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光祖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赵崇模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馀干人。
赵汝愚子,赵崇度弟。
宁宗嘉定间,刘光祖帅荆襄,辟为机幕。
时亦辟赵师劭之弟,师劭曾请斩汝愚,崇模义不与其子弟相处,草笺辞谢,光祖遽勒回师劭弟而留崇模。
理宗宝庆二年,迁广西经略使。
绍定初,进直敷文阁、兼知静江府。
有政绩。
五年,由朝奉大夫改知婺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永明人,字万里。
成化十四年进士,官潮州知府。
浚三利溪以便民,通潮汐以利舟楫,自前溪历后溪计长十二里,溉田数千亩。
陈宪章为碑记之。
官至云南参政。
江泰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徽州人。
朱熹尝修书与刘光祖推荐之,称其人明敏,有志于善,尝为邑宰,以平易恻怛,甚得民和,不幸遭谗,遂至罢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1196 【介绍】: 宋宗室,居饶州馀干,字子直。赵善应子。孝宗乾道二年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历吏部侍郎兼太子侍讲、制置四川兼知成都府等职。光宗绍熙二年,召为吏部尚书。四年,迁知枢密院事。五年,与韩侂胄等定议,立嘉王赵扩为帝,是为宁宗。拜右丞相,命朱熹待制经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未几,和韩侂胄有隙。宁宗庆元元年,罢相出知福州。侂胄党仍诬贬不已,再谪永州安置。至衡州疾作,为守臣所窘,暴死。后谥忠定。有诗文集和《太祖实录举要》、《国朝诸臣奏议》。
全宋诗
赵汝愚(一一四○~一一九六),字子直,饶州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宋宗室。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八年,知信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知台州(《嘉定赤城志》卷九),寻除江西转运判官。入为吏部郎中兼太子侍讲。九年,出为福建路安抚使兼知福州,迁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召为吏部尚书。四年,迁知枢密院事。五年,孝宗卒,光宗以疾不能执丧,与外戚韩侂胄拥立宁宗,拜右丞相。在相位仅半年,即遭韩排挤出知福州,寻谪永州安置,至衡州暴卒,年五十七。谥忠定。有诗文集十五卷,已佚。编《国朝诸臣奏议》一百五十卷,传世。事见清道光《馀干县志》卷二一《忠定赵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二有传。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六一八五
赵汝愚(一一四○——一一九六),字子直,开封(今河南开封)人,侨居饶州馀干(今江西馀干)。
宗室,善应子。
乾道二年擢进士第一,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
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著作郎。
历知信州、台州,除江西转运判官。
入为吏部侍郎兼太子侍讲,迁秘书少监权给事中,权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
以集英殿修撰帅福建。
进直学士、制置四川,兼知成都府。
进敷文阁学士知福州。
绍熙二年召为吏部尚书。
四年知枢密院事。
奉嘉王即皇帝位,进右丞相。
因韩侂胄排挤,责宁远军节度副使,庆元二年至衡州卒,年五十七。
后谥忠定,封周王。
著作有《太祖实录》、《国朝诸臣奏议》(存)及诗文集十五卷。
刘光祖《宋丞相忠定赵公墓志铭》(道光《馀干县志》卷二一),《宋史》卷三九二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 【介绍】: 宋陵井监仁寿人,字迪孺。徽宗崇宁五年进士。知阆中县,迁祠部员外郎。钦宗靖康二年,闻金人欲废赵氏立张邦昌,乃扪其膝曰:“不能为贼臣屈!”挂冠而去,自号扪膝居士。高宗即位,从京师趋行在,复为郎。因论迁都之害,为李纲所重,除四川抚谕官,督输四川漕计、羡缗及常平钱物。建炎二年,刷川纲金帛八百余万缗,乞留用为陕州五路军粮犒设之费。绍兴元年知果州,五年移知普州,上书言蜀守备之策。改夔州路提点刑狱。因勾龙如渊荐,召对,除驾部员外郎,迁潼川府路转运副使。十年,直秘阁、知遂宁府。有《扪膝稿》。
全宋诗
喻汝砺(?
