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义存

相关人物:共 34 位
共 3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惟一(一二○二~一二八一),号环溪,俗姓贾,资州(今四川资中)人。
少习举业,弱冠弃所学祝发,受具戒于成都甘露寺。
年二十二游大慈讲筵,继谒晦庵光于正法寺、讷堂辨于六祖寺、土庵圭于东林寺。
后出峡,首抵公安二圣,又游南岳、庐山,经苏、湖至杭。
谒佛鉴禅师于育王寺,被命侍香。
佛鉴迁径山,复命知藏。
寻游金陵,依痴绝冲于钟山二年。
复归径山,被命首众。
理宗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初住建宁府瑞岩禅寺。
后历住临江军瑞篁山惠力禅寺、隆兴府泐潭山宝峰禅寺、黄龙山崇恩禅寺、建昌军资圣禅寺、瑞州黄檗山报恩光孝禅寺。
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入住袁州仰山太平兴国禅寺。
五年,入住福州雪峰崇圣禅寺。
九年,入住庆元府太白名山天童景德禅寺。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卒,年八十。
有参学编《环溪惟一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及所附觉此撰《行状》。
 释惟一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之诗编为二卷。
全宋文·卷七九五八
惟一(一二○二——一二八一),号环溪,资州(治今四川资中)人。墨池贾氏子。少年入道,以敏慧闻,长受具于成都甘露寺,入大慈讲筵。历主建宁瑞岩、仰山、雪峰、天童,焦山等刹。宋亡,抗节不屈。至元十八年九月卒,年八十。今存《环溪惟一禅师语录》二卷。见该书所附《行状》,参《释氏疑年录》。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可湘(一二○六~一二九○),号绝岸,俗姓葛,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
参无准师范禅师得旨。
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嘉兴府流虹兴圣寺。
历住温州雁山能仁寺、越州九岩慧云寺、天台护国广恩寺、临安府崇恩演福寺、温州江心龙翔兴庆寺。
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住福州雪峰崇圣寺,十年,客南山太清(《语录·示宗度禅者法语》)。
后再住崇圣寺凡十年,谢院事,退居杭州宝寿寺。
元世祖至元(原误作正,据原校改)二十七年卒,年八十五。
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师法嗣。
有《绝岸可湘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继灯录》卷三有传。
 释可湘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七九八六
可湘(一二○六——一二九○),号绝岸,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葛氏子。
师无准师范禅师,嗣为南岳第二十世。
历嘉兴府、温州、越州、临安府诸禅寺讲席,后驻锡福州雪峰崇圣禅寺。
至元二十七年卒,年八十五。
其弟子编有《绝岸可湘禅师语录》十卷,今存。
见《绝岸可湘禅师语录》,《释氏疑年录》卷九。

人物简介

简介
琉球人,字勤院,久米村人。
道光年间,阮宣诏受尚育王派遣,与向克秀、郑学楷、东国兴等人入学国子监。
学成归国后曾两次来华,历任驻福州存留通事、大通事、进贡大夫,历官著作总师、正议大夫、总理唐荣司等职。
