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彦琮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西域人。以博晓经义为僧众所推。来中原翻译瑜珈法门,会文宗开成中甘露之变,朝廷无复纪纲,不暇翻译。知玄礼以为师,深得其指授,并请翻诸禁咒,因译《陀罗尼集》及《佛为毗戍陀天子说尊胜经》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西域人也。开成中。进梵夹。会有甘露之祸。不暇翻译。悟达国师知玄。好声明学。师事月。因请出诸禁祝。偕菩提嚩日啰金刚悉地。出陀罗尼集四卷。又出佛为毗戍陁天子所说尊胜经一卷。较旧译尤详。 有般若斫迦三藏者。华言智慧轮。大中间。行大㬅拿罗灌顶法。为阿阇梨。著佛法根本。其说以为陀罗尼者。法之根本。盖大毗卢遮那。寔诸佛所依。至于出生无边法门。学者脩戒定慧而以总持助成之。务令速疾。无不可者。又述示教指归。 𡺈嵝
宋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篇第一之三
释满月者。
西域人也。
爰来震旦务在翻传。
瑜伽法门一皆贯练。
既多神效众所推钦。
开成中进梵夹。
遇伪甘露事去未旋踵。
朝廷无复记纲不暇翻译。
时悟达国师知玄。
好学声明。
礼月为师。
情相款密指教梵字并音字之缘界。
悉昙八转深得幽趣。
玄曰。
异哉。
吾体两方之言。
愿参象胥之末可乎。
因请翻诸禁咒。
乃与菩萨嚩日罗金刚悉地等。
重译出陀罗尼集四卷。
又佛为毗戌陀天子说尊胜经一卷。
详覈三复曲尽佛意。
此土先已有陀罗尼集十二卷。
新翻四卷未闻入藏。
月等俱不测其终。
次有般若斫迦三藏者。
华言智慧轮。
亦西域人。
大中中行大曼拿罗法。
已受灌顶为阿阇梨。
善达方言深通密语。
著佛法根本。
宗乎大毗卢遮那。
为诸佛所依。
法之根本者陀罗尼是也。
至于出生无边法门。
学者修戒定慧以总侍助成。
速疾之要无以超越。
又述示教指归共一十馀言。
皆大教之钤键也。
出弟子绍明。
咸通年中刻石记传焉。
论曰。
无漏海中震潮音而可怪。
总持言下书梵字而不常。
未闻者闻。
闻光音天之馀响。
未解者解。
解最上法之所诠。
圣贤饮之为醇醪。
凡劣啜之成糟粕。
若夫有缘则遇。
无道则违。
秦狱既械其利防。
此无缘也。
汉庭肇迎其白马。
斯有感焉。
听彼异呼览其横字。
情可求而呼相乱。
字虽殊而意且同。
是故周礼有象胥氏通六蛮语。
狄鞮主七戎。
寄司九夷。
译知八狄。
今四方之官。
唯译官显著者何也。
疑汉已来多事北方。
故译名烂熟矣。
又如周秦輶轩使者。
奏籍通别国方言。
令君王不出户庭坐知绝遐异俗之语也。
若然者象胥知其远也。
方言知其近也。
大约不过察异俗达远情者矣。
懿乎东汉始译四十二章经。
复加之为翻也。
翻也者如翻锦绮背面俱花。
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
由是翻译二名行焉。
初则梵客华僧。
听言揣意方圆共凿。
金石难和。
碗配世间。
摆名三昧。
咫尺千里。
觌面难通。
次则彼晓汉谈。
我知梵说。
十得八九。
时有差违。
至若怒目看世尊。
彼岸度无极矣。
后则猛显亲往。
奘空两通。
器请师子之膏。
鹅得水中之乳。
内竖对文王之问。
扬雄得绝代之文。
印印皆同。
声声不别。
斯谓之大备矣。
逖观道安也论五失三不易。
彦琮也籍其八备。
明则也撰翻经仪式。
玄奘也立五种不翻。
此皆类左氏之诸凡。
同史家之变例。
今立新意成六例焉。
谓译字译音为一例。
胡语梵言为一例。
重译直译为一例。
粗言细语为一例。
华言雅俗为一例。
直语密语为一例也。
初则四句。
一译字不译音。
即陀罗尼是。
二译音不译字。
如佛胸前卐字是。
三音字俱译。
即诸经律中纯华言是。
四音字俱不译。
如经题上<T50p0723_01.gif<T50p0723_02.gif二字是。
第二胡语梵言者。
一在五天竺纯梵语。
二雪山之北是胡。
山之南名婆罗门。
国与胡绝书语不同。
从羯霜那国。
字源本二十馀言。
转而相生。
其流漫广。
其书竖读。
同震旦欤。
至吐货罗言音渐异。
字本二十五言其书横读。
度葱岭南迦毕试国。
言字同吐货罗。
已上杂类为胡也。
若印度言字梵天所制。
本四十七言。
演而遂广。
号青藏焉。
有十二章教授童蒙。
大成五明论。
大抵与胡不同。
五印度境弥亘既遥。
安无少异乎。
又以此方始从东汉传译至于隋朝。
皆指西天以为胡国。
且失梵天之苗裔。
遂言胡地之经书。
彦琮法师独明斯致。
唯徵造录痛责。
弥天符佛地而合阿含。
得之在我。
用胡名而迷梵种。
失则诛谁。
唐有宣公亦同鼓唱。
自此若闻弹舌。
或睹黑容印定呼为梵僧。
雷同认为梵语。
师可谓忙于执斧捕前白露之蝉。
瞢在回光照后黄衣之雀。
既云西土有梵有胡。
何不南北区分。
是非料简致有三失。
一改胡为梵。
不析胡开胡还成梵。
失也。
二不善胡梵二音。
致令胡得为梵。
失也。
三不知有重译失也。
当初尽呼为胡。
亦犹隋朝已来总呼为梵所谓过犹不及也。
如据宗本而谈。
以梵为主。
若从枝末而说。
称胡可存。
何耶。
自五天至岭北。
累累而译也。
乃疑琮公留此以待今日亦不敢让焉。
三亦胡亦梵。
如天竺经律传到龟兹。
龟兹不解天竺语。
呼天竺为印特伽国者。
因而译之。
若易解者犹存梵语。
如此胡梵俱有者是。
四二非句。
纯华言是也。
第三重译直译者。
一直译。
如五印夹牒直来东夏译者是。
二重译。
如经传岭北楼兰焉耆不解天竺言且译为胡语。
如梵云邬波陀耶。
疏勒云鹘社。
于阗云和尚。
又天王梵云拘均罗。
胡云毗沙门是。
三亦直亦重。
如三藏直赍夹牒而来。
路由胡国。
或带胡言。
如觉明口诵昙无德律中有和尚等字者是。
四二非句。
即赍经三藏。
虽兼胡语到此不翻译者是。
第四粗言细语者。
声明中一苏漫多。
谓汎尔平语言辞也。
二彦底多。
谓典正言辞也。
佛说法多依苏漫多。
意住于义不依于文。
又被一切故。
若彦底多非诸类所能解故。
亦名全声者。
则言音分明典正。
此细语也。
半声者。
则言音不分明而讹僻。
此粗语也。
一是粗非细。
如五印度时俗之言是。
二唯细非粗。
如法护宝云奘师义净洞解声明音律用中天细语典言而译者是。
三亦粗亦细。
如梵本中语涉粗细者是或注云此音讹僻即粗言也。
四二非句。
阙第五华言雅俗者。
亦云音有楚夏同也。
且此方言语雅即经籍之文。
俗乃术巷之说。
略同西域。
细即典正粗即讹僻也。
一是雅非俗。
如经中用书籍言是。
二是俗非雅。
如经中乞头博颊等语是。
三亦雅亦俗。
非学士润文信僧执笔。
其间浑金璞玉交杂相投者是。
四二非句。
阙第六直语密语者。
二种作句。
涉俗为直。
涉真为密。
如婆留师是。
一是直非密。
谓婆留师翻为恶口住。
以恶口人人不亲近故。
二是密非直。
婆留师翻为菩萨所知彼岸也。
既通达三无性理。
亦不为众生所亲近故。
三两亦句。
即同善恶真俗。
皆不可亲近故。
四二非句。
谓除前相故。
又阿毗持呵娄(目数数得定)郁婆提(目生起拔根弃背)婆罗(目真实离散乱)此诸名在经论中例显直密语义也。
更有胡梵文字。
四句易解。
凡诸类例括彼经诠。
解者不见其全牛。
行人但随其老马矣。
或曰。
翻梵夹须用此方文籍者。
莫招滥涉儒雅之过乎。
通曰。
言不关典非子史之言。
用其翻对。
岂可以委巷之谈而糅于中耶。
故道安云。
乃欲以千载上之微言传所合百王下之末俗。
斯为不易矣。
或曰。
汉魏之际盛行斯意。
致使陈寿国志述临儿国云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而相出入。
盖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为浮屠。
此为见译家用道德二篇中语。
便认云与老子经互相出入也。
设有华人能梵语与西僧言说。
两相允会。
可便谓此人为天竺人耶。
盍穷其始末乎。
是知若用外书须招此谤。
如童寿译法华。
可谓折中有天然西域之语趣矣。
今观房融润文于楞严。
僧肇徵引而造论。
宜当此诮焉。
苟参鄙俚之辞。
曷异屠沽之谱。
然则糅书勿如无书。
与其典也宁俗。
傥深溺俗厥过不轻。
折中适时自存法语。
斯谓得译经之旨矣。
故佛说法多依苏漫多也。
又传译之兴。
奉行之意。
不明本起何示将来。
今究其宣扬略陈梗概。
夫教者不伦有三畴类。
一显教者。
诸乘经律论也(不同瑜伽论中显了教是多分大乘藏教)二密教者。
瑜伽灌顶五部护摩三密曼拿罗法也(瑜伽隐密教是多分声闻藏教)三心教者。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法也。
次一法轮者。