~一一四三),字迪孺,仁寿(今属四川)人。
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赐学究出身(《舆地纪胜》卷一五八)。
钦宗靖康初官祠部员外郎,金人陷汴京,立张邦昌为楚帝,汝砺弃官归邛山之阳,自号扪膝先生。
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知果州,五年,知普州,九年,提点夔州路刑狱,十年,知遂宁府,迁潼川府路转运副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六、八五、一三一、一三四、一三七)。
十一年罢,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三年卒(同上书卷一四一、一四八)。
有集十四卷,刘光祖为之序(《桯史》卷一四),已佚。
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扪膝稿》一卷。
 喻汝砺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底本,参校《成都文类》、《全蜀艺文志》等引诗,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三八八八
喻汝砺(?——一一四三),字迪儒,仁寿(今四川仁寿)人。崇宁五年赐学究出身。政和二年,知阆中县。迁祠部员外郎。张邦昌僭立,趣百官入贺,汝砺扪膝谓不能为贼臣屈,遂挂冠去,时称扪膝先生。建炎元年六月为四川抚谕官,二年三月勒停。绍兴元年起知果州,五年移知普州,九年改提点夔州路刑狱公事。十年正月除驾部员外郎,迁潼川府路转运副使。十一年罢为直秘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三年卒。著有《扪膝稿》。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三、六、一四、一六、九四、一三一、一三四、一三七,《宋史》卷四五三《孙逄》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端之,字菊斋(《景定建康志》卷二二),阳安(今四川简阳西北)人。
光祖长子(《宋史》卷三九三《刘光祖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浩。宋婺州永康人,字子阳,号云溪逸叟。初以赈粟得荐补官。孝宗淳熙中领乡荐,会父兄为人诬陷系狱,浩投匦上书,愿纳所得官赎其罪,书辞甚伟,朝奏夕报可,由是知名。自此绝意仕进,隐居桃岩山讲学,置义塾以教子弟。有《遁思遗稿》、《云溪稿》、《事监韵语》、《老子支离解》等。
全宋诗
吕皓,字子阳,号云溪,永康(今四川都江堰市)人。孝宗淳熙中领乡荐。尝教授永嘉。有《遁思遗稿》等,已佚。事见《敬乡录》卷一○。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五二三
吕皓(一一五二——?
),字子阳,号云溪,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
师愈子。
初以赈粟补官。
淳熙八年贡于礼部,不中,遂绝意科举。
九年,父兄为人诬构系狱,投匦上书,愿纳所得官赎其罪,辞情慷慨,朝奏夕报可,由是知名。
事讫,穷日夜励志于学,以孝悌举,以遗逸诏,皆不就。
刘光祖、叶适相友善,随力行义,不为毁誉所动。
晚年,士子多踰乡越里从学。
著有《穷士本末》、《三徙录》、《西征唱酬》、《老子通儒说》、《事监韵语》、《遁思遗稿》、《云溪稿》(存)等。
见本集《云溪遗叟自传》、《关书序》、《上孝宗皇帝书》、《畏天惧法碑》及《敬乡录》卷一○、《金华贤达传》卷二、《金华先民传》卷五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全宋诗
冯山(?
~一○九四),字允南,初名献能,安岳(今属四川)人。
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两宋名贤小集》卷七五《安岳吟稿》序)。
神宗熙宁中为秘书丞、通判梓州。
九年(一○七六),邓绾荐为台官,不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三)。
哲宗元祐间,范祖禹荐于朝。
绍圣元年卒(《安岳集刘光祖序),官终祠部郎中,追赠太师。
有文集三十卷,今存诗十二卷。
事见《宋史》卷三七一《冯澥传》。
 冯山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安岳集》为底本,校以一九一五年南城李氏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冯安岳集》(简称宜秋馆本)、清汪文柏跋清钞本《安岳冯公太师文集》(简称清钞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安岳吟稿》(简称小集)。
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二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一七○八
冯山(一○三一——一○九四),初名献能,字允南,号鸿硕先生,普州安岳(今四川安岳)人。嘉祐二年进士及第,与苏轼兄弟为同年。熙宁中,为秘书丞、通判梓州。熙宁九年,御史中丞邓绾举为台官,不就。元祐八年,范祖禹荐于朝,次年卒,年六十四,官终祠部郎中。著《冯太师集》三十卷(今存诗十二卷)、《春秋通解》十二卷。见《安岳集》卷首刘安世所撰序,《范太史集》卷二五《荐冯山张举劄子》,《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三,《宋史》卷三七一《冯澥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吕殊,字愚牧,号敏斋,永康(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历江陵府、温州教授(《敬乡录》卷一○、《敏斋稿》卷末胡宗楙跋)。有《敏斋稿》,收入《续金华丛书》。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七四一九
吕殊,字愚叔,号敏斋,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皓子。
为人方拙,守节安分。
韩侂胄开禧兵败受诛,函其首以遗金人。
殊上书林枢密大中,极言函三公之首送虏庭以求和议之非。
嘉定元年进士及第,先后任江陵府、温州教授,刘光祖、叶适皆器重之。
著有《敏斋稿》。
见吕皓《云溪稿·与后溪刘先生书》及《敬乡录》卷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1—1207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伯刚,号克斋。第进士。官邛州教授。力学著述,尤精《春秋》经传。闻吴曦以蜀叛,毁车服抱经奉父入山,悒悒而殁。著述甚多,存者仅《春秋分纪》。
全宋文·卷六九四五
程公说(一一七一——一二○七),字伯刚,号克斋,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人。
年二十五登进士第,试广都县簿,官邛州教授。
开禧三年三月卒,年仅三十七。
公说精于《春秋》学,著有《春秋分记》九十卷(存)、《左氏始终》三十六卷、《通例》二十卷、《比事》十卷,又有《语录》二卷、《士训》一卷、诗文二十卷、《程氏大宗谱》十二卷。
刘光祖《程伯刚墓志铭》(《春秋分记》卷首)。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