再次来华时,阮宣诏惠赠折扇五十枚于其业师孙衣言,孙氏用黄庭坚《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次韵钱穆父赠松扇》之韵,作诗以记之,成文化交流美谈。
阮宣诏诗今于孙衣言所辑《琉球诗录》《琉球诗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8 【介绍】: 即石霜。唐僧。庐陵新淦人,俗姓陈。年十三出家,二十三往嵩山受具戒,就东洛学律。避世混俗于长沙,至石霜山,人莫能识。后与禅侣入深山无人之境,结茅宴坐。游学者寻见之,号哭扣击,交请不出。如是二十年间,堂中老宿,亦长坐不卧,屹若椔杌,时人谓之石霜枯木众。
禅林僧宝传·卷第五
禅师名庆诸。
庐陵新淦陈氏子也。
生而神俊。
标致闲暇。
年十三。
独游南昌。
爱西山。
往游览忘返。
沙门绍銮与语奇之。
谓人曰。
此儿自奋如此。
他日未易量也。
容纳之。
诸事之。
十年如一日。
乃剃发。
诣嵩岳受具。
时洛下毗尼之学盛。
诸睨视讲席。
良久而去。
有劝之者。
诸不答。
闻湘中有南宗法道。
往造大沩。
时祐禅师。
席下万指。
诸愿籍名役作。
勤劳杵臼间甚久。
祐见之簸处曰。
檀信物不可抛撒。
曰不敢。
祐俯拾得一粒曰。
此非抛撒者耶。
诸拟对之。
祐曰。
勿轻此一粒。
百千粒从此粒生。
曰即如是。
此粒从何生乎。
祐为大笑。
明日升座曰。
大众米里有虫。
然诸疑终不决。
至道吾智禅师所依止。
问曰。
和尚百年后。
有人问极则事。
如何向伊道。
智唤沙弥。
沙弥至。
智曰添净瓶水著。
却问诸曰。
汝适何所问。
诸理前语。
智即起去。
诸于是悟其旨。
时方为二夏僧。
去隐于浏阳之陶家坊。
人无知者。
有僧自洞山来。
诸问。
价公比有何言句。
曰洞山曰。
初秋夏末。
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
然对之者。
多不契。
诸曰。
何不道。
出门便是草。
洞山旋闻其语。
惊曰。
浏阳乃有古佛耶。
自是僧多往依之。
乃住成法席。
号霜华山。
山去道吾密迩。
智公将化。
以诸为正传。
弃其众从诸。
诸迎居正寝。
智行必掖。
坐必侍。
智殁时。
众已辐凑如云。
谓众曰。
一代时教。
整理时人手脚。
凡有其由。
皆落在今时。
直至法身非身。
名为极致。
而我辈沙门。
全无肯路。
若分即差。
不分即坐著泥水。
但由心意。
妄说见闻。
僧问。
如何是西来意。
曰空中一片石。
僧礼拜。
曰会么。
曰不会。
诸曰。
赖汝不会。
汝若会打破汝头。
诸坐室中。
僧窗外问。
咫尺之间。
为什么不见师颜。
诸曰。
我道遍界不曾藏。
僧至雪峰。
举似存禅师而曰。
石霜意旨如何。
存公曰。
什么处不是石霜。
后传此语至诸。
诸笑曰。
老汉有什么死急。
诸不出霜华二十年。
学者刻意。
师慕至堂中。
有不卧。
屹然枯株者。
天下谓之枯木众。
唐僖宗闻其名。
遣使赍赐紫伽梨。
诸不受。
光启四年戊申二月二十日己亥。
安坐而化。
阅世八十有二。
坐五十有九夏。
葬全身于寺之西北隅。
谥普会。
塔曰无相。
有得法上首两人。
龙湖闻禅师。
九峰乾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生庐陵新涂玉笥乡之陈氏。祖考皆有隐德。诸年十三。礼绍銮禅师于豫章西山剃落。年二十三。往嵩山受具戒。习毗尼。既而抵大沩山。作米头。以究心学。一日诸在寮内筛米次。沩山云。施主物莫抛撒。诸云。不抛撒。沩于地上拾得一粒。举起云。又道不抛撒。诸云。一粒子不多。沩云。须知千粒万粒。从者一粒生。诸云。千粒万粒。从者一粒生。未审者一粒。从什么处生。沩山笑归方丈。至晚上堂云。大众米里有虫。 后参道吾问云。如何是触目菩提。吾唤沙弥。沙弥应诺。吾云添净瓶水著。吾却问诸。汝适来问什么。诸欲举前问。吾便起去。诸有省。 后出世石霜。上堂云。法身非身。此是教家极则。祖师门下。全无肯路。但由心意。妄说见闻。尽落今时窠臼。汝等诸人还委悉么。僧问如何是西来意。诸云。空中一片石。僧礼拜。诸云会么。僧云不会。诸云。赖汝不会。汝若会。即打破汝头。道吾以诸见处深类己。乃躬至石霜就养。会洞山示寂。