即显教也。
以摩腾为始祖焉。
次二教令轮者。
即密教也。
以金刚智为始祖焉。
次三心轮者(义加此轮)即禅法也。
以菩提达磨为始祖焉。
是故传法轮者。
以法音传法音。
传教令轮者。
以秘密传秘密。
传心轮者。
以心传心。
此之三教三轮。
三祖自西而东。
化凡而圣。
流十五代(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朱梁后唐石晋刘汉郭周今大宋)法门之贻厥孙谋。
万二千年。
真教之克昌厥后。
或曰。
译场经馆设官分职不得闻乎。
曰此务所司先宗译主。
即赍叶书之三藏明练显密二教者充之。
次则笔受者。
必言通华梵学综有空。
相问委知然后下笔。
西晋伪秦已来。
立此员者。
即沙门道含玄赜姚嵩聂承远父子。
至于帝王。
即姚兴梁武天后中宗。
或躬执干。
又谓为缀文也。
次则度语者。
正云译语也。
传度转令生解。
亦名传语。
如翻显识论沙门战陀译语是也。
次则證梵本者。
求其量果密能證知。
能诠不差所显无谬矣。
如居士伊舍罗證译毗柰耶梵本是也。
至有立證梵义一员。
乃明西义得失。
贵令华语下不失梵义也。
复立證禅义一员。
沙门大通充之。
次则润文一位。
员数不恒。
令通内外学者充之。
良以笔受在其油素。
文言岂无俚俗。
傥不失于佛意。
何妨刊而正之。
故义净译场。
则李峤韦嗣立卢藏用等二十馀人次文润色也。
次则證义。
盖證已译之文所诠之义也。
如译婆沙论。
慧嵩道朗等三百人考正文义。
唐复礼累场充任焉。
次则梵呗。
法筵肇启梵呗前兴。
用作先容令生物善。
唐永泰中方闻此位也。
次则校勘。
雠对已译之文。
隋前彦琮覆疏文义。
盖重慎之至也。
次则监护大使。
后周平高公侯寿为总监检校。
唐则房梁公为奘师监护。
相次许观杨慎交杜行顗等充之。
或用僧员。
则隋以明穆昙迁等十人。
监掌翻译事诠定宗旨。
其处则秦逍遥园。
梁寿光殿瞻云馆。
魏汝南王宅。
又隋炀帝置翻经馆。
其中僧有学士之名。
唐于广福等寺。
或宫园不定。
又置正字。
字学玄应曾当是职。
后或置或否。
朝延罢译事。
自唐宪宗元和五年至于周朝。
相望可一百五十许岁。
此道寂然。
迨我皇帝临大宝之五载。
有河中府传显密教沙门法进。
请西域三藏法天译经于蒲津。
州府官表进。
上览大悦。
各赐紫衣。
因敕造译经院于太平兴国寺之西偏。
续敕搜购天下梵夹。
有梵僧法护施护。
同参其务。
左街僧录智照大师慧温證义。
又诏沧州三藏道圆證梵字。
慎选两街义解沙门志显缀文。
令遵法定清沼笔受。
守峦道真知逊法云慧超慧达可瑰善祐可支證义。
伦次缀文。
使臣刘素高品王文寿监护。
礼部郎中张洎光禄卿汤悦次文润色。
进校量寿命经善恶报应经善见变化金曜童子甘露鼓等经。
有命授三藏天息灾法天施护师号。
外试鸿胪少卿赐厩马等。
笔受證义诸沙门各赐紫衣并帛有差。
御制新译经序冠于经首。
观其佛日重光法轮发轫。
赤玉箱而启秘。
青莲朵以开芳。
圣感如然。
前代就堪比也。
又以宣译之者乐略乐繁。
隋之已前经题简少。
义净已降经目偏长。
古则随取强名。
后则繁尽我意。
又旧翻秘咒。
少注合呼。
唐译明言多祥音反。
受持有验。
斯胜古踪。
净师犬译诸经偏精律部。
自高文彩最有可观。
金刚智也秘藏祖师。
阿目祛也多经译匠。
师资相接感应互彰。
无畏言辞且多朴实。
觉救加佛顶之句。
人无间然。
日照出显识之文。
刃有馀地。
思惟罥索。
学喜华严。
密语断章大人境界。
流志宝积。
菩提曼茶。
华胥之理致融明。
灌顶之风标秘邃。
迪公勤其笔受。
般若终乎译场。
其馀诸公皆翻夹牒欲知状貌聊举喻言其犹人也。
人皆人也。
奈何姿制形仪。
各从所肖。
肖其父焉。
若如此大则同。
而小有异耳。
良由译经是佛法之本。
本立则道生。
其道所生唯生释子。
是以此篇冠首。
故曰。
先王将禜海。
必先有事于河者。
示不忘本也。
周昙研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昙妍。
南朝齐人。
以擅画名。
师塞北勒,法曹仲达。
沙门彦悰谓其画比曹不足,方塞有余。
那连提黎耶舍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尊称。北竺乌伤国人。弱冠出家。备闻正教。既登具足。遍访圣踪。天梯石台之奇。龙庙宝塔之胜。并躬顶礼。无所遗逸。尝有异尊者。见舍而谓之曰。苟能静脩。当證道果。游涉徒劳。终无所成舍不从艰关诸国。乃届齐境。则文宣皇帝。天宝七年。也。时舍齿方强仕。气貌雄雅。物议惮之。诏安置天平寺。号翻经三藏。礼遇隆至。内出梵本千馀夹。为建道场。以示尊崇。帝躬拜伏。顾谓群臣曰。此三宝洪基也。故宜偏敬。初译众经五十馀卷。诏昭玄大统沙门法上等。二十馀人监掌。沙门法智。居士万天懿。度语。未几诏授舍昭玄统。俄为都。 及齐历告终。教亦随替。避地东南。不遑宁处。绵历四载。有隋御宇。光复大法。开皇二年。七月。奉玺书。偕弟子道密等入京。居大兴善寺。冬十二月。即事翻译。前后出菩萨见宝月藏日藏法胜毗昙像头精舍大乘总持等经论一十七部。并沙门法纂僧琛明芬。给事李道宝等笔受。昭玄统沙门昙延。昭玄都沙门灵藏等二十馀人。监护。 舍年迈行厉。每以舍利弗陀罗尼自课。梦身作佛。境界殊妙。后住广济寺。为外国僧主。抚存羁旅。得其欢心焉。久之不疾而化。适满百龄。开皇九年。八月二十九日也。
续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二
那连提黎耶舍。
隋言尊称。
北天竺乌场国人。
正音应云邬荼。
荼音持耶反。
其王与佛同氏。
亦姓释迦。
刹帝利种。
隋云土田主也。
由劫初之时先为分地主。
因即号焉。
今所谓国王者是也。
舍年十七发意出家。
寻值名师备闻正教。
二十有一得受具篇。
闻诸宿老叹佛景迹。
或言。
某国有钵。
某国有衣。
顶骨牙齿神变非一。
遂即起心愿得瞻奉。
以戒初受须知律相。
既满五夏发足游方。
所以天梯石台之迹。
龙庙宝塔之方。
广周诸国。
并亲顶礼仅无遗逸。
曾竹园寺一住十年。
通履僧坊多值明德。
有一尊者深识人机。
见语舍云。
若能静修应获圣果。
恐汝游涉终无所成。
尔日虽闻情无领悟。
晚来却想悔将何及。
耶舍北背雪山。
南穷师子。
历览圣迹仍旋旧壤。
乃睹乌场国主真大士焉。
自所经见罕俦其类。
试略述之。
安民以理民爱若亲。
后夜五更先礼三宝。
香花伎乐竭诚供养。
日出升殿方览万机。
次到辰时香水浴像。
宫中常设日百僧斋。
王及夫人。
手自行食。
斋后消食习诸武艺。
日景将昳写十行经。
与诸德僧共谈法义。
复与群臣量议治政。
暝入佛堂自奉灯烛。
礼拜读诵各有恒调。
了其常业乃还退静。
三十馀年斯功不替。
王有百子。
诚孝居怀。
释种馀风胤流此国。
但以寺接山阜。
野火所焚。
各相差遣四远投告。
六人为伴。
行化雪山之北。
至于峻顶。
见有人鬼二路。
人道荒险鬼道利通。
行客心迷多寻鬼道。
渐入其境。
便遭杀害。
昔有圣王。
于其路首。
作毗沙门天王石像。
手指人路。
同伴一僧错入鬼道。
耶舍觉已。
口诵观音神咒。
百步追及。
已被鬼害。
自以咒力得免斯厄。
因复前行。
又逢山贼。
专念前咒便蒙灵卫。
贼来相突对目不见。
循路东指到芮芮国。
值突厥乱西路不通。
反乡意绝。
乃随流转。
北至泥海之旁。
南岠突厥七千馀里。
彼既不安远投齐境。
天保七年届于京邺。
文宣皇帝极见殊礼偏异恒伦。
耶舍时年四十。
骨梗雄雅物议惮之。
缘是文宣礼遇隆重。
安置天平寺中。
请为翻经。
三藏殿内梵本千有馀夹。
敕送于寺。
处以上房。
为建道场供穷珍妙。
别立厨库以表尊崇。
又敕昭玄大统沙门法上等二十馀人。
监掌翻译。
沙门法智居士万天懿传语。
懿元鲜卑。
姓万俟氏。
少出家师婆罗门。
而聪慧有志力。
善梵书语工咒符术。
由是故名预参传焉。
初翻众经五十馀卷。
大兴正法。
弘畅众心。
宣帝重法殊异。
躬礼梵本顾群臣曰。
此乃三宝洪基。
故我偏敬。
其奉信推诚为如此也。
耶舍每于宣译之暇。
时陈神咒。
冥救显助立功多矣。
未几授昭玄都。
俄转为统。
所获供禄不专自资。
好起慈惠乐兴福业。
设供饭僧施诸贫乏。
狱囚系畜咸将济之。
市廛闹所多造义井。
亲自漉水津给众生。
又于汲郡西山建立三寺。
依泉旁谷制极山美。
又收养厉疾男女别坊。
四事供承务令周给。
又往突厥客馆。
劝持六斋。
羊料放生受行素食。
又曾遇病百日不起。
天子皇后躬问起居。
耶舍叹曰。
我本外客。
德行未隆。
乘舆今降。
重法故尔。
内抚其心惭惧交集。
健德之季周武克齐。
佛教与国一时平殄。
耶舍外假俗服。
内袭三衣。
避地东西不遑宁息。
五众彫窘投厝无所。
俭饿沟壑者。
减食施之。
老病扶力者。
随缘济益。
虽事力匮薄。
拒谏行之而神志休强。
说导无倦。
此负留难便历四年。
有隋御寓。
