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韩熙载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9 【介绍】: 宋宣州旌德人,字子正。第进士。久仕南唐李氏。归宋,为将作监丞,后充秘阁校理。善属文。太宗太平兴国中,参与编纂《文苑英华》。淳化中,校定经史诸书。真宗咸平末,出守舒州,秩满乞致仕,掌灵仙观。在观累年,以优游山水吟咏自娱。卒年七十余。
全宋诗
舒雅(?~一○○九),字子正,歙县(今属安徽)人(《新安志》卷六)。南唐保大间进士。归宋,为将作监丞,后充秘阁校理,累迁职方员外郎。出知舒州,秩满掌灵仙观,改直昭文馆。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卒(同上书),年七十馀。《宋史》卷四四一、《南唐书》卷二二、《十国春秋》卷三一有传。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四六
舒雅(?
——一○○九),字子正,宣城(今安徽宣城)人。
南唐时,受知于吏部侍郎韩熙载
熙载知贡举,擢雅为第一。
雅好学,善属文,与吴淑齐名。
归宋为将作监丞、屯田员外郎,充秘阁校理,累迁职方员外郎。
咸平末,出守舒州。
秩满,乞致仕,就掌潜山灵仙观。
大中祥符二年卒,年七十馀。
著有《山海经图》及《十九代史目》二卷。
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又见马令《南唐书》卷二二,《十国春秋》卷三一。
韩光嗣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6 【介绍】: 五代潍州北海人。
韩熙载父。
后唐庄宗同光中,官秘书少监、淄青观察支使。
军中逐其帅符习,推为留后。
明宗讨乱,被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5—958 【介绍】: 五代僧。馀杭人,俗姓鲁。七岁即削发于新定智通院。南唐国君李昪迎住报恩禅院,署号净慧。卒谥大法眼。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5—958 俗姓鲁,余杭(今属浙江)人。五代时僧人。法眼宗创始人。7岁出家,20岁于越州开元寺受戒。先从育王寺希觉律师学律,后南游入闽,参长庆慧棱禅师及宣法大师,终往漳州罗汉寺学于桂琛,遂得法。晚年在金陵清凉山报恩禅院传法,深受南唐中主礼遇。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卒,谥“大法眼禅师”。《宋高僧传》卷一三、《景德传灯录》卷二四有传。有语录传世。《全唐诗》存诗1首,另《景德传灯录》、《唐诗纪事》等书中尚存其诗偈13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之。
禅林僧宝传·卷第四
禅师讳文益。馀杭鲁氏子。七龄秀发。依新定全伟律师落发。诣越州开元希觉律师。受具足戒。及觉公盛化四明。益往习毗尼。工文章。觉大奇之。俄辞去。初谒长庆棱道者。无所契悟。与善脩洪进。自漳州抵湖外。将发而雨。溪壮不可济。顾城隅有古寺。解包休于门下。雨不止。入堂。有老僧坐地炉。见益而曰。此行何之。曰行脚去。又问如何是行脚事。对曰不知。曰不知最亲。益疑之。三人者附火。举肇公语。至天地与我同根处。老僧又曰。山河大地与自己。是同是别。益曰同。琛竖两指。熟视曰。两个。即起去。益大惊。周行廊庑。读字额曰石山地藏。顾语脩辈曰。此老琛禅师也。意欲留止。语未卒。琛又至。雨已止。业已成行。琛送之问曰。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乃指庭下石曰。此石在心内。在心外。益曰在心内。琛笑曰。行脚人著甚来由。安块石在心头耶。益无以对之。乃俱求决择。寻皆出世。益住临川崇寿。僧子方者问曰。公久亲长庆。乃嗣地藏。何意哉。益曰。以不解长庆说。万象之中独露身故。子方举拂子示之。益曰。拨万象。不拨万象。子方曰。不拨万象。益曰。独露身𡁠。子方曰。拨万象。益云。万象之中𠰚。子方于是悟旨。叹曰。我几枉度此生。益谓门弟子曰。赵州曰。莫费力也。大好言语。何不仍旧去。世间法尚有门。佛法岂无门。自是不仍旧故。诸佛诸祖。秖于仍旧中得。如初夜钟。不见有丝毫异。得与么恰好。闻时无一声子闹。何以故。为及时节。无心曰死。且不是死。止于一切。祇为不仍旧。忽然非次闻时。诸人尽惊愕道。钟子怪鸣也。且如今日道。孟夏渐热。则不可。方隔一日。能校多少。向五月一日。道便成赚。须知校丝发不得。于方便中。向上座道不是时。盖为赚。所以不仍旧。宝公曰。暂时自肯不追寻。历劫何曾异今日。还会么。今日只是尘劫。但著衣吃饭。行住坐卧。晨参暮请。一切仍旧。便为无事人也。