。
王则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8 【介绍】: 宋涿州人。
逃荒至贝州,投宣毅军为小校。
仁宗庆历末,以弥勒教为号召,据贝州起义,自封东平郡王,建号安阳,年号“得圣”,一作“德圣”。
宋廷遣明镐、文彦博率重兵镇压,被俘获至京师,遇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9—1048 【介绍】: 宋密州安丘人,字化基。
真宗大中祥符间进士。
为蕲州防御推官。
仁宗时,历京东、益州、陕西、河东转运使。
入知开封府。
以河北宣抚副使协同文彦博平定贝州王则起事,擢权三司使。
庆历八年,拜参知政事。
卒谥文烈。
全宋文·卷三六六
明镐(九八八——一○四八),字化基,密州安丘(今山东安丘)人。中进士第,补蕲州防禦推官。真宗崩,改大理寺丞,为秦州节度推官、益州录事参军、益州通判。明道初,为开封府推官。继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转运使。宝元二年为益州路转运使。康定元年为陜西转运使。继知陕州,为河东都转运使。庆历初知并州,改知成德军,入知开封府。王则叛,为体量安抚使。庆历八年四月拜参知政事,六月以疽发背而卒,享年六十。著有《真颂》、《六冗书》。《宋史》卷二九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9—1052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希文。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历秘阁校理、右司谏、权知开封府。仁宗景祐三年,上《百官图》论用人是非,忤吕夷简,出知饶、润、越三州。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改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守边数年,负防御西夏重任。庆历三年,入为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上十事疏,推行新政,为夏竦等中伤,罢政,出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官终户部侍郎、知青州。卒谥文正。工诗文及词,晚年所作《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为世所传诵。有《范文正公集》。
全宋诗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历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词学图录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其先邠人,后徙苏州吴县。庆历间授参知政事,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有词一卷,见《彊村丛书》。
全宋文·卷三六七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生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
举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改亳州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名。
历秘阁校理、右司谏、知睦州、苏州、权知开封府。
直言立朝,屡遭贬黜。
历知饶、润、越州,进龙图阁直学士,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降知耀州,改庆州,迁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改陕西安抚经略招讨使,与韩琦、文彦博等俱为陕西名帅。
庆历三年,除枢密副使,寻拜参知政事。
针对北宋建立以来形成的积弊,主持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
五年,罢政,以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改知邓、杭、青、颍诸州。
皇祐四年卒,谥文正。
著有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奏议十七卷、政府论事二卷、尺牍五卷。
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7—1055 【介绍】: 宋并州榆次人,徙卫州,字敏之。仁宗天圣二年进士。强学善记,精于天文,兼通医书。累官起居舍人、知谏院。时范仲淹坐言事夺职,余靖、尹洙相继贬斥,欧阳修移书责若讷,若讷忿,奏贬修夷陵令。累官至参知政事、枢密使。皇祐五年因事被劾,罢为观文殿学士。卒谥文庄。有文集。
全宋文·卷四七九
高若讷(九九七——一○五五),字敏之,卫州(治今河南汲县)人。
天圣二年进士及第,补彰德军节度推官,累迁起居舍人、知谏院。
时范仲淹坐言事贬,余靖、尹洙论救,亦遭贬斥。
欧阳修移书责若讷身为谏官,不辩曲直。
若讷怒,奏贬修,以此为时论所讥。
擢天章阁待制,判吏部流内铨,出为河东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权御史中丞,枢密副使。
皇祐元年参知政事,三年,迁枢密使。
五年,罢为观文殿学士、尚书左丞、同群牧制置使。
至和二年卒,年五十九,谥文庄。
若讷彊学善记,尤喜申韩之书,颇明历学,兼通医书。
著《素问误文阙义》一卷、文集二十卷,又与文彦博同著《大飨明堂记》二十卷。
文彦博《高公神道碑》(《文潞公集》卷一二),宋祁《高观文墓志铭》(《景文集》卷六○),《宋史》卷二八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1—1323 【介绍】: 即宋恭宗。度宗子。咸淳九年,封嘉国公。次年度宗死,即位,年四岁,谢太后临朝听政。德祐元年,贾似道兵溃于芜湖,沿江诸郡守臣或逃或降,诏籍贾似道家。任文天祥为右丞相,数遣使向元军求和,均不见许。次年正月,奉表降元。三月,元兵攻入临安,被执北去,降封瀛国公。后出家为僧。在位二年。
全宋诗
宋恭宗赵㬎(一二七一~一三二三),度宗子。咸淳九年(一二七三)封嘉国公。十年即位,谢太后临朝称诏,建元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入临安,与三宫同被虏入燕,降瀛国公。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徙上都(《元史》卷一二《世祖本纪》九)。二十五年,学佛于吐蕃(同上书卷一五《世祖本纪》一二),僧名合尊。英宗至治三年赐死于河西,年五十三。事见《宋史》卷四七《瀛国公本纪》、《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二。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八三四五
宋恭帝赵㬎(一二七一——一三二三),度宗子,母全皇后。
咸淳九年封嘉国公,次年七月度宗死,奉诏即位,时年四岁,谢太后临朝听政,命平章贾似道依文彦博故事,独班起居。
时元兵破鄂,诏天下勤王,而应者甚少。
德祐元年春,贾似道兵溃芜湖,沿江诸郡守臣或降或遁,朝士亦多藉故逃去。
数遣使与元军请和,均不见许;右相陈宜中谋迁都,亦未行。
二年正月奉表降元。
三月,元军入临安。
五月,被俘北去,降封瀛国公。
同月端宗即位于福州,遥上少帝尊号为孝恭懿圣皇帝,简称恭帝。
后出家为僧,元英宗至治三年卒。
在位二年,年号德祐。
见《宋史》卷四七《瀛国公纪》。
共 5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