重隆三宝。
开皇之始。
梵经遥应。
爰降玺书。
请来弘译。
二年七月。
弟子道密等。
侍送入京。
住大兴善寺。
其年季冬草创翻译。
敕昭玄统沙门昙延等三十馀人。
令对翻传。
主上礼问殷繁。
供奉隆渥。
年虽朽迈行转精勤。
曾依舍利弗陀罗尼。
具依修业。
梦得境界。
自身作佛。
如此灵祥杂沓。
其例非一后移住广济寺。
为外国僧主。
存抚羁客。
妙得物心。
忽一旦告弟子曰。
吾年老力微不久去世。
及今明了诫尔门徒。
佛法难逢宜勤修学。
人身难获慎勿空过。
言讫就枕。
奄尔而化。
时满百岁。
即开皇九年八月二十九日也。
初耶舍先逢善相者云。
年必至百。
亦合登仙。
中寿果终。
其言验矣。
登仙冥理犹难测之。
然其面首形伟特异常伦。
顶起肉髻耸若云峰。
目正处中上下量等。
耳高且长轮埵成具。
见人荣相未比于斯。
固是传法之硕德也。
法主既倾哀惊道俗。
昭隆之事将渐坠焉。
凡前后所译经论。
一十五部。
八十馀卷。
即菩萨见实月藏日藏法胜毗昙等是也。
并沙门僧深明芬给事李道宝等度语笔受。
昭玄统沙门昙延昭玄都沙门灵藏等二十馀僧。
监护始末。
至五年冬。
勘练俱了。
沙门彦琮制序具见齐周隋二经录。
寻耶舍游涉四十馀年。
国五十馀。
里十五万。
瑞景灵迹胜寺高僧。
驶水深林山神海狩。
无非奉敬。
并预惩降。
事既广周未遑陈叙。
沙门彦琮为之本传。
具流于世。
时又有同国沙门毗尼多流支。
隋言灭喜。
不远五百由旬。
来观盛化。
开皇二年。
于大兴善。
译象头精舍大乘总持经二部。
给事李道宝传沙门法纂笔受。
沙门彦琮制序。
僧法纯 朝代:北周至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9—603 【介绍】: 隋僧。扶风始平人,俗姓祝。北周时出家,历住长安陟岵、天宫二寺。废佛时,返俗。隋初仍为僧,住大兴善寺。文帝请为戒师,遂入禁中,为传戒法。辞归寺,遂行方等忏法,常诵经习禅,颇有异状。开皇十五年,复入为皇后受戒。有著述十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出祝氏。
扶风始平人也。
自周朝入道。
住京师陟岵天宫二寺。
备历废教之酷。
逮隋祖龙潜。
图启法运。
乃先复菩萨僧百二十人。
纯其一焉。
住大兴善寺。
鞭策三业。
上闻之。
请为戒师。
然固以德薄辞。
上因幸其所处行礼。
施子。
优渥。
纯叹曰。
身命无常。
何可保爱。
檀供难消。
吾其行方等忏法乎。
更四十五年。
除食便利。
不出净场。
遂感灯无膏油而光𦦨相续者七昼夜。
或闻场中。
有演说教授声。
就视之则寂然。
俄而易法服。
行市里中。
代佣保执役。
虽琐屑猥贱莫惮。
有䞋锡则惨然曰。
爱贼既来。
狱王潜至。
打缚不久矣。
且以经像。
悉乞于人。
衣则粪扫而已。
其宣导用十地经论。
金刚般若。
金光明。
诸法无行等。
二十五卷。
开皇十五年入内宫。
授皇后戒法。
所获施利随尽。
仁寿三年五月十二日。
无疾卒于净住寺。
春秋八十五。
先是闭室静坐。
弟子慧进。
见白衣童子。
手捧光明。
侍立纯右。
问曰。
此是何人。
答曰。
第六欲天。
频来召我。
我以著乐妨于脩习。
终不许也。
若无佛法处。
我则愿生以化迷类。
久之双鸽集于衣桁。
注目视纯。
都无惧色。
纯徐谓其徒曰。
汝毋自纵。
毋自欺。
又谓我今忽觉身乘自象。
何也。
其妄业欤。
遗命以身施飞走。
弟子慧昂等。
率诸檀越。
凿龛于白鹿之原。
外开门穴以置之。
既而筋肉俱尽。
骸骨植立自如。
因复塑饰。
以贻永久焉。
沙门彦琮
撰序赞之辞。
以美其德。
碑文则昂之辞也。
昂幼育于纯。
姿情闲雅清爽。
有集十卷行世。
续高僧传·卷第十八 习禅三
释法纯。
俗姓祝氏。
扶风始平人也。
初出家日在于周世。
备闻正教亲奉明师。
意在定林情兼拯溺。
住帝京陟岵天宫二寺。
往来居止通虑为先。
逢于废教退僧潜匿城市。
内持道服外假俗衣。
皇隋之兴厥初度首。
即百二十人之一也。
住大兴善。
鞭勒形心有逾前稔。
文帝闻纯怀素请为戒师。
自辞德薄不敢闻命。
帝勤注不已。
遂处禁中为传戒法。
四事厚礼。
不胜其供辞还本寺。
叹曰。
危身脆命无常不久。
终日保养何见牢固。
上供难销。
遂行方等忏法。
四十五年常处净场宗经检失。
除食便利馀无阙废。
尝于道场然灯。
遂感灯明续焰经于七夜不添油炷而光耀倍常。
私密异之。
为灭累之嘉相也。
又油瓮所止在佛堂内。
忽然不见。
乃经再宿还来本处。
而油满如故。
每于夜静闻有说法教授之声。
异香寻隙气冲于外。
就而视之一无所见。
识者以为幽祇所集故也。
而谦弱成治趣务造功。
不累形骸用清心海。
至于三秋霖滞民苦者多。
纯乃屏除法服微行市里。
或代人庸作。
事讫私去。
有与作价反乞贫人。
或见道俗衣服破坏尘垢。
皆密为洗补。
跪而复处。
及巾屦替藉秽污臭处。
皆缝洗鲜全。
其例甚众。
或于静时摙厕担粪。
有密见者告云。
若情事欣泰愿共同作。
或为僧苦役。
破薪运水。
或王路艰岨。
躬事填治。
因而励俗。
相助平坦。
有来䞋锡皆惨然不乐。
口云。
爱贼既来狱王潜至。
打缚不久矣。
故所获财物。
并施大众。
不造经像。
人问其意。
云行道者所乏耳。
因以趣入也。
故王公等施日盈门首。
皆回与僧。
而自著粪扫袈裟。
内以布裙又无腰襻。
以绳收束如中国法。
寺僧服其行也。
或有不敢受者。
以为胜人。
所奉稍异常徒。
自叙云。
余初出家依于山侣。
昼则给供清众。
暮则聚薪自照。
因而诵经得二十五卷。
谓十地经论金刚般若论金光明诸法无行等。
并讲习通利。
故其所宣导皆引用斯文焉。
开皇十五年。
文帝又请入内。
为皇后受戒。
施物出宫。
随散并尽。
故贫窭之士。
闻纯之入内也要必有赐。
并聚集街首待施而还。
仁寿三年遂觉不悆闭室静坐。
而无痛所有。
白衣童子手捧光明立侍于右。
弟子慧进入问。
此是何人。
答曰。
第六欲天频来命我。
但以诸天著乐。
竟不许之。
由妨修道故也。
常愿生无佛法处教化众生。
慎勿彰言。
死后任说。
至五月内。
弟子为建大斋。
望崇玄福。
道俗凑集并在纯前。
有双鸽飞来入纯房内。
在衣桁上。
注目看纯。
虽人触捉都无有惧。
纯云。
任之勿捉。
至暮方逝。
及其疾甚。
人有问者。
必诫以法行。
不久得自纵自欺。
又云。
我不觉忽乘白象也。
此乃妄业耳。
何由可任。
因设斋食与诸旧别。
所有衣资杂物施同行者。
任取一事用结良缘。
而神志明悟不觉馀想。
卒于净住寺。
春秋八十有五。
即仁寿三年五月十二日也。
葬于白鹿原南。
凿龛处之。
外开门穴以施飞走。
后更往观。
身肉皆尽。
而骸骨不乱。
弟子慧昂等。
率诸檀越追慕先范。
乃图其仪质。
饰以丹青。
见在净住。
沙门彦琮
褒美厥德为叙赞云。
昂少所慈育。
亲供上行。
为之碑文。
广陈盛事。
兼以立性闲穆。
识悟清爽。
文藻横被闻于京室。
著集十卷颇共传之。
阇那崛多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僧。犍陀罗国人,姓金步氏,译名德志。父为国之宰辅。崛多髫龀之年立愿出家。随本师历游诸国。北周明帝武成时初至长安。武帝时为造四天王寺居住。寻西还,至突厥,为所留。入隋,文帝开皇中再入京师。召居大兴善寺翻译佛经。所译有《佛本行经》、《法炬》、《威德》、《护念》、《贤护》等经一百七十六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德志。
北贤豆揵陀罗国人。
髫龀出家于其国之大林寺。
既登戒品之三夏。
年方二十有七。
即与其落发师胜名。
得戒师志贤。
游方弘法。
路由迦臂施国踰大雪山。
备尝崄岨。
至鄯州。
则西魏后元年也。
以周明帝武成初。
驻锡长安之草堂寺。
未几誉彻上听。
诏偕胜名智贤二师。
后园论法。
且为造四天王寺。
传度梵文。
则十一面观音。
金仙所问经是也。
会谯王宇文俭镇蜀。
邀俱往。
止龙渊寺。
建德废教。
逼从禄仕。
以死辞。
诏放归。
北陷突厥。
连丁二师丧。
初沙门宝暹。
道邃。
僧昙等。
以齐武平间西访经法。
获梵本二百六十部。
以东。
至是亦宿留突厥。
以避周祸。
相得欢甚。
会隋受禅。
而暹等先以所获经来。
上诏访宿德传译。
开皇五年。
崛多偕使者。
谒文帝于洛阳。
即诏就职于大兴善寺。
时耶舍已亡。
久旷元匠。
更诏婆罗门僧达磨笈多。
居士高天奴。
高和仁。
兄弟。
同传梵语。
置十大德。
沙门僧休。
法粲。
法经。
慧藏。
洪尊。
慧远。
法纂。
僧晖。
明穆。
昙迁。
等。
监掌翻事。
铨定宗旨。
明穆彦琮重对梵本。
详审文义。
开皇二十年崛多唱灭。
春秋七十又八。
始终出经三十七部。
一百七十六卷。
则佛本行集。
法炬。
威德。
护念。
贤护。
等是也。