又曰。见道为本。明道为功。便能得大智慧力。若未得如此。三界可爱底事。直教去尽。才有纤毫。还应未可。祇如汝辈睡时。不瞋便喜。此是三界昏乱。习熟境界。不惺惺。便昏乱。盖缘汝辈杂乱所致。古人谓之夹幻金。即是真。其如矿何。若觑得彻骨彻髓。是汝辈力。脱未能如是。观察他什么。楼台殿阁。诸圣未必长把却汝手。汝未必依而行之。古今如此也。又曰。出家儿。但随时及节便得。寒即寒。热即热。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古今方便不少。石头初看肇论。至会万物为己者。其唯圣人乎。则曰。圣人无己。靡所不己。乃作参同契。首言竺土大仙心。无过此语也。中间亦只寻常说话。夫欲会万物为自己去。盖尽大地无一法可见。已而又嘱曰。光阴莫虚度。所以告汝辈。但随时及节。便得。若也移时失候。即虚度光阴。于非色中作色解。于非色作色解。即是移时失候。且道色作非色解。还当得否。若与么会。便是没交涉。正是痴狂两头走。有什么用处。但守分过时好。尝指竹问僧曰。还见么。曰见。益曰。竹来眼里。眼到竹边。曰总不与么。益笑曰。死急作么。有偈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眼声耳色。色不到耳。声何触眼。眼色耳声。万法成办。万法匪缘。岂观如幻。大地山河。谁坚谁变。周显德五年戊午七月十七日示疾。李国主驾至。慰问甚勤。闰月望。剃发沐浴。辞众讫。跏趺而化。颜貌久而如生。阅世七十有四。坐五十有四。夏公卿李建勋已下。素服奉全身。于江宁丹阳乡建塔。谥大法眼禅师。 赞曰。玄沙论三句。初无金银铜轮之语。不然。殆与教乘何异哉。琛公精深广大。唯以直下便见。拟成剩法为要。非三句所能管摄也。益以仍旧自处。以绝渗漏句为物。颇事边幅。而永明乃其的孙。岂所谓深山大泽。龙蛇所由生者耶。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姓鲁氏馀杭人。
七龄即获依新定智通院全伟禅师削染。
甫弱冠。
从希觉律师。
登具于越之开元寺。
既而觉师。
又以毗尼之道。
盛化于鄮峰之育王寺。
益仍听禀焉。
未几南游。
止长庆法会。
俄偕友出湖湘。
过漳浦遇罗汉琛公于地藏寺。
琛公问云。
上座何往。
答行脚去。
云行脚事作么生。
答不知。
云不知最亲切。
益有省。
遂求咨决于琛焉。
后至临川。
州收请以崇寿院出世。
茶筵罢。
四众围绕升座。
益谓众云。
诸人既尽在此。
山僧不可无语。
聊为举古人一则现成公案去也。
珍重。
便下座。
时有僧于座下出礼拜。
益云好问著僧方欲伸问。
次。
益云。
长老未开堂。
不答话。
有子方上座。
自长庆来。
益举棱和尚偈。
问云。
作么生是万象之中独露身。
子方举起拂子。
益云。
恁么会又争得。
进云。
和尚尊意如何。
益云。
唤什么作万象。
进云。
古人不拨万象。
益云万象之中独露身。
说什么拨不拨。
子方悟。
述偈投诚。
江南国主。
承益教戒。
迎住报恩禅院。
署净慧号。
上堂。
古人道。
我立地待汝构去。
山僧今日坐地待汝构去。
还有道理也。
无。
那个亲那个疏。
试裁断看。
住清凉上堂。
出家人但随时及节便得。
寒即寒热即热。
欲知佛性义。
当观时节因缘。
不见石头和尚因看肇论。
便解道。
竺土大仙心。
东西密相付参同契语。
岂不是会万物为己么。
上座若能会万物为己去。
尽大地无一法可见。
后头道。
光阴莫虚度。
是古人恐尔移时失节。
苦口叮咛如此。
珍重。
显德五年戊午秋七月十七日示疾。
闰月五日。
剃澡毕集众告别。
跏坐而逝。
寿七十四。
腊五十五。
谥大法眼。
塔全身于江宁县丹阳乡名无相。
后主为文勒颂德。
韩熙载铭。
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释文益。
姓鲁氏。
馀杭人也。
年甫七龄挺然出俗。
削染于新定智通院。
依全伟禅伯。
弱年得形俱无作法于越州开元寺。
于时谢俗累以拂衣。
出樊笼而矫翼。
属律匠希觉师盛化其徒于鄮山育王寺。
甚得持犯之趣又游文雅之场。
觉师许命为我门之游夏也。
寻则玄机一发杂务俱损。
振锡南游止长庆禅师法会。
已决疑滞。
更约伴西出湖湘尔日暴雨不进。
暂望西院寄度信宿。
避溪涨之患耳。
遂参宣法大师。
曾住漳浦罗汉。
闽人止呼罗汉。
罗汉素知益在长庆颖脱。
锐意接之。
唱导之由玄沙与雪峰血脉殊异。
益疑山顿摧正路斯得。
欣欣然挂囊栖止。
变涂回轨确乎不拔。
寻游方却抵临川。
邦伯命居崇寿。
四远之僧求益者不减千计。
江南国主李氏始祖知重迎住报恩禅院。
署号净慧。
厥后微言欲绝大梦谁醒。
既传法而有归。
亦同凡而示灭。
以周显德五年戊午岁秋七月十七日有恙。
国主纡于方丈问疾。
闰月五日剃发澡身与众言别。
加趺而尽颜貌如生。
俗年七十四。
腊五十五。
私谥曰大法眼。
塔号无相。
俾城下僧寺具威仪礼迎。
引奉全身于江宁县丹阳乡起塔焉。
益好为文笔。
特慕支汤之体。
时作偈颂真赞。
别形纂录。
