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词库 分类诗词 作品不分行
应期降命,笃生我公。
九德聿修,百行兼通。
文皇践位,龙飞天衢。
协赞大命,启迪灵符。
光我圣主,齐德有虞。
受兹介祉,封国建畿。
入总纳言,敷化衡机。
出登上将,奋武明威。
皇舆省方,作镇于许。
旌旗既反,抚戎荆楚。
巴蜀作寇,侵我边疆。
乃眷西顾,董统雍京。
丹麾所指,莫之敢抗。
仁济宇内,威摄外荒。
流惠陕西,齐美甘棠。
加命九锡,尊位相国。
比王齐鲁,以崇殿礼(《艺文类聚》四十五)

羽扇赋 西晋 · 傅咸
吴人截鸟翼而摇风,既胜于方圆二扇,而中国莫有生意,灭吴之后,翕然贵之,其辞曰: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
灵体以遐翔,匪六翮其焉举。
感扇扬之兴风,宜收之以清暑。
彼安众之云妙,差剖篾于毫缕。
体荏苒以轻弱,侔缟素于齐鲁。
此因资以为用,不假裁于规矩。
虽靡饰于容好,亦差池而有序。
上比烈于南箕,下等美于箑甫(《艺文类聚》六十九)
近兴风于捲握,岂远啸于金塘(《书钞》一百三十四)
似燕鸿之翕习,象白鹤之群翔。
朱衣为之飘飘,□绂拂于丹梁(《书钞》同上)
炽九日之隆赫,然高燎于扶桑。
热熙天而灼地,沸巨海而成汤(《书钞》一百五十六)

赠庾翼诗 东晋 · 王胡之
四言诗
仪凤厉天,腾龙陵云。
昂昂猗人,逸足绝群。
温风既畅,玉润兰芬。
如彼春零,流津烟煴(一章)

邓林伊何,蔚蔚其映。
流芳伊何,鉴犹水镜。
通广外润,雅裁内正。
降巳顺时,志存急病。(二章)

戎马生郊,王路未夷。
螳螂举斧,鲸鲵轩鳍。
矫矫吾子,劬劳王师。
单醴投川,饮者如归。
昆岭载崇,太阳增辉。(三章)

江海能大,上善居下。
侯王得尊,心同触寡。
废我处冲,虚怀无假。
待来制器,如彼炉冶。
天下何事,去其害马。(四章)

友以淡合,理随道泰。
余与夫子,自然冥会。
暂面豁怀,倾枕解带。
玉液相润,琼林增蔼。
心齐飞沈,相望事外。
譬诸龙鱼,陵云潜濑。(五章)

稷契赞时,巢由亢矫。
辅汉者房,遁迹者皓。
妙善自同,外内臣道。
子光齐鲁,余守严老。(六章)

元直言归,武侯解鞅。
子鱼司契,幼安独往。
神齐玄一,形寄为两。
苟体理分,动寂忘象。
仰味高风,载咏载想。(七章)

回驾蓬庐,独游偶影。
陵风行歌,肆目崇岭。
高丘隐天,长湖万顷。
可以垂纶,可以啸咏。
取诸匈怀,寄之匠郢(○文馆词林百五十七。)(八章)

⑴ ○逯案。末句春零、流津二语与下章起句邓林、流芳二语应相呼应。今前后不合。当有讹误。

秦筑东门于海岸。曰琅琊台。高可望远。而东之人悉以宵分之后。观日于海底者。壮其观而为赋云。
秦门之东。天地一空。
直见晓日。生于海中。
赤光浮浪。如沸如铄。
惊涛连山。前拒后却。
圜规上下。隐见寥廓。
焜煌天垂。若吞巨壑。
当其扶桑汹涌于云光。阳德出丽于乾刚。
汗漫翕纳。将吞六合。
冲融青冥。遥浸大明。
羲和首驭。夸父上征。
眩转心目。苍黄性情。
倾地舆而通水府。吸天盖而骇长鲸。
彼秦伊何。崇此为门。
委绝人力。其谁敢论。
失万邦者。虽设门而必圮。
表东海者。谅无门而亦存。
步秦亭而在此。伤魏阙而何言。
千载之后。石梁斯在。
时无鬼功。岂越沧海。
念无道而肆志。将不亡而何待。
我国家踰溟渤而布声教。穷地理而立郊坰。
略秦皇于帝典。参汉武于天经。
顾荒台而寂寞。取殷鉴于生灵。
尔其秋景超忽。晴光涣发。
蜃氛干云。蚌胎候月。
长波沃荡。超百谷以深沈。
唳鹤徘徊。想三山而灭没。
齐鲁郡邑。霜天泬寥。
凌虚无而倒景。临沆瀣而乘朝。
日向濛汜。云横丽谯。
追鲁连之达节。行将蹈海。
仰田横之行义。若在云霄。
骊龙之珠。偫玉之府。
想望绵邈。依稀处所。
有海客之无心。托扶摇之轻举。