续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二
阇那崛多。
隋言德志北贤豆。
贤豆。
本音因陀罗婆陀那。
此云主处。
谓天帝所护故也。
贤豆之音。
彼国之讹略耳。
身毒天竺。
此方之讹称也。
而彼国人。
总言贤豆而已。
乃之以为五方也。
揵陀啰国人也。
隋言香行国焉。
居富留沙富罗城。
云丈夫宫也。
刹帝利种。
姓金(俱凡反)步。
此云项也。
谓如孔雀之项。
彼国以为贵姓。
父名跋阇逻婆啰。
此云金刚坚也。
少怀远量长乘清范。
位居宰辅燮理国政。
崛多昆季五人。
身居最小。
宿殖德本早发道心。
适在髫髫便愿出家。
二亲深识其度。
不违其请。
本国有寺名曰大林。
遂往归投。
因蒙度脱。
其郁波弟耶。
此云常近受持者。
今所谓和上。
此乃于阗之讹略也。
名曰嗜那耶舍。
此云胜名。
专修宴坐妙穷定业。
其阿遮利耶。
此云传授。
或云正行。
即所谓阿阇梨也。
亦近国之讹略耳。
名曰阇若那跋达啰。
此云智贤。
遍通三学偏明律藏。
崛多自出家后。
孝敬专诚。
教诲积年。
指归通观。
然以贤豆圣境灵迹尚存。
便随本师具得瞻奉。
时年二十有七。
受戒三夏。
师徒结志游方弘法。
初有十人。
同契出境。
路由迦臂施国。
淹留岁序。
国王敦请其师。
奉为法主。
益利颇周。
将事巡历。
便踰大雪山西足。
固是天险之峻极也。
至厌怛国。
既初至止。
野旷民希。
所须食饮无人营造。
崛多遂舍具戒。
竭力供待。
数经时艰。
冥灵所祐。
幸免灾横。
又经渴啰槃陀及于阗等国。
屡遭夏雨寒雪。
暂时停住。
既无弘演。
栖寓非久。
又达吐谷浑国。
便至鄯州。
于时即西魏大统元年也。
虽历艰危心逾猛励。
发踪跋涉三载于兹。
十人之中过半亡没。
所馀四人仅存至此。
以周明帝武成年。
初届长安。
止草堂寺。
师徒游化已果来心。
更登净坛再受具足。
精诚从道尤甚由来。
稍参京辇渐通华语。
寻从本师胜名。
被明帝诏延入后园。
共论佛法。
殊礼别供充诸禁中。
思欲通法无由自展。
具情上启。
即蒙别敕。
为造四天王寺。
听在居住。
自兹已后乃翻新经。
既非弘泰。
羁縻而已。
所以接先阙本。
传度梵文。
即十一面观音。
金仙问经等是也。
会谯王宇文俭镇蜀。
复请同行于彼三年。
恒任益州僧主。
住龙渊寺。
又翻观音偈佛语经。
建德隳运像教不弘。
五众一期同斯俗服。
武帝下敕追入京辇。
重加爵禄逼从儒礼。
秉操铿然守死无惧。
帝悯其贞亮。
哀而放归。
路出甘州北由突厥。
阇梨智贤还西灭度。
崛多及以和上。
乃为突厥所留。
未久之间和上迁化。
只影孤寄莫知所安。
赖以北狄君民颇弘福利。
因斯飘寓。
随方利物。
有齐僧宝暹道邃僧昙等十人。
以武平六年。
相结同行采经西域。
往返七载将事东归。
凡获梵本二百六十部。
行至突厥。
俄属齐亡。
亦投彼国。
因与同处讲道相娱。
所赍新经请翻名题。
勘旧录目转觉巧便。
有异前人。
无虚行苦同誓焚香共契宣布。
大隋受禅佛法即兴。
暹等赍经先来应运。
开皇元年季冬届止京邑。
敕付所司访人令译。
二年仲春便就传述。
夏中诏曰。
殷之五迁恐民尽死。
是则居吉凶之土。
制短长之命。
谋新去故如农望秋。
龙首之山。
川原秀丽卉木滋阜。
宜建都邑定鼎之基。
永固无穷之业。
在兹可域。
城曰大兴城。
殿曰大兴殿。
门曰大兴门。
县曰大兴县。
园花池沼其号并同。
寺曰大兴善也。
于此寺中传度法本。
时崛多仍住北狄。
至开皇五年。
大兴善寺沙门昙延等三十馀人。
以躬当翻译音义乖越。
承崛多在北。
乃奏请还。
帝乃别敕追延。
崛多西归已绝。
流滞十年。
深思明世重遇三宝。
忽蒙远访欣愿交并。
即与使乎同来入国。
于时文帝巡幸洛阳。
于彼奉谒。
天子大悦赐问频仍。
未还京阙寻敕敷译。
新至梵本众部弥多。
或经或书。
且内且外。
诸有翻传必以崛多为主。
佥以崛多言识异方字晓殊俗。
故得宣辩自运。
不劳传度。
理会义门句圆词体。
文意粗定铨本便成。
笔受之徒不费其力。
试比先达抑亦继之。
尔时耶舍已亡。
专当元匠。
于大兴善更召婆罗门僧达摩笈多。
并敕居士高天奴高和仁兄弟等。
同传梵语。
又置十大德沙门僧休法粲法经慧藏洪遵慧远法。
纂僧晖明穆昙迁等。
监掌翻事铨定宗旨。
沙门明穆彦琮
重对梵本再审覆勘整理文义。
昔支昙罗什等所出大集。
卷轴多以三十成部。
及耶舍高齐之世出月藏经一十二卷。
隋初后出日藏分一十五卷。
既是大集广本。
而前后译分。
遂便支离。
部帙羁散。
开皇六年。
有招提寺沙门僧就。
合之为六十卷。
就少出家专宝坊学。
虽加宣导恨。
文相未融。
乃例括相从。
附入大部。
至于词旨惬当未善精穷。
比有大兴善寺沙门洪庆者。
识度明达。
为国监写藏经。
更釐改就所合者。
名题前后甚得理致。
且今见翻诸经。
有多是大集馀品。
略而会之应满百卷。
若依梵本。
此经凡十万偈。
据以隋文可三百卷。
崛多曾传。
于阗东南二千馀里有遮拘迦国。
彼王纯信敬重大乘。
宫中自有摩诃般若大集华严三部。
王躬受持亲执锁钥。
转读则开香华供养。
或以诸饼果诱引小王令其礼拜。
此国东南可二十馀里。
山甚岩险有深净窟。
置大集华严方等宝积楞伽方广舍利弗花聚二陀罗尼都萨罗藏摩诃般若八部般若大云经等凡十二部。
减十万偈。
国法相传防卫守护。
又有入灭定罗汉三人。
窟中禅寂。
每至月半。
诸僧就山为其净发。
此则人法住持。
有生之所凭赖。
崛多道性纯厚神志刚正。
爱德无厌求法不懈。
博闻三藏远究真宗。
遍学五明兼闲世论。
经行得道场之趣。
总持通神咒之理。
三衣一食终固其诚。
仁济弘诱非关劝请。
勤诵佛经老而弥笃。
强识先古久而逾诣。
士庶钦重道俗崇敬。
隋滕王遵仰戒范。
奉以为师。
因事尘染流摈东越。
又在瓯闽道声载路身心两救为益极多。
至开皇二十年。
便从物故。
春秋七十有八。
自从西服来至东华。
循历翻译合三十七部。
一百七十六卷。
即佛本行集法炬威德护念贤护等经是也。
并详括陶冶理教圆通。
文明义结具流于世。
见费长房三宝录。
初隋高祖又敕崛多。
共西域沙门若那竭多开府高恭恭息都督天奴和仁及婆罗门毗舍达等。
于内史内省。
翻梵古书及乾文。
至开皇十二年。
书度翻讫。
合二百馀卷。
奏闻进内。
见唐贞观内典录。
时又有优婆塞。
姓瞿昙氏。
名达磨般若。
隋言法智。
父名般若流支。
备详馀传。
智本中天国人。
流滞东川遂向华俗。
而门世相传祖习传译。
高齐之季为昭玄都。
齐国既平佛法同毁。
智因僧职转任俗官。
再授洋州洋川郡守。
隋氏受禅。
梵牒即来。
有敕召还使掌翻译。
法智妙善方言。
执本自传。
不劳度语。
译业报差别经等。
成都沙门释智铉。
笔受文词铨序义体。
日严寺沙门彦琮制序。
见隋代经录。

人物简介

全后周文·卷二十三
道安俗姓姚,冯翊胡城人,周武敕住中兴寺,建德三年,普灭佛道,削迹潜遁,搜访得之,位以朝列,不就。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五 护教科
姓姚氏。
冯翊胡城人。
早附法门。
学无常师。
然虚恬静泊。
禅侣推服。
后隐于太白山。
究研竺典。
披寻鲁诰。
进具之后。
尤尚涅槃等经。
大智度等论。
住大陟岵寺。
常以二部谈海无替。
善文藻。
故名卿达士。
日盈席。
时周始平齐。
中外禔福。
安道为物宗。
每以佛法之尊自任。
武帝于安有故。
颇敬事之。
或过安则席地而坐。
安居高座。
自若也。
侍卫皆侧目。
尝进中食。
帝举箸曰。
弟子闻。
俗人而僧食于律法宜有罪。
师其以罪累我乎。
安曰教有权实。
律有开遮。
王贼恶人。
并道供给。
贫道据法以拟。
非徒然也。
帝曰审如是。
诚非佛意。
且贼与恶人。
岂复王之同类哉。
即命彻去。
诏徙住大中兴寺。
别加殊礼。
帝南郊文物之备。
踰于前朝。
道俗聚观。
塞衢术。
安独不出。
诏以天子卤簿之盛。
必欲安一见。
以诧其荣。
安曰陛下方以诚敬事天。
不宜使贫道。
堕于流俗也。
帝闻而叹善久之。
安之同学慧俊者。
京兆三原之朱氏子也。
平生于书不甚习读。
而富于忆持。
虽鸿材硕学。
莫之抗。
其论辨纵横。
电掣泉涌。
一日安讲涅槃。
俊令章设问往还。
迄暮竟不消文。
明日又问搆难精拔。
如是三日。
仅成一义。
及卒。
安哭之恸曰。
获与斯人俱。
且三十年。
其助我者。
何可胜数。
今已矣。
天或者其亦弃我欤。
天和四年三月十五日。
帝御正殿。
诏集儒释道士。
文武百官。
二千馀人。
较量三教优劣。
以议废立。
是月三十日。
复集如前。
终莫敢有抗上旨者。
四月初。
诏天下道俗。
皆得极言三教优劣。
又诏司隶大夫甄鸾。
详定佛道二教。
鸾乃上笑道论三卷。
合三十六条。
用笑三洞之名。
经称三十六部之失。
文极该赡。
事多抑扬。
五月十日。
帝以鸾论伤蠹焚之殿廷。
安伤诚见之昏。
悯物情之蔽。