法嗣弟子天台德韶慧明漳州智依钟山道钦润州光逸吉州文遂江南后主。
为碑颂德。
韩熙载撰塔铭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字畏名。
世居齐鲁。
中原乱,与韩熙载南渡。
宋齐丘召与宴,使制书檄诗赋碑颂,虚白方半醉,命数人执纸,口占笔写,俄而众篇悉就,词采磊落,坐客惊服。
引见李昪,昪喜其言而不能用,擢为校书郎,稍迁州从事。
乃谢病去,往来庐山,绝意世事。
卒年六十八。
有《钓矶立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5?—961? 字畏名,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初隐嵩山,后唐清泰中,至金陵见李昪,与论进取之略,不为所采。遂家于九江落星湾,常往来庐山间。宋建隆二年(961),中主迁都洪州,至落星湾,复召见,赐以粟帛。卒年67岁(一作68岁)。宋时追号冲靖先生。生平见《江南野史》卷八、《南唐近事》、马令及陆游《南唐书》本传、《十国春秋》本传。虚白世习儒学,文思敏捷,为书启表章诗赋碑颂,随口而成。郑文宝称“虽不精绝,然词彩磊落,旨趣流畅”(《南唐近事》)。有《史虚白文集》,今佚。《全唐诗》存断句1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8—955 【介绍】: 五代时郓州须昌人,字成绩。后梁末帝贞明二年进士。初贺瑰辟为从事,瑰与李存勖战,败,独凝以死相随,时称义士。仕唐,历礼部、刑部员外郎,知制诰,权知贡举,所收多才名之士。后晋有天下,历端明殿学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帝开运初,罢相,寻转左仆射。后汉时授太子太傅,封鲁国公。凝好修整,性乐善,常称道后进。文章以多为富,长于短歌艳词。诗有《宫词》百首,词收于《花间集》,与子合撰有《疑狱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8—955 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17岁举明经,19岁登进士第。后梁时累为幕府从事。后唐天成时,拜殿中侍御史,后历礼、刑二部员外郎,改主客员外郎、知制诰,寻充翰林学士,转主客郎中依前充职。长兴四年(933),知贡举,所取皆一时之秀。后迁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时,转户部侍郎,复入翰林充承旨学士。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开运二年(945),罢相,迁左仆射。后汉高祖时,拜太子太保,封鲁国公。后周显德二年(955),官终太子太傅。生平见《北梦琐言》卷六,新、旧《五代史》本传。凝善为文章,尤长于短歌艳曲。少时即好为曲子词,流传汴洛,故有“曲子相公”之称。有集100卷,自行雕板,模印数百套。著有《演论》、《游艺》、《孝弟》、《疑狱》、《香奁》、《籯金》六集,皆佚。《花间集》录词20首,多为香艳之作。又有《宫词》100首,颇具史料价值。《全唐诗》存诗1卷,词24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3。
唐诗汇评
和凝(898-955),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聪敏。梁乾化四年(914),年十七,明经及第;贞明二年(916),复登进士第。初历诸府从事。后唐天成中,入拜殿中侍御史,累官工部侍郎、瀚林学士。晋初,拜端明殿学士。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平章事。汉兴,授太子太保。入周,迁太子太傅,年。凝为文章,长于短歌艳曲,尤好声誉,有集百馀卷,自镂版印刷以赠人,已佚。《花间集》录其词二十首。《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九
凝字成绩。汶阳须昌人。年十九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置幕府。入后唐。累迁中书舍人工部侍郎。晋初拜端明殿学士兼判度支。转户部侍郎。天福五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少帝嗣位。加右仆射。开运初罢相。转左仆射。汉祖入立。拜太子太保。封鲁国公。周显德初迁太子太傅。二年卒。年五十八。赠侍中。

作品评论

《诗薮•杂编》
和凝,字成绩,生平撰述共分为六种,《香奁集》其一也,今独此传。