轵道。秦故亭名也。今在京师东北十五里。署于路曰秦王子婴降汉高祖之地。岂不伤哉。余披榛往而访之。则莽苍如也。夫以战国之弊。天下创夷。又困于秦。使无所诉。罪在于政。而戮乎婴。呜呼。杀降不祥。项氏之不仁也。遂作赋以吊云。
长林之墟。
荒草无垠。
踌躇访古。
隐嶙如存。
耆老曰。
此秦之轵亭也。
莫不陨泣而伤魂。
我闻中原板荡。
历数更造。
来为都邑。
去为郊道。
化育人寰。
盛德攸保。
其有随覆车之遗迹。
蹑咸阳以崩倒。
陈炯戒而罔怀。
终灭裂以荡埽。
今者行旅有悲凉之色。
将未识圣人之大宝。
听之哉不义而强。
其敝必速。
徒以金城千里。
介马万轴。
九国既夷。
上慢下黩。
东游莫返。
白帝先哭。
是以沙邱閟祸。
制出赵氏。
扶苏赐死。
大事去矣。
海内汹焉。
雷骇飙起。
自非蹂先王而隳道德。
亦无能而及此。
五星夜聚。
汉瑞秦亡。
白马素车。
降于道傍。
非子婴之罪也。
而杀身于项王。
悲夫。
以暴易乱。
莫知其极。
且闻追怀而霸楚。
无乃弛义而争国。
东城引剑。
亦其宜哉。
至于后稷贻周。
三圣九贤。
合于成康。
千有馀年。
犹复慎终如始。
爰作顾命。
宣文武之重光。
训艰难于执政。
乃尸天主。
遂诰诸侯。
高奭内轴。
齐鲁外辀。
此周之所以磐石相维。
数革龟谋。
孰与夫离摈子弟。
甘心贼臣。
身死国灭。
如火燎薪。
设使雍州为舆。
伊傅为轮。
当朽索之不驭。
岂龙虎之能驯。
不其然乎。
贾生闻之。
于是让东陵故侯曰。
昔王子有殷墟之歌。
大夫有周庙之作。
子秦人也。
岂无情哉。
邵平乃太息久之。
且为歌曰。
道不虚行兮史䲡没位。
吾宁范伯之徒与。
感夷齐而多愧。
麟凤远去。
龙则死之。
河水洋洋兮先师莫归。
往者不可谏。
来者吾谁欺。
姑退身以进道。
曷飏言而受非。
彼萧相国。
知子乎布衣。

东平路中遇大水(745年8月) 盛唐 · 高适
引用典故:西成
天灾自古有,昏垫弥今秋。
霖霪(一作霔)溢川原,澒洞涵田畴。
指途适汶阳,挂席经芦洲。
永望齐鲁郊,白云何悠悠。
傍沿钜野泽,大水纵横流。
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
稼穑随波澜,西成不可求。
室居相枕藉,蛙黾声啾啾。
仍怜穴蚁漂,益羡云禽游。
农夫无倚着,野老生殷忧。
圣主当(一作多)深仁,庙堂运良筹。
仓廪终尔给,田租应罢收。
我心胡郁陶,征旅亦悲愁。
纵怀济时策,谁肯论吾谋。

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宋沿吴相访,数千里不遇。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后于广陵相见。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见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历兖。游梁入吴,计程三千里,相访不遇。因下江东,寻诸名山,往复百越,后于广陵一面,遂乘兴共过金陵。此公爱奇好古,独出物表,因述其行李,遂有此作。)。
引用典故:八咏楼 辩折田巴 曹娥碑 金华松子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
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
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
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
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潨。
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
挥手杭越间,樟亭潮还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
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遥闻会稽美,且度(一作一弄)耶溪水。
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
笑读曹娥碑,沈吟黄绢语。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
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
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
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
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一作山)月。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
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
却思(一作寻)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
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
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
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稍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
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
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身著日本裘(裘则朝卿所赠,日本布为之),昂藏出风尘。
五月造我语,知非佁(一作儓)儗人。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
徒干五诸侯,不致百(一作千)金产。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
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
君来几何时,仙台应有期。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
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
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⑴ 一作东方不辞家,独访紫泥海。时人少相逢,往往失所在