四方学者无所归宿。而卒于诸是赖。如是二十年。堂中老宿长坐不卧。屹若椔杌。天下谓之石霜枯木众。 光启四年戊申岁二月乙亥。示疾终。享龄八十二。受腊五十九。越三月十五日。葬于寺之西北隅。谥普会。塔号法相。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庆诸。俗姓陈。庐陵新淦玉笥乡人也。乃祖厥考咸不为吏。清言放荡焉。诸始十三礼绍銮禅翁为师。于洪井西山剃䰂。二十三往嵩山受具戒便就东洛学毗柰耶。既知听制。终谓渐宗。回抵南岳入大沩山。次届云岩遇道吾。垂问知意方为二夏之僧。得石霜山便议终焉之志。道吾躬至石霜山日勤执侍往还问答。语在别录。诸貌古气真世无能识。时洞山新灭。俄为远方禅侣围绕。因入深山无人之境。结茅宴坐。时众追寻。倏有见者皆号哭交请出为吾曹。诸将安往。由是晨夕被游学者扣击。可无希声以应之乎。如是二十年间。堂中老宿长坐不卧。屹若椔杌。天下谓之石霜枯木众是也。南方谓之丛林者。翻禅那为功德丛林也。为四方清则者无出其右。以光启四年戊申岁二月己亥示疾终于山院。享龄八十二。僧腊五十九。越三月十五日葬于寺西北隅二百许步。门弟子等结坟塔作螺髻形。夏四月一日广化寺释子处讷。追慕往德恐遗美声。命南岳玄泰纂录言行。诸方弟子分行其道焉。敕谥普会大师。塔曰法相。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隆禅师,住福州雪峰,称海月隆禅师。
为青原下十四世,净慈宝印楚明禅师法嗣。
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3—1738 【介绍】: 清浙江平湖人,字聚侯,一字坡星,号陆堂。
康熙六十年进士。
官检讨。
十二岁即能诗,四十一岁时专心经学。
有《陆堂诗文集》、《陆堂诗学》、《易学》、《今文尚书说》、《春秋义存》、《戴礼绪言》、《鲁诗补亡》。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一
陆奎勋,字聚缑,号坡星,又号陆堂,平湖人。康熙辛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有《陆堂集》。
清诗别裁集
字聚侯,浙江平湖人。康熙辛丑进士,官翰林院检讨。著有《陆堂诗学》。○陆堂穿穴《五经》,皆有述作,今人中井大春也。诗独风流明丽,广平赋梅花,不碍心似铁,洵然。
大无为 朝代: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大无为禅师。
雪峰存禅师法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7 【介绍】: 唐僧。泉州人,俗姓柯。初游长安,后居鄂州岩头院。僖宗光启间天下纷乱,全豁为地方武装所剽掠,责其供馈,不能,遂杀之。后僖宗赐谥清严。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7—886或887 俗姓柯,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人。出家于泉州灵泉寺。于长安西明寺受戒后,居保寿寺习《涅槃经》。南归住余杭大慈山,后至武陵,嗣德山宣鉴。于鄂州唐年山(一作唐宁山)创岩头院而居,世称岩头和尚。后遇盗而被害。谥清严大师。《祖堂集》卷七、《宋高僧传》卷二三、《景德传灯录》卷一六有传。《祖堂集》存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出泉州柯氏。
少挺特。
器度宏伟。
依清源谊公薙落。
趋长安西明寺照公。
受具戒。
即往保寿寺习经律。
顷之偕雪峰存公
钦山邃公。
北造临济。
属临济归寂。
乃谒仰山。
才入门。
提起坐具云。
和尚。
山欲举起拂子。
豁云不妨好手。
继参德山。
提坐具上法堂。
徘徊瞻顾。
德山云作么。
豁咄之。
山云。
老僧过在什么处。
豁云。
两重公案。
遂下参堂。
山云。
者个阿师。
稍似个行脚人。
至来日上方丈问讯。
山云。
阇梨是昨日新到么。
豁云是。
山云。