乃作二教论一卷。
凡十二篇。
文具别集。
帝揽之。
废教之议中寝。
建德三年五月十七日。
诏佛道二教。
并行罢黜。
安由是削迹消声。
深遁林泽。
诏在处搜访。
既至。
尉赉优渥。
欲宠以禄位。
固辞久之卒。
初安之居中兴也。
迎母以养。
每且上食。
而后上讲。
甘旨之奉。
必手自治。
虽析薪汲水。
亦不以役仆隶也谓其人曰。
仲尼有言。
徒以养而不以敬。
至于犬马能之。
此岂孝之至者哉。
先佛之担父棺。
亦可以为后世法矣。
作遗诫九章以训门。
人语繁不录 弟子慧影宝贵。
皆趾美敷导。
影著伤学存废厌脩等三论。
贵于开皇末。
合三家金光明。
为一本八卷。
复请崛多三藏。
译银主陀罗尼。
及嘱累品。
沙门彦琮
覆梵本。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护法上
释道安。
俗姓姚。
凭翊胡城人也。
识悟玄理早附法门。
性无常师闻道而至。
兼以恬虚静泊凝心胜境。
谦肃为用动止施度。
凡厥禅侣莫不推服。
后隐于太白山。
栖遁林泉拥志经论。
思拔深定慧业斯举。
旁观子史粗涉大纲。
而神气高朗挟操清远。
进具已后。
崇尚涅槃。
以为遗诀之教。
博通智论。
用资弘道之基。
故周世渭滨盛扬二部。
更互谈诲无替四时。
住大陟岵寺。
常以弘法为任。
京师士子咸附清尘。
安内外既明特善文藻。
动言命笔并会才华。
而风韵疏通。
雅调翔简。
执礼居尊仁被朝贵。
故荣达儒宰。
知名道士。
日来请论咸发信心。
故得义流天下草偃从之。
周武廓清天步中外禔福。
频御彫辇躬礼安焉。
安道为物宗。
坐镇崇敬。
令帝席地而止。
安则如常敷化。
高谈正法词无涉世。
公卿侧目观者荣庆。
时及中食安命供设。
帝将举箸曰。
弟子闻。
俗人不合僧食。
法师如何以罪累人。
安曰。
佛教权实律制开遮王贼恶臣并通供给。
贫道据法相拟。
理非徒尔。
帝曰。
审如来言非佛意也。
但恐损道众耳。
又与贼臣同席。
诚无预焉。
即敕将去。
更论馀法。
曾不以介意。
斯即季代之高量也。
后敕住大中兴寺。
别加殊礼。
帝往南郊。
文物大备。
敕诸道俗同睹通衢。
敕别及安。
令观天子卤簿仪具。
安答曰。
陛下为民故出。
贫道为法不出。
帝闻弹指叹善久之。
安鉴悟绝伦德风远扇。
立形平准守道自遵。
皆此类也。
与同学慧俊知名周壤。
俊姓朱氏。
京兆三原人。
生不学书。
而耳餐取悟一闻不忘藏诸胸臆。
流略儒释谈如泉涌。
攻击关责锋锷丛萃。
曾于一日安公正讲涅槃。
俊命章设问。
遂往还迄暮。
竟不消文。
明旦又问。
讲难精拔。
安虽随言即遣。
而听者谓无继难。
俊终援引文理徵并相詶。
遂连三日止论一义。
后两舍其致方事解文。
故使惊唱前修预闻高揖。
俊后历寻华土。
纵学名师。
凡所沾耳。
皆义通旨得。
安与同室三十馀年。
言晤飞玄诚逾目击。
因疾而卒。
安抚尸恸哭曰。
宣尼有言。
信不虚矣。
至天和四年岁在己丑三月十五日。
敕召有德众僧名儒道士文武百官二千馀人于正殿。
帝升御座。
亲量三教优劣废立。
众议纷纭。
各随情见较其大抵。
无与相抗者。
至其月二十日。
又依前集。
众论乖咎是非滋生。
并莫简帝心。
索然而退。
至四月初。
敕又广召道俗。
令极言陈理。
又敕司隶大夫甄鸾。
详佛道二教。
定其先后浅深同异。
鸾乃上笑道论三卷。
合三十六条。
用笑三洞之名。
及笑经称三十六部。
文极详据事多扬激。
至五月十日。
帝又大集群臣。
详鸾上论以为伤蠹道士。
即于殿庭焚之。
道安慨时俗之混并。
悼史藉之沈网。
乃作二教论取拟武帝。
详三教之极。
文成一卷篇分十二。
初归宗显本篇。
有客问曰。
仆闻。
风流倾坠。
六经所以缉修。
誇尚滋彰。
二篇所以述作。
故优柔弘润于物必济曰儒。
用之不匮于物必通曰道。
斯皆孔老之神功。
可得而详矣。
近览释教文博义丰。
观其汲引。
则恂恂善诱。
要其旨趣。
则亹亹兹始良。
然三教虽殊劝善一途。
教迹诚异理会则同。
至如老嗟身患孔叹逝川。
固欲后外以致存生感往以知物化。
何异释典之厌身无常之说哉。
但拘滞之流未驰高观。
不能齐天地于一指。
均是非于一气。
致令谈论之际每有不同。
此所谓匿摩尼于胎㲉。
掩大明于重夜。
伤莫二之淳风。
塞洞一之玄旨。
祈之弥劫奚可值哉。
主人答曰。
子之穷辩未尽理也。
夫万化本于生生。
三才兆于始始。
然则无生无始。
物之性也。
有化有生。
人之聚也。
聚虽一体。
而形神两异。
散虽质别。
而心数弗亡。
故救形之教。
教称为外。
济神之教。
教称为内。
是以智论有内外两经。
仁王辩内外两论。
大等明内外两律。
百论言内外二道。
若通论内外。
则该彼华夷。
若局命此方。
则可云儒释。
释教为内儒教为外。
备彰圣典非为诞谬。
详览载藉寻讨源流。
教惟有二宁得有三。
何者。
昔玄古朴素。
坟典之诰未弘。
淳风稍离。
丘索之文乃著。
故包论七典统括九流。
咸为治国之谟。
并是修身之术。
若派而别之。
则应为九教。
总而合之。
则同属儒宗。
论其官也。
各王朝之一职。
谈其藉也。
普皇家之一书。
子欲于一化之内。
令九流争川。
大道之世。
使小成竞辩。
岂不上伤皇极莫二之风。
下开拘放鄙荡之弊。
真所谓巨蠹鸿猷眩曜朝野矣。
佛教者。
穷理尽性之格言。
出世入真之正辙。
论其文则部分十二。
语其旨则四种悉檀理妙域中。
固非名号所及。
化擅系表。
又非情智所寻。
至于遣累落筌陶神尽照。
近超生死远證泥洹。
播阐五乘。
接群机之深浅。
该明六道。
辩善恶之升沈。
夐期出世。
而理无不周。
迩毗王化。
而事无不尽。
能博能要不质不文。
自非天下之至虑。
孰能与斯教哉。
虽复儒道千家农墨百氏取舍驱驰。
未及其度者也。
惟释氏之教理富权实。
有馀不了称之曰权。
无馀了义号之为实。
通言善诱何名妙赏。
子谓。
三教虽殊劝善义一。
余谓。
善有精粗优劣宜异。
精者超百化而高升。
粗者循九居而未息。
安可同年而语其胜负哉。
又云。
教迹诚异理会则同。
爰引世训以符玄教。
此盖悠悠之所昧。
未暨其本矣。
教者何耶筌理之谓。
理者何耶教之所诠。
教若果异理岂得同。
理若必同教宁得异。
筌不期鱼蹄不为兔。
将为名乎理同安在。
夫厚生情笃。
身患之诫遂兴。
不悟迁流。
逝川之叹乃作。
并是域内之至谈。
非踰方之巨唱。
何者。
推色尽于极微。
老氏之所未辨究心穷于生灭。
宣尼又所未言。
可谓瞻之似尽。
而察之未极者也。
经曰。
分别色心有无量相。
非诸二乘所知。
且二乘之与大行。
俱越妄想之乡。
菩萨则慧兼九道。
声闻则独善一身。
其犹露润之比巨壑。
微尘之比须弥。
况凡夫识想何得齐乎。
故经曰。
无以日光等彼萤火。
若夫以齐而齐不齐者未齐矣。
以齐而齐于齐者未齐焉。
余闻。
善齐天下者。
以不齐而齐天下者也。
何须夷岳实渊然后方平。
续凫截鹤于焉始等。
此盖狷夫之野议。
岂达士之贞观乎。
故谚曰。
紫实昧朱狂斯滥哲。
请广其类。
上至天子下至庶人。
莫不资色心。
以成躯。
禀阴阳而化体。
不可以色心是等。
而便混以智愚。
阴阳义齐。
则同之于贵贱。
此之不可。
至理咬然。
虽强齐之。
其义安在。
帝为张宾搆谮。
意遣释宗。
初览安论通问僚宰。
文据卓然莫敢排斥。
当时废立遂寝。
诚有所推。
至建德三年岁在甲午五月十七日。
乃普灭佛道二宗。
别置通道观。
简释李有名者。
并著衣冠为学士焉。
事在别传。
安削迹潜声逃于林泽。
帝下敕搜访。
执诣王庭。
亲致劳接。
赐牙笏䌽帛。
并位以朝列。
竟并不就。
卒于周世。
初安之住中兴。
携母相近。
每旦出觐手为煮食。
然后上讲。
虽足侍人不许兼助。
乃至折薪汲水。
必自运其身手。
告人曰。
母能生养于我。
非我不名供养。
卒于母世初无一息。
斯准大圣担棺之像。
布化浇夫矣。
及其即世也乃作遗诫九章。
以训门人。
其词曰。
敬谢诸弟子。
夫出家为道至重至难。
不可自轻不可自易。
所谓重者。
荷道佩德萦仁负义。
奉持净戒死而有已。
所谓难者。
绝世离俗永割亲爱。
回情易性不同于众。
行人所不能行。
割人所不能割。
忍苦受辱捐弃躯命。
谓之难者名曰道人。
道人者行道人也。
行必可履言必可法。
被服出家动为法则。
不贪不诤不谗不匿。
学问高远志存玄默。
是为名称参位三尊。
出贤入圣涤除精魂。
故得君王不望其报。
父母不望其力。
普天之人莫不归揖。
捐妻减养供奉衣食。
屈身俯仰不辞劳役者。
以其志行清洁通于神明。
淡泊虚白可奇可贵故。
自顷荒流道法遂替。
新学之人未体法则。
弃正著邪忘其真实。
以小黠为智。
以小供为足。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退自推观良亦可悲。
计今出家或有年岁。
经业未通文字不决。
徒丧一世无所成名。
如此之事不可深思。
无常之限非旦则夕。
三涂苦痛无强无弱。
师徒义深故以申示。