望岳(736年) 唐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秋日道中 中唐 · 张继
七言律诗
齐鲁西风草树秋,川原高下过东州。
道边白鹤来华表,陌上苍麟卧古丘。
九曲半应非禹迹,三山何处是仙洲。
径行俯仰成今古,却忆当年赋远游。

引用典故:鲁诸生 汶阳田
齐宋(一作鲁)伤心(一作分巡)地,频年此用兵。
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国使(一作使者)乘轺去,诸侯(一作藩)拥节迎。
深仁荷(一作佐,一作赖)君子,薄赋恤黎氓。
火燎原犹热,波(一作风)摇海未平。
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昔孙武以兵术干吴王曰。臣闻国之大。
君之尊。法星象月。
则乾效坤。盖材德之并用。
故文武而兼存。所以安社稷。
保子孙。恢霸图。
虑并吞。臣实不敏。
请尝试论。王曰。
弧矢之利。以讨其贰。
虽邦国之无虞。必干戈之有备。
今者革车千乘。介马万辔。
外多劲敌。敢旷戎事。
诚愿陈五兵之道。用一鼓之气。
虽寡人之不德。知将军之自试。
闻女子之难令。岂习之而能致。
不然者。则无以表将军之异。
武曰唯。唯大王之所示。
乃召内宰。出丽嫔。
下高台。授武臣。
皇皇兮其令巳申。肃肃兮其气益振。
今日宠不可恃。法有所遵。
当秉心以受教。勿怙色而骄人。
于是建主首。统诸妇。
示其左右。约其先后。
惟玉貌之自矜。念将军之何有。
顾三令而却立。哂再麾而掩口。
当兵法之必诛。虽君令之不受。
既而易将更令。整行定伍。
开天门。闭地户。
审向背。分客主。
角以持兵。金以节鼓。
张奇正以导其进退。制方圆而必中规矩。
武曰。彼如桃如李。
皆如貔如虎。可以服楚越。
慑齐鲁。惟大王之悉睹。
岂独播于虚声。以妇人之讲武。
王曰。始也壮卿之术。
今也信卿之效。将遇敌而可敌。
故难教而可教。乃朝偫臣。
御正殿。授以斧钺。
使其攻战。王不失王道。
武不辱武战。戮二姬而颜色匪怍。
制敌国而军声大变。于是孙子用兵有独断。
之名。尤不若吴王有割爱之善。

昔齐人馈鲁。
倾城者十八人。
瑰艳绝代。
绮罗娇春。
洞横波于慢脸。
回流风于袅身。
盖以仲尼定鲁礼乐。
制齐君臣。
斩倡优于夹谷之会。
复土田于汶水之滨。
故遏云与回雪。
实内图而外亲。
将败鲁之政。
弱齐之邻。
鲁君臣果不端操。
迷不先觉。
闻进淫哇之声。
皆忘圣人之学。
城南于是考雷鼓。
黕云幄。
结齐鲁之欢。
受郑卫之乐。
感烦音之惉滞。
成正声之蹖駮。
夫子则不可救其失。
复其迷。
望龟山以命操。
观凤凰而衔悽。
痛王纲之荡荡。
顺天命之栖栖。
鲁侯若盛德是树。
古道是稽。
抑丽靡而不纳。
见圣性以思齐。
知季孙之僭。
惟仲尼是与。
足以受无疆之休。
足以振将坠之绪。
何敌国之敢抗。
良霸功之可伫。
悲夫。
任权臣之倾国。
纳文马与美女。
荐神祇之所歆。
诱耳目而不拒。
荒笑语之哑哑。
溺衣裳之楚楚。
由是齐日以长。
鲁日以微。
见邻国之侵地。
闻志士之沾衣。
虽代祀则远。
而德音不违。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若鉴鲁道之有荡。
放郑卫而不归。
则可以得域中之大。
致天下之肥者矣。

引用典故:夷齐 燕赵多娉婷
高峰凌青冥,深穴万丈坑。
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
齐鲁足兵甲,燕赵多娉婷
仍闻丽水中,日日黄金生。
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

登太山 北宋 · 郭贲
七言律诗
双屐冲烟上泰台,欲将老眼傍天开。
春深叠嶂晴看雪,雨后飞泉夜听雷。
玉节攒苍烟浩渺,群山裂翠壁崔嵬。
目前齐鲁何须问,千古登封只草莱(元陈世隆《宋诗拾遗》卷二)

奉和御制读史记诗(三首并注) 其二 (1015年7月24日) 北宋 · 夏竦
五言律诗
① 原缺,据孔跋本、院抄本补
昭昭齐鲁事,千载著良箴(齐鲁报政,可为箴规。)
欲辨为邦体,先观布政心(为邦之否臧,系政之繁简。)
变民