什么处学得者虚头来。
豁云。
某甲终不自谩。
山云。
他后不得孤负老僧。
一日豁入方丈。
侧身立问云。
是凡是圣。
山喝。
豁礼拜。
后有人举似洞山。
山云。
若不是豁上座。
大难承当。
豁闻之乃曰。
洞山老人不识好恶。
错下名言。
我当时一手揖一手捺。
雪峰作饭头。
一日饭迟。
德山拓钵至法堂。
峰因晒炊巾。
见之云。
者老汉。
钟未鸣。
鼓未响。
拓钵向什么处去。
德山便归方丈。
峰举似豁。
豁云。
大小德山不会末后句。
山闻即呼至问云。
汝不肯老僧那。
豁密启其意。
山至来日上堂。
豁于僧堂前。
抚掌大笑云。
且喜老汉会末后句。
直是天下人无柰他何。
虽然如此。
也只得三年。
豁与雪峰钦山聚话次。
雪峰忽指一碗水。
钦山云。
水清月现。
雪峰云。
水清月不现。
豁踢翻水碗而去。
豁与雪峰同辞德山。
山问甚么处去。
豁云。
暂辞和尚下山去。
山云。
子他后作么生。
豁云。
不敢孤负和尚。
山云。
子凭何见。
有此说。
豁云。
智过于师。
方堪传授。
智与师齐。
减师半德。
山云。
如是如是当善护持。
豁反庵于洞庭之卧龙山。
僧问。
无师之人还有出身处也无。
豁云。
声前古毳烂。
云堂堂来时如何。
豁云刺破眼。
问如何是祖师意。
豁云。
移取庐山来向汝道。
上堂。
谓诸徒云。
吾尝寻究涅槃经。
三两段文。
似衲僧说话时。
有僧礼拜请举。
豁云。
第一段义道。
吾教意如伊字三点。
东方一点。
点开诸菩萨眼。
西方一点。
点断诸菩萨命根。
上方一点。
点著诸菩萨顶。
第二段义道。
吾教意如摩醯首罗。
擘开面门。
竖亚一只眼。
第三段义道。
吾教意。
如涂毒鼓。
击一声。
远近闻者皆丧。
时小严上座出问云。
如何是涂毒鼓。
豁以两手按膝。
举身横亚云。
韩信临朝底。
光启初。
徙唐年山。
凿岩置院。
号岩头。
值天下大乱。
豁每语人曰。
我死要当大叫一声。
三年四月八日。
贼群聚院中。
索供馈。
知事辈皆遁匿。
独豁坐堂上。
贼挥突。
不为动。
乃剚刃其腹。
豁果大叫。
声闻数十里。
竟卒。
阇维获舍利以葬。
僖庙赐谥清严。
塔号出尘。
南岳释玄泰撰碑颂德。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遗身篇第七
释全豁。俗姓柯氏。泉州人也。少而挺秀。器度宏远而疏略。礼清源谊公为师。往长安造西明寺照公。与受满足法。即于左街保寿寺。听寻经律决择纲宗。垂成讲导。振锡南指。诣武陵德山。药病相应更无疑滞。后居所邻洞庭。地曰卧龙。乃筑室而投憩焉。徒侣影随。又居唐年山。山有石岩巉崒。立院号岩头欤。凡所施用皆削繁总兀然而坐任众围绕。曰汝何不思惟家中有多少事。实于逆顺之境證得超越之相者。豁值光启已来中原多事诸侯角立狂贼来剽掠。众皆回避。豁惟晏如。贼责弗供馈。忿怒俾挥刃之。曾无惧色。当光启丁未岁夏四月八日。门人权葬。葬后收焚之。获舍利七七粒。僖宗赐谥曰清严。塔号出尘。葬事檀越田咏兄弟率财营构。南岳释玄泰撰碑颂德。提唱斗峻。时号岩头法道。难其领会焉。 系曰。休豁二师何临难无苟免乎。通曰。凡夫之难是菩萨之易。经生累舍。此乌悕哉。昔安世高累累偿债。去若拂尘业累才轻。苦依身尽换坚固之体耳。神仙或从刃殒者。谓之剑解。况其正修證果之人。观待道理不以不令终为耻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6—908 【介绍】: 唐末五代时僧。闽人,俗姓谢。少憨黠好钓。唐懿宗咸通初,出家芙蓉山,后居福州玄沙院。王审知始有闽土,奏赐紫衣,号宗一大师。后梁太祖开平间示寂。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5—908 俗姓谢,福州闽县(今福建福州)人。
早年常垂钓于南台江。
懿宗咸通初投芙蓉山出家,后至豫章开元寺受戒。
初与雪峰义存为同学,后以为师。
住福州玄沙院,世称玄沙和尚。
王审知奄有闽土后,赐号宗一大师。
从其受业者有700余人,其再传弟子文益,开创法眼宗。
宋高僧传》卷一三、《祖堂集》卷一〇、《景德传灯录》卷一八有传,后二书录其诗偈8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禅林僧宝传·卷第四