有情之流可为永诫。
其一曰。
卿已出家永违所生。
剃发毁容法服加形。
辞亲之日上下涕零。
割爱崇道意陵太清。
当遵此志经道修明如何无心故在色声。
悠悠竟日经业不成。
德行日损秽迹遂盈。
师友惭耻凡俗所轻。
如是出家徒自辱名。
今故诲励宜当专精。
其二曰。
卿已出家弃俗辞君。
应自诲励志果清云。
财色不顾与世不群。
金玉不贵惟道为珍。
约己守节甘苦乐贫。
进德自度又能度人。
如何改操趋走风尘。
坐不暖席驰务东西。
剧如徭役县官所牵。
经道不通戒德不全。
朋友蚩弄同学弃捐。
如是出家徒丧天年。
今故诲励宜各自怜。
其三曰。
卿已出家永辞宗族。
无亲无疏清净无欲。
吉则不欢凶则不戚。
超然从容豁然离俗。
志在玄妙轨真守扑。
得度广济普蒙福禄。
如何无心仍著染浊空争长短铢两斗斛。
与世同利何异僮仆。
经道不明德行不足。
如是出家徒自毁辱。
今故诲示宜自洗沐。
其四曰。
卿已出家号曰道人。
父母不敬世帝不臣。
普天同奉事之如神。
稽首致敬不计富贫。
尚其清修自利利人。
减割之重一米七斤。
如何怠慢不能报恩。
倚纵游逸身意虚烦。
无戒食施死入太山。
烧铁为食融铜灌咽。
如斯之痛法句所陈。
今故诲约宜改自新。
其五曰。
卿已出家号曰息心。
秽杂不著惟道是钦。
志参清洁如玉如冰。
当修经戒以济精神。
众生蒙祐并度所亲。
如何无心随俗浮沈。
纵其四大恣其五根。
道德遂浅世事更深。
如是出家与世同尘。
今故诫约幸自开神。
其六曰。
卿已出家捐世形躯。
当务竭情泥洹合符。
如何扰动不乐闲居。
经道损耗世事有馀。
清白不履反入泥涂。
过影之命或在须臾。
地狱之痛难可具书。
今故戒励宜崇典谟。
其七曰。
卿已出家不可自宽。
形虽鄙陋使行可观。
衣服虽粗坐起令端。
饮食虽疏出言可餐夏则忍饥冬则忍寒。
能自守节不饮盗泉。
不肖之供足不妄前。
久处私室如临至尊。
学虽不多可齐上贤。
如是出家足报二亲。
宗族知识一切蒙恩。
今故戒汝各宜自敦。
其八曰。
卿已出家性有昏明。
学无多少要在修精。
上士坐禅中士诵经。
下士堪能塔寺经营。
岂可终日一无所成。
立身无闻可谓徒生。
今故诲汝宜自端情。
其九曰。
卿已出家永违二亲。
道法革性俗服离身。
辞亲之日乍悲乍欣。
邈尔绝俗超出埃尘。
当修经道制己履真。
如何无心更染俗因。
经道已薄行无毛分。
言非可贵德非可珍。
师友致累恚恨日殷。
如是出家损法辱身。
思之念之好自将身。
安有弟子慧影宝贵。
并列名隋世。
影传灯大论继踵法轮。
汎迹人间情多野外。
著伤学存废厌修等三论。
伤学除谤法之愆。
存废防奸求之意。
厌修令改过服道。
并藻逸霞烂。
焕然可遵。
后卒开皇末岁。
贵玩阅群典讲律为务。
见晋世支敏度合五家首楞严为一本八卷。
又合三家维摩经为一本五卷。
隋沙门僧就合四家大集为一本六十卷。
贵乃合三家金光明为一本八卷。
复请崛多三藏。
译银主陀罗尼及属累品。
以之成部。
沙门彦琮重覆梵本。
品部斯具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僧。南贤豆罗啰国人。姓弊耶伽罗氏,出家落发后改名法密。受戒后喜游方,遍历诸国,至隋。文帝开皇十年奉帝旨延入京师,住兴善寺翻译佛经。炀帝即位,于洛阳上林园内置译经馆,征达摩笈多及诸学士任之。所译经论七部三十二卷,文义澄洁,华质显畅。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法密。南贤豆罗啰国人。姓弊耶伽罗。华言虎氏。刹帝利种。年二十三。出家于中贤豆。师事沙门觉密落发。二十五年。从沙门德施。沙门普照。受具。通大小乘经论。又从照师行乞食。禅观法三年。略窥户牖。俄而事照师赴吒伽国王之请。留一年。迨师云返。独留四年。居天游寺。天游盖其王之所造寺也。自兹行役。倍多见闻。商旅盛传。以支那大国。三宝郁兴。然犹未之信。及踰雪岭所传益真。于是始系心焉。间关跋涉。屡移岁叙。开皇十年。冬抵京师。旋处大兴善寺。笈多经洞字源。论穷声意。推居译首。允惬舆情。炀帝定鼎洛都。弥加崇向。诏开翻经馆于上林中。招徕俊彦。讫大业之季。凡二十八年。合出经论七部三十二卷。即起世。缘生。药师本愿。摄大乘。菩提资粮。等也。唐武德二年终。
续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二
达摩笈多。
隋言法密。
本南贤豆罗啰(力加反)国人也。
刹帝利种。
姓弊耶伽啰。
此云虎氏。
有弟四人。
身居长子。
父母留恋不听出家。
然以笃爱法门深愿离俗。
年二十三。
往中贤豆界鞬拿究拨阇城。
此云耳出。
于究牟地。
谓黄色花因园以得名也。
僧伽啰磨。
此云众园。
旧云僧伽蓝者讹略也。
笈多于此寺中方得落发。
改名法密。
年二十五方受具戒。
其郁波弟耶佛驮笈多。
此云学密。
阿遮利夜。
名旧拿达多。
此云德施。
又一阿遮利夜。
名为普照。
通大小乘经论。
咸能诵说行宾茶夜法。
谓行乞食者。
旧名为分卫。
入第耶那。
此云念修。
旧为禅那取持诃那。
并讹僻也。
恒入此观以为常业。
笈多受具之后仍住三年。
就师学问。
师之所得略窥户牖。
后以普照师为吒迦国王所请。
从师至彼经停一载。
师还本国。
笈多更留四年。
住于提婆鼻何啰。
此云天游也。
天谓国王。
游谓僧处。
其所王立故名天游。
旧以寺代之。
寺乃此土公院之名。
所谓司也廷也。
又云招提者亦讹略也。
世依字解。
招谓招引。
提谓提携。
并浪语也。
此乃西言耳。
正音云招斗提奢。
此云四方。
谓处所为四方众僧之所依住也。
于是历诸大小乘国及以僧寺。
闻见倍多。
北路商人颇至于彼。
远传东域有大支那国焉。
旧名真丹振旦者。
并非正音。
无义可译。
惟知是此神州之总名也。
初虽传述不甚明信。
未作来心。
但以志在游方情无所系。
遂往迦臂施国。
六人为伴仍留此国停住王寺。
笈多遂将四伴。
于国城中二年停止。
遍历诸寺备观所学。
远游之心尚未宁处。
其国乃是。
北路之会。
雪山北阴商侣咸凑其境。
于商客所。
又闻支那大国三宝兴盛。
同侣一心属意来此。
非惟观其风化。
愿在利物弘经。
便踰雪山西足。
薄祛罗国波多叉拿国达摩悉鬓多国。
此诸国中并不久住。
足知风土诸寺仪式。
又至渴罗槃陀国。
留停一年。
未多开导。
又至沙勒国。
同伴一人复还本邑。
馀有三人停在王寺。
谓沙勒王之所造也。
经住两载。
仍为彼僧讲说破论。
有二千偈。
旨明二部。
多破外道。
又为讲如实论。
亦二千偈。
约其文理乃是世间论义之法。
又至龟兹国亦停王寺。
又住二年。
仍为彼僧讲释前论。
其王笃好大乘多所开悟。
留引之心旦夕相造。
笈多系心东夏。
无志潜停。
密将一僧间行至乌耆国。
在阿烂拿寺。
讲通前论。
又经二年渐至高昌。
客游诸寺。
其国僧侣多学汉言。
虽停二年无所宣述。
又至伊吾。
便停一载。
值难避地西南。
路纯砂碛水草俱乏。
同侣相顾性命莫投。
乃以所赍经论权置道旁。
越山求水冀以存济。
求既不遂劳弊转增。
专诵观世音咒。
夜雨忽降身心充悦。
寻还本途。
四顾茫然方道迷失踟蹰进退。
乃任前行。
遂达于瓜州。
方知委曲取北路之道也。
笈多远慕大国跋涉积年。
初契同徒或留或殁。
独顾单影届斯胜地。
静言思之悲喜交集。
寻蒙帝旨。
延入京城。
处之名寺供给丰渥。
即开皇十年冬十月也。
至止未淹。
华言略悉。
又奉别敕令就翻经。
移住兴善执本对译。
允正寔繁。
所诵大小乘论并是深要。
至于宣解大弘微旨。
此方旧学频遣积疑。
然而慈恕立身柔和成性。
心非道外行在言前。
戒地夷而静。
智水幽而洁。
经洞字源论穷声意。
加以威容详正勤节高猛。
诵响继晨宵。
法言通内外。
又性好端居简绝情务。
寡薄嗜欲息杜希求。
无倦诲人有踰利己。
曾不忤颜于贱品。
轻心于微类。
遂使未睹者倾风。
暂谒者钦敬。
自居译人之首。
惟存传授。
所有覆疏务存纲领。
炀帝定鼎东都。
敬重隆厚。
至于佛法弥增崇树。
乃下敕于洛水南滨上林园内。
置翻经馆。
搜举翘秀。
永镇传法。
登即下徵笈多并诸学士。
并预集焉。
四事供承复恒常度。
致使译人不坠其绪。
成简无替于时。
及隋纲云颓郊垒烟构。
梵本新经一时斯断。
笈多蕴其深解遂阙陈弘。
始于开皇中岁。
终于大业末年二十八载。
所翻经论七部。
合三十二卷。
即起世缘生药师本愿摄大乘菩提资粮等是也。
并文义澄洁华质显畅。
具唐贞观内典录。
至武德二年终于洛汭。
初笈多翻普乐经一十五卷。
未及练覆。
值伪郑沦废不暇重修。
今卷部在京。
多明八相等事。
沙门彦琮
内外通照华梵并闻。
预参传译偏承提诱。
以笈多游履具历名邦。
见闻陈述事逾前传。
因著大隋西国传一部。
凡十篇。
本传。
一方物。
二时候。
三居处。
四国政。
五学教。
六礼仪。
七饮食。
八服章。
九宝货。
十盛列山河国邑人物。
斯即五天之良史。
亦乃三圣之宏图。