其句多浮艳,如“仙树有花难问种,御香闻气不知名”、“鬓髽香颈云遮藕,粉著兰胸雪压梅”、“静中楼阁春深雨,远处帘栊夜半灯”,皆见《瀛奎律髓》。
方氏以为韩渥,叶少蕴以为韩熙载
大概晚唐五代,调率相似。
第渥当乱离际,以忠鲠几杀身,其诗气骨有足取者,与《香奁》殊不类,谓凝及熙载则意颇近之。
诗话总龟》又载凝“桃花脸薄难成醉,柳叶眉长易搅愁”之句,可证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
性磊落,操守介然。
居金陵,以赋诗为乐。
与李中多有唱和,又与韩熙载善,熙载颇推许其诗。
终生未仕。
后病卒。
一说卒时仅二十四岁。
有《钟山集》、《狎鸥集》,均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南唐时人。
性磊落,操守介然。
居金陵,以赋诗为乐,终生不仕。
《雅言杂录》谓其24岁病卒,恐误。
事迹见徐铉《答左偃处士书》、《诗话总龟》卷四。
偃善诗,与李中多有唱和。
又与韩熙载友善,其诗颇为熙载推许。
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其《钟山集》1卷。
《补五代史艺文志》又著录《左偃集》1卷、《狎鸥集》1卷、《宏词前后集》20卷等,今皆佚。
全唐诗》存诗10首、断句2联。
《全唐诗续拾》补断句4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7—992 【介绍】: 宋扬州广陵人,字鼎臣。
徐延休子。
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徐锴并称二徐。
五代时,仕吴为校书郎,仕南唐历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等。
入宋,为太子率更令。
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历官给事中。
左、右散骑常侍。
淳化二年,贬静难军行军司马,卒于邠州。
工诗文,精文字学。
尝受诏与句中正等校订《说文解字》。
有《骑省集》等。
全宋诗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
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
入宋,为太子率更令。
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
八年(九八三),出为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
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
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
著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
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
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
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6—991 字鼎臣,原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后迁居广陵(今江苏扬州)。
初仕吴为校书郎,后仕南唐。
中主时,累迁祠部郎中、知制诰,历太子右谕德,迁中书舍人。
后主时,除礼部侍郎,改尚书右丞、兵部侍郎、翰林学士、御史大夫、吏部尚书。
入宋为太子率更令、给事中。
太平兴国八年(983),为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
淳化二年(991),贬静难军行军司马,卒。
生平见李昉《东海徐公墓志铭》、马令《南唐书》卷二三、《宋史》卷四四一《十国春秋》卷二八。
铉博学多才,工诗善文,文章淹雅,冠绝一时。
与其弟锴齐名,号“二徐”。
亦与韩熙载齐名,称“韩、徐”。
文思敏速,凡有撰述,往往执笔立就。
《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流易有余,而深警不足”。
又精小学,好李斯小篆与八分。
著作颇多,有《徐铉集》30卷、《稽神录》6卷,与汤悦合撰《江南录》10卷等。
集多散佚,今存《骑省集》30卷。
全唐诗》存诗6卷,词2首。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句若干。
唐诗汇评