禅师名师备。福州闽县谢氏子。少渔于南台江上。及壮忽弃舟。从芙蓉山灵训禅师断发。诣南昌开元道玄律师所。受具足戒。芒鞋布衲。食才接气。宴坐终日。众异之。兄视雪峰。而师承之。雪峰呼为头陀。每见之曰。再来人也。何不遍参去。对曰。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雪峰然之。备结屋玄沙。众相寻而至。遂成丛林。说法与契经冥合。诸方有未明要义。皆从决之。备曰。佛道闲旷。无有涂程。无门为解脱之门。无见作道人之见。不在三际。岂有升沉。建立乖真。不属造作。动即涉尘劳之境。静则沉昏醉之乡。动静双泯。即落空亡。动静双收。即漫汗佛性。必须对其尘境。如枯木寒灰。但临时应用。不失其宜。如镜照像。不乱光辉。如鸟飞空。不杂空色。所以十方无影像。三界绝行踪。不堕往来机。不住中间相。钟中无鼓响。鼓中无钟声。钟鼓不交参。句句无前后。如壮士展臂。不借他力。如师子游行。岂求伴侣。九霄绝翳。何用穿通。一段光明。未曾昏昧。到这里。体寂寂。常皎皎。赤赫𦦨。无边表。圆觉空中。不动摇。吞烁乾坤。迥然照出世者。元无出入。盖名相无体。道本如如。法尔天真。不因修證。只要虚闲。不昧作用。不涉尘泥。若纤毫不尽。即落魔界。且句前句后。是学人难处。所以云。一句当机。八万法门。生死路绝。直似秋潭月影。静夜钟声。随扣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犹是生死岸头事。道人行处。如火销冰。箭既离弦。无反回势。所以牢笼不肯住。呼唤不迥头。古圣不安排。至今无处所。步步登玄。不属邪正。识不能识。智不能知。动便失宗。觉即迷旨。二乘胆战。十地魂惊。语路处绝。心行处灭。直得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须菩提唱无说而显道。释梵绝视听而雨花。与么。现行无疑。此外更疑何事。勿栖泊处。离去来今。限约不得。寻思路绝。不因庄严。本来清净。动用语笑。随处明了。更无少欠。时人不悟。妄自涉尘。处处染著。头头系绊。纵悟则尘境纷纷。名相不实。更拟凝心敛念。摄事归空。随有念起。旋旋破除。细想才生。即便遏捺。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魂不散底死人。冥冥寞寞。无觉无知。塞耳偷铃。徒自欺诳。我这里则不然也。更不隈门旁户。分明句句现前。不属商量。不涉文字。权名出家儿。毕竟无踪迹。真如凡圣。地狱天堂。皆是疗狂子之方。都无实事。虚空尚无改变。大道岂有升沉。悟则纵横不离本际。到这里凡圣也无立处。若向句中作意。则没溺汝。学人若向外驰求。又属魔王眷属。如如不动。没可安排。恰似𦦨炉。不藏蚊蚋。本来平坦。何用刬除动转。施为是真解脱。纤毫不受。措意便差。借使千圣出头来。也安排他。一字不得。又曰。仁者如今事不获已。教我抑下多少威光。苦口相劝。百千方便道。如此如彼。共相知闻。尽成颠倒知见。将此喉咽唇吻。祇成得个野狐精业。谩汝我。还肯么。只如今有过无过。唯我自知。汝又争得会。若是恁么人出头来。甘伏呵责。夫为人师匠。大不容易。须是善知识始得。我如今恁么道。方便助汝。犹尚不能觏得。可中浑举宗乘。是汝向什么处措手。还会么。四十九年是方便。祇如灵山会上。有百千众。唯有迦叶一人亲闻。馀皆不闻。汝道。闻底事作么生。不可道。如来无说说。迦叶不闻闻。便当得否。不可是汝修因成果。福智庄严底事。知么。且道吾有正法眼藏。付嘱大迦叶。我道犹如话月。曹溪竖拂。还同指月。所以道。大唐国内宗乘。未有一人举唱。设有一人举唱。尽大地人失却性命。无孔铁锤相似。一时亡锋结舌去。汝诸人赖我不惜身命。共汝颠倒知见。随汝狂意。方有申问处。我若不共汝与么知闻去。汝向什么处得见我。会么。大难大难。备疾大法难举。罕遇上根。学者依语生解。随照失宗。乃示纲宗三句。曰第一句。且自承当。现成具足。尽十方世界。更无他故。祇是仁者。更教谁见谁闻。都来是汝心王所为。全成不动智。只欠自承当。涣作开方便门。使汝信有一分真常流注。亘古亘今。未有不是。未有不非者。然此句。只成平等法。何以故。但是以言。遣言以理逐理。