故后汉西域传云灵圣之所降集。
贤懿之所挺生者是也。
词极纶综。
广如所述。
初开皇十三年广州有僧行塔忏法。
以皮作帖子二枚书为善恶两字。
令人掷之。
得善者吉。
又行自扑法以为灭罪。
而男女合杂妄承密行。
青州居士接响同行。
官司检察谓是妖异。
其云。
此塔忏法。
依占察经。
自扑忏法。
依诸经中五体投地如大山崩。
时以奏闻。
乃敕内史侍郎李元操就大兴善问诸大德。
有沙门法经彦琮等。
对云。
占察经见有两卷。
首题菩提登在外国译文似近代所出。
众藏亦有写而传者。
检勘群录。
并无正名及译人时处。
塔忏与众经复异。
不可依行。
敕因断之。
时有秀才儒林郎侯白。
奉敕撰旌异传一部二十卷。
多叙感应。
即事亟涉。
弘演释门者。
白字君素。
本相邺人也。
识敏机对损崇台省。
帝以多闻前古爰引。
宾王观国程器终于此职。
又有晋府祭酒徐同卿。
撰通命论两卷。
卿以文学之富。
镜达玄儒等教。
亦明三世因果。
但文言隐密。
先贤之所未辩。
故引经史正文。
会通运命归于因果。
意在显发儒宗助佛宣教导达群品咸奔一趣。
盖卿博识有据。
故能洞此幽求。
又有翻经学士泾阳刘冯。
撰内外旁通比校数法一卷。
冯学通玄素偏工数术。
每以前代翻度至于数法比例颇涉不同。
故演斯致。
其序略云。
世之道艺有浅有深。
人之禀学有疏有密。
故寻算之用也。
则兼该大衍。
其不思也。
则致惑三隅。
然东夏数法。
自有三等之差。
西天所陈。
何无两端之例。
然则先译诸经。
并以大千称为百亿。
言一由旬为四十里。
依诸算计悉不相符。
窃疑翻传之日彼此异意。
指撝之际于斯取失。
故众经算数之法。
与东夏相参。
十十变之旁通对衍。
庶拟翻译之次。
执而辩惑。
既参隶经诰。
故即而叙之。
至开皇十五年。
文皇下敕。
令翻经诸僧撰众经法式。
时有沙门彦琮等。
准的前录结而成之。
一部十卷。
奏呈入内。
并见隋代费氏诸录。
时有翻经学士成都费长房。
本预细衣。
周朝从废因俗。
传通妙精玄理。
开皇之译。
即预搜扬。
敕召入京。
从例修缉。
以列代经录散落难收佛法肇兴年载芜没。
乃撰三宝录一十五卷。
始于周庄之初。
上编甲子。
下舒年号。
并诸代所翻经部卷目。
轴别陈叙。
函多条例。
然而瓦玉杂糅真伪难分。
得在通行阙于甄异。
录成陈奏。
下敕行之所在流传。
最为该富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50—842 【介绍】: 唐僧。
俗姓李,为宗室后裔,生于海汀郡,一作海门郡。
自幼出家,依本郡云琮禅师
后诣南岳,从智严习律。
终至南康,从马祖道一传禅法。
宪宗元和末,年逾七十,迁住萧山法乐寺。
晚住杭州盐官海昌院,世称盐官和尚。
卒谥悟空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宗室子也。
其先播迁。
于是生安于海门郡。
始娠终娩。
皆有瑞相。
童时。
有异僧款门求见。
为摩顶曰。
凤穴振仪。
龙宫藏宝。
绍隆之业。
其在斯乎。
稍长亟请于父母。
愿出家。
父母不能禁。
卒听依郡之云琮禅师
祝其发。
年满登具。
诣南岳智严律师。
进毗尼学。
后从大寂禅师于南康龚公山。
妙领心地法门。
元和末游越之萧山法乐寺。
寺虽古制。
然楹堵靡完。
补坏扶倾。
聊复燕坐。
时杭之海昌法昕者。
缁林之翘楚也。
肇葺治盐官放生池壖废地。
以拟偃息。
闻安在越。
遽迎之而举。
以让焉。
僧问。
如何本身卢舍那。
安云。
与我将净瓶来。
僧即取净瓶。
安云却安本处著。
僧安瓶于旧处。
再理前问。
安云。
古佛过去久矣。
有座主来参。
安问云。
蕴何事业。
座云。
讲华严经。
安云华严法界有几种。
座云。
广说则重重无尽。
略有四种。
安竖起拂子云。
者个是弟几种。
座未及答。
安咄云思而知虑而解。
是鬼家活计。
日下孤灯。
果然失照。
安一日唤侍者云。
将犀牛扇子来。
侍者云扇子破也。
安云扇子破还我犀牛来。
侍者无对。
示众云虚空为鼓。
须弥为椎。
是什么人打得。
众无对。
宣宗皇帝方以比丘相。
杂堂众安默识之。
命为记室。
尝使撰疏语以丐。
而所获尤丰羡。
安叹其福气之盛。
且曰时至矣。
母滞泥蟠。
因以佛法嘱累云。
会昌二年。
壬戌十二月二十一日示寂。
及帝登极。
闻而怆悼。
即诏中官卢简求建塔谥悟空。
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齐安。
俗姓李。
实唐帝系之英。
先人播越。
故生于海门郡焉。
深避世荣终秘氏族。
安在胎母梦日兆详。
既诞而神光下烛。
数岁有异僧款门。
召见摩顶曰。
凤穴振仪龙宫藏宝。
绍终之业其在斯乎。
及臻丱角亟请出家。
父母诃止。
安曰。
禄利之养止于亲尔。
冥报之利不其远邪。
圭组之荣止于家尔。
济拔之益不其广邪。
二亲感其言而顺从。
遂依本郡云琮禅师
虽勒劳谦默和光同尘。
而萤月殊晖鸡鹤异态。
年满登具乃诣南岳智严律师。
外检律仪内照实相。
后闻南康龚公山大寂禅师随化度人慈缘幽感。
裹足振锡一日造焉。
大寂欣其相依论持不倦。
及其蜕去。
安尽力送终。
元和末安春秋已逾七十。
而游越之萧山法乐寺。
以其古制垣屋靡完。
补坏扶倾不克宴坐。
时海昌有法昕者。
缁林翘楚。
于放生池壖废地。
肇葺禅居焉。
昕谦而不自有。
延请安主之。
四海参学者麝至焉。
道化之盛翕然推伏。
安不言寒暑不下堂庑。
无流眄无倾听。
如此者盖有年矣。
而又挺身魁岸相好庄严。
眉毫绀垂颅骨圆耸。
望之者如仰嵩华而揖沧溟。
曾无测其高深也。
以会昌二年壬戌十二月二十二日。
泊然宴坐俄尔示灭。
先时竹柏尽死。
至是精彩益振。
爰有清响叩户祥光满室。
如环佩之锵鸣。
若剑戟之交射。
瑞相尤繁事形别录。
又安悬知宣宗皇帝隐曜缁行将来法会。
预诫知事曰。
当有异人至此。
禁杂言止横事。
恐累佛法。
明日行脚僧数人参礼。
安默识帝。
遂令维那高位安置。
礼殊他等。
安每接谈话益知贵气。
乃曰。
贫道谬为海众围绕患斋不供。
就上座边求一供疏。
帝为操翰摅辞。
安览惊悚。
知供养。
僧赍去。
所护丰厚殆与常度不同。
乃语帝曰。
时至矣无滞泥蟠。
嘱以佛法后事而去。
帝本宪宗第四子穆宗异母弟也。
武宗恒惮忌之。
沈之于宫厕。
宦者仇公武。
潜施拯护。
俾髡发为僧纵之而逸。
周游天下险阻备尝。
因缘出授江陵少尹。
实恶其在朝耳。
武宗崩。
左神策军中尉杨公讽宰臣百官。
迎而立之。
闻安已终怆悼久之敕谥大师曰悟空。
乃以御诗追悼。
后右貂卢简求为建塔焉。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姓李。
实唐帝系。
深避世荣。
终秘氏族。
安在胎。
母梦日兆祥。
既诞而神光下烛。
数岁。
有异僧款门。
召见摩顶曰。
凤穴振仪。
龙宫藏宝。
绍终之业。
其在斯乎。
及丱角。
亟请出家。
父母顺从。
遂依本郡云琮禅师
年满登具。
乃诣南岳智严律师。
外检律仪。
内照实相。
后闻南康龚公山大寂禅师。
随化度人。
裹足振锡。
一日造焉。
大寂欣其相依。
持论不倦。
及其蜕去。
安尽力送终。
元和末。
安春秋已逾七十。
而游越之萧山法乐寺。
时海昌有法昕者。
缁林翘楚。
于放生池壖废地。
肇葺禅居。
请安主之。
四海参学者麇至。
道化之盛。
翕然推伏。
安悬知宣宗皇帝。
隐曜缁行。
将来法会预诚知事曰。
当有异人至此禁杂言。
止横事。
恐累佛法。
明日行脚僧数人参礼。
安默识帝。
遂令维那。
高位安置。
礼殊他等。
安每接谈话。
益知贵气。
乃曰。
贫道谬为海众围绕。
患斋不供。
就上座边。
求一供疏。
帝为操翰摅辞。
安览惊悚。
知供养僧赍去。
所获丰厚。
殆与常度不同。
乃语帝曰。
时至矣无滞泥蟠。
嘱以佛法后事而去帝本宪宗第四子。
穆宗异母弟也。
武宗恒惮忌之。
沉之于宫厕。
宦者仇公武。
潜施拯护俾髡发为僧。
纵之而逸。
周游天下。
险阻备尝。
武宗崩。
左神策军中尉杨公。
讽宰臣百官迎立。
闻安已终。
怆悼久之。
敕谥悟空。
以御诗追悼。
建塔焉。
释道兴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刘氏。
秦州人。
隋季天下大乱。
兴八九岁。
常欲出家。
父母不允。
辄逃诣寺。
挽之无还意。
父母患焉。
年十九。
竟自隐匿大光寺。
父母遍求不可得。
众悯其志。
为劝喻。
即剃落。
尝语其徒曰。
人身难得。
宜持戒毋怠。
贼虏其母以去。
兴方以沙弥。
于寺营务。
闻之遽夜驰六十里。
诣贼所。
拜且泣。
乞与母俱还。
贼刃之未殊。
念曰。
此僧以其母故。
死不惧。
岂非至孝。
杀至孝不祥。
因裂裳裹创。
使负其母。
由间道走城。
后避难。
入蜀道。
逢一老僧与同行。
老僧谓兴。