徐铉(916-991),字鼎臣,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
十岁能文,与韩熙载齐名,人称“韩徐”。
仕吴为校书郎。
南唐中主时,试知制诰,为宋齐丘所诬,贬泰州司户。
召为祠部郎中、知制诰,巡抚楚州屯田,因措置失宜流舒州,徙饶州。
复召知制诘,迁中书舍人。
后主时,历任礼兵二部侍郎、尚书右丞、吏部尚书等职。
国亡,入宋,官太子率更令、左散骑常侍,贬靖难军行军司马,年。
铉工诗能文,尤精小学,与弟锴齐名,时号“二徐”。
宋雍熙中受诏校定《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
有《骑省集》(一名《徐公文集》)三十卷,乃其婿吴淑所编,又《稽神录》六卷,均存。
全唐诗》编其在南唐时所作诗为六卷。
词学图录
徐铉(916-991) 字鼎臣。
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
早年仕南唐,官至吏部尚书。
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
淳化二年(991)贬为静难行军司马,不久死在贬所。
在南唐文章议论与韩熙载齐名,称"韩徐",又与弟徐锴俱精通文字学,号"大小徐"。
曾与句中正等校订《说文解字》,增补19字入正文,又补402字附正文后,校订增补后《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
长于书法,喜李斯小篆,隶书亦佳。
有《篆书千文》、《成武王庙碑》,摹《峄山铭》、《大钲铭碑》等传世。
诗平易浅切,近白居易诗风。
文承晚唐骈俪之风,而体格孤秀。
为李煜作墓志铭,立言得体,《宋文鉴》录。
有《骑省集》(即《徐公文集》)30卷,由其婿吴淑编集。
有《四部丛刊》影印黄丕烈校旧抄本30卷,附录1卷。
另有近人徐乃昌翻刻宋本,附《补遗》1卷、《校勘记》1卷。
又有《稽神录》6卷,记神怪事,有《学津讨原》、《津逮秘书》。
全唐诗补逸
徐铉字鼎臣,广陵人。仕南唐,官至吏部尚书。随后主李煜归宋,累官散骑常侍。淳化三年坐贬卒,年七十六。(据李昉撰《故静难军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工部尚书东海徐公墓志铭》)铉精小学,尤工篆隶,与弟锴俱有名于江左。补诗二首并句四。
全宋文·卷一五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初仕吴,为校书郎。事南唐李璟,历官太子右谕德、知制诰、中书舍人。后主李煜嗣位,任礼部侍郎、尚书左丞、兵部侍郎、御史大夫、吏部尚书,充翰林学士。随后主入宋,为太子率更令、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明年八月二十六日卒。铉长于为文,尤精小学,曾奉诏校定《说文》(存),著《质论》数十篇、《稽神录》二十卷(今存为六卷本)、文集三十卷(存)。《宋史》卷四四一《文苑传》三有传。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八
铉字丹臣。会稽人。初事吴。为校书郎。后事南唐。累授太子右谕德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后主时除礼部侍郎翰林学士御史大夫吏部尚书。随后主入宋。历左散骑常侍。贬静难行军司马。卒年七十六。

作品评论

五代诗话
江南冯延已曰:凡人为文,皆事奇语,不尔则不足观。惟徐公率意而成,自造精极,诗冶衍遒丽,具元和风律,而无淟涩纤阿之习。
顾闳中 朝代:南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南唐,江南人。
事李璟父子为待诏。
擅长画人物、故事。
后主李煜时,尝受命与周文矩夜至中书侍郎韩熙载家,窥其与门生宾客宴会情景,归作《韩熙载夜宴图》,世称杰作。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南唐人,姓名不详。
韩熙载婢妾甚多,不为防闲,客乃赋诗云。
见郑文宝《南唐近事》。
全唐诗》收诗2句。
严续姬 朝代:南唐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韩续姬,误。
姓名不详。
南唐左仆射严续之歌妓。
严续请韩熙载为其父撰神道碑,赠一歌妓以为润笔。
熙载受之。
文成,但叙谱裔品秩而已。
严慊之,封还熙载
熙载亦却其赠,且作一诗云云。
事见马令《南唐书》卷一三。
全唐诗》已收此诗于韩熙载名下,题作《书歌妓泥金带》。
又收此诗于严续姬名下,题作《赠别》,误。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