平常性相。接物利生耳。且于宗旨。犹是明前。不明后。号为一味平实。分證法身之量。未有出格之句。死在句下。未有自由分。若知出格量。不被心魔所使。入到手中。便转换落落地。言通大道。不堕平怀之见。是谓第一句纲宗也。第二句。迥因就果。不著平常一如之理。方便唤作转位投机。生杀自在。纵夺随宜。出生入死。广利一切。迥脱色欲。爱见之境。方便唤作顿超三界之佛性。此名二理双明。二义齐照。不被二边之所动。妙用现前。是谓第二句纲宗也。第三句。知有大智。性相之本。通其过量之见。明阴洞阳。廓周沙界。一真体性。大用现前。应化无方。全用全不用。全生全不生。方便唤作慈定之门。是谓第三句纲宗也。因见亡僧。谓众曰。亡僧面前。正是触目菩提。万里神光顶后相。学者多溟涬其语。梁开平二年戊辰十二月二十七日。示疾而化。阅世七十有四。坐四十四夏。备状短小。然精神可掬。与闽帅王审知。为内外护。审知尽礼。延至安国禅院。众盈七百。石头之宗。至是遂中兴之。有得法上首罗汉琛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生闽之谢氏。
少随其父。
渔南台江中。
得鱼辄纵之。
父虽怒不恤也。
咸通初。
出家芙蓉山。
即往豫章开元寺受具。
归执役隶业院。
辛苦无所惮。
布纳芒鞋。
日中一食。
常坐不卧。
丛林以备头陀称之。
雪峰存禅师
其同学兄也。
尝谓之曰。
备头陀何不遍参去。
备曰。
达磨不来东土。
二祖不往西天。
深以为然。
出世玄沙。
毳士之相从者。
常七百许人。
备一日上堂。
默坐良久。
大众将谓不说法。
一时散去。
备咄云。
看者一队汉。
略无一个有智慧者。
但见我开者两片皮。
尽来簇著。
觅言觅语。
是我真实为他。
却总不会。
若恁么大难大难。
备有时垂语曰。
诸方老宿尽道。
接物利生。
且问汝三种病人来。
汝作么生接。
若拈椎竖拂。
盲者不见。
提唱古今。
聋者不闻。
待他对答。
哑者无言。
若接不得。
佛法无灵验。
有僧。
出云。
三种病人。
和尚还许人商量否。
备云。
汝作么生商量。
其僧便珍重而出。
备云。
不是不是。
罗汉云。
桂深现有眼见。
有耳听。
又有口说话。
和尚作么生接。
中塔云。
三种病人。
即今在什么处。
备见僧来礼拜。
乃云。
因我得礼汝。
备问长生。
维摩观佛。
前际不去。
后际不来。
见在不住。
汝作么生观。
长生云。
放皎然过。
有个商量。
备云。
放汝过。
作么生商量。
长生良久。
备云。
情知汝向鬼窟里作活计。
僧问云。
是什么得恁么难见。
备云。
只为太近。
又问。
学人为什么道不得。
备云。
畐塞汝口。
争解道得。
当是时。
审知王氏。
以侍中据有闽土。
为奏赐紫伽梨。
师号宗一。
开平二年。
戊辰十一月二十七日终。
寿七十四。
腊四十四。
忠懿王为树塔焉。
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释师备。
俗姓谢。
闽人也。
少而憨黠酷好垂钓。
往往泛小艇南台江自娱。
其舟若虚。
同类不我测也。
一日忽发出尘意。
投钓弃舟。
上芙蓉山出家。
咸通初年也。
后于豫章开元寺具戒还归故里。
山门力役无不率先。
布衲添麻芒鞋续草。
减食而食语默有常。
人咸畏之。
汪汪大度虽研桑巧计不能量也。
备同学法兄则雪峰存师也。
一再相逢。
多许与故目之为备头陀焉。
有日谑之曰。
头陀何不遍参去备对曰。
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
深器重之。
先开荒雪峰。
备多率力。
王氏始有闽土。
奏赐紫衣号宗一大师。
以开平二年戊辰十一月二十七日示疾而终。
春秋七十四。
僧腊四十四。
闽越忠懿王王氏树塔。
备三十年演化。
禅侣七百许人。
得其法者众推桂琛为神足矣。
至今浙之左右山门盛传此宗法嗣繁衍矣。
其于建立透过大乘初门。
江表学人无不乘风偃草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子仁。
有《古今贞烈维风什》、《忠义存褒什》。
共 3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