吾有黄金十两。
幸达宁静地。
共分之。
愿勿惮负荷也。
兴意以为金贾祸物。
如来且不许手持宝。
况负荷耶。
乃辞老僧独行抵河池县而赞皇公偶识之。
为发仆卫。
送至梁州。
或传。
老僧遇贼于三泉县。
杀而取其金云。
兴既进具。
行头陀。
依智舜律师习毗尼。
听五过。
能覆述。
舜深奇慧解。
复承首律师于京师。
大义益通贯。
还蜀。
博综经论。
又禀受心要于江禅师下。
然于律则尤所究意焉。
每叹曰。
佛法渐替。
轻慢日增。
吾亦焉敢亵渎哉。
故凡戒非三二十请。
未尝许其开授。
则其重法可知矣。
当其沥六趣生死苦语以励众。
至有垂涕泣者。
兴充福胜寺都维那。
寺主以有司命。
戒不得停客。
客之来者。
兴皆宿食之。
无所拒。
主大怒曰。
年少敢尔。
我语不见用。
并不用官司命邪。
兴从容进曰。
官不容针。
私通车马。
僧三宝也。
于法宜受。
否则违佛制。
佛制官司命。
其孰轻重。
主愈怒。
久之乃悔。
贞观中青城戴令来。
暮夜宿兴房中。
三鼓矣。
忽惊走出外曰。
见一僧服赤。
执杖击其背云。
何故宿此。
急呼火视背。
有杖痕。
阔三指。
旋从兴忏罪而去。
尝疾病。
盛闻音乐。
室中独念。
以为吾平生求佛果。
人天报非所求也。
应念声灭。
疾随差。
自尔日礼千佛。
永徽中。
玄奘法师。
送以所获于西天舍利。
使供养。
兴于房中。
别立道场。
发愿曰。
若其传法礼佛。
契圣心者。
请放光瑞證明。
俄而一室尽金色。
显庆四年终。
寿六十七。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明律下之馀
释道兴。
姓刘。
本住秦州。
八九岁时常念出家。
私诣僧寺不肯还。
二亲恐失。
年十九。
决意定诣大光寺求出家。
僧众悯之。
二亲苦求隐避不失。
众为解喻便许剃落。
时天下大乱贼𡨥交横。
死者山积。
兴为沙弥语诸徒曰。
人身难得持戒第一。
母为贼掠将去。
离城六十里。
兴没命寻逐。
至已被伤未绝。
贼见曰。
此僧诚为至孝。
逐母至此。
便不尽命。
乃背负母还城。
城中咸怪。
贼路凶险何因得返。
避难投蜀至河池县。
逢赞皇公蒙被安慰。
送至梁州。
兴与一老僧相随。
彼有金十两。
谓兴曰。
吾有金可为负至蜀共分。
兴曰。
此危身物。
佛又不许。
不可将行。
若不信者善恶应验。
逐舍而独往。
彼持金者至三泉县逢贼致死。
既至蜀川年满进具。
常行兰若头陀乞食。
智舜律师当衢讲匠。
依听五遍便能覆述。
每有异见舜深奇之。
后至京师首律师下伸大义。
如别所引。
后还蜀川。
广听经论。
不爽光阴。
又于江禅师下禀受禅道。
以为徵心要术也。
自舜没后接构律筵。
每年讲席极为稽引。
三十二度来请者方许开宗。
每叹云。
佛法渐替轻慢日增。
余不敢轻。
所以为重法故尔。
即以慇勤郑重为善法种子。
若无此种何由可遇。
所以每讲律部。
及发菩提心。
以此励众。
听者垂泣恩诲。
兴待众涕泣静已。
久久方令唱文。
如此非一。
四远来投无客主。
兴知都维那。
于时官府急切不许客住。
诸寺无停者咸来。
即安抚。
寺主曰。
依官制不许。
何得停之。
兴曰。
官不许容针。
私容车马。
寺主岂不闻耶。
寺主大怒曰。
年少不用我语。
兴曰。
此三宝也。
敬则见善。
嫌则感恶。
寺主愤恚还房。
眼看袈裟不见。
又往三门王家会。
受饭谓言。
是血食。
人喻之竟不食。
返寺向兴忏悔。
寻终行兰若。
时鬼来恼乱。
兴出绳床。
鬼退为受三归已。
为礼佛名。
鬼亦随礼。
贞观中。
青城戴令。
来慕欲与兴同房宿。
夜中眠惊走出房外云。
见一赤衣僧。
执杖打背云何因在此宿。
以火照背。
如三指大。
隐轸赤色。
因求悔过。
兴遇疾甚。
闻室中音乐声。
自念。
我所求者本在佛果。
不愿人天。
所愿不虚诸有魔乱自应消灭。
言已声灭。
自此便差。
常礼千佛日别一遍。
永徽三年。
玄奘法师送舍利令供养。
兴获已于房内立道场发正愿曰。
若一生传法。
并礼贤劫千佛。
如契圣心请放光明。
如语一室并为金色。
弟子咸见。
以显庆四年月日。
终于福胜。
春秋六十有七。
兴自在道行节在怀。
昼夜恒坐曾不偃亚。
未常诣市不受别利。
乞食之外不出寺门。
不乘畜生不服非。
法益部五象敬而重之。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姓刘。
本住秦州。
八九岁时。
常念出家。
年十九。
决意诣大光寺。
僧众悯之。
二亲苦求。
众为解喻。
便许剃落。
时天下大乱。
贼寇交横。
死者山积。
兴为沙弥。
语诸徒曰。
人身难得。
持戒第一。
母为贼掠将去。
离城六十里。
兴没命寻逐。
至已被伤未绝。
贼见曰。
此僧诚为至孝。
逐母至此。
便不尽命。
乃背负母还城。
城中咸怪。
贼路凶险。
何因得返。
避难投蜀。
至河池县。
逢赞皇公。
蒙被安慰。
送至梁州。
年满进具。
常行兰若。
头陀乞食。
智舜律师。
当衢讲匠。
依听五遍。
便能覆述。
每有异见。
舜深奇之。
后还蜀川。
广听经论。
不爽光阴。
又于江禅师下。
禀受禅道。
以为徵心要术。
自舜没后。
接讲律筵。
每讲律部。
及发菩提心。
以此励众。
听者垂泣。
四远来投。
于时官府急切。
不许客住。
诸寺无停者。
咸来即安抚。
寺主曰。
依官制不许。
何得停之。
兴曰。
官不许容针。
私容车马。
寺主岂不闻耶。
寺主大怒曰。
年少不用我语。
兴曰。
此三宝也。
敬则见善。
嫌则感恶。
寺主愤恚还房。
眼看袈裟不见。
又往三门王家会受饭。
谓言是血食。
人喻之竟不食返寺。
向兴忏悔。
寻终行兰若。
时鬼来恼乱。
兴出绳床。
鬼退。
为受三归已。
为礼佛名。
鬼亦随礼。
贞观中。
青城戴令来暮。
欲与兴同房宿。
夜中眠惊。
走出房外。
云见一赤衣僧。
执杖打背。
云何因在此宿。
以火照背。
如三指大。
隐轸赤色。
因求悔过。
兴遇疾甚。
闻室中音乐声。
自此便差。
常礼千佛。
日别一遍。
永徽三年。
玄奘法师。
送舍利令供养。
兴获已。
于房内立道场。
发正愿曰。
若一生传法。
并礼贤劫千佛。
如契圣心。
请放光明。
如语一室并为金色。
以显庆四年月日。
终于福胜。
春秋六十有七。
释静之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姓赵。
雍州高陵人。
始二亲以求嗣。
持诵观音号。
既孕。
母固却欲绝荤。
异平昔。
甫七八岁时。
即依文习弥陀观。
及白骨观。
皆有成。
每志出家。
亲以仅一子不许。
未几父官于蜀。
俄而父卒。
念欲自焚以报。
或引金刚般若以为舍身不如持经。
因剃落。
专依江禅师业定。
贞观初。
隐居道江彭山之光化寺。
一坐十馀年。
不事别房。
受其训者。
常二百馀人。
昼夜进脩罔怠。
旋徙灵岩深山中。
虎与俱无所忤素善。
利州道禅师请安居于剑阁北之穷腹山。
俦侣十馀辈。
蓄米四石。
夏三月竟而所食一石。
曾未尽。
忽鼻患肉塞。
百方莫能疗。
僧有令诵般若心经万遍者。
至五千遍即肉脱而愈。
尝于秦州为毒蛇所螫。
痛甚。
以三昧力随获消除。
后有疾苦亦如之。
由是撰集诸家观门一卷。
行世。
显庆三年。
诏居西明寺。
五年二月二十七日。
右胁卧而卒。
寿五十七。
其未卒也。
利州所居寺。
桂若胡桃。
忽凋残。
挠拔。
殿宇仆压而像略无损。
其必有所关系哉。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习禅六
释静之。
姓赵。
雍州高陵人。
父母念善绝无息胤。
祈求遍至而无所果。
遂念观音旬内有娠。
能令母氏厌恶欲染辛腥永绝。
诞育之后。
年七八岁乐阿弥陀观。
依文修学随位并成。
行见美境骨观明净。
性乐出家。
既有一子誓而不许。
随父任蜀不久崩亡。
意欲为父焚身报德。
有一贤人引金刚般若云。
舍身不如持经。
乃回心剃剪用伸罔极。
一入法门翘诚逾厉。
随听经律而意在定门。
后从江禅师习观。
而威容端雅。
见者发心。
贞观初。
隐益部道江彭门山光化寺。
一十馀载。
常坐茅宇不居僧房。
四方集者二百馀人。
六时三业不负光景。
又别深隐入灵岩山。
大虫为偶无所惊扰。
利州道禅师。
素交既久。
请入剑阁北穷腹山。
徒侣十馀。
赍米四石。
恰至夏竟一石未尽。
小时鼻患肉塞。
百方无验。
有僧令诵般若多心万遍。
恰至五千肉铃便落。
行至秦州被毒蛇螫。
苦楚叵言。
以观行力便见善境。
自然除灭。
后遇疾苦依前得差。
乃撰诸家观门以为一卷。
要约精最后学重之。
显庆三年。
召入西明。
别立禅府。
利州本寺。
桂树忽凋胡桃自拔。
佛殿无故北面仰地尊仪不损。
斯亦德动幽灵为若此也。
以显庆五年春三月二十七日。
右胁而终于西明。
春秋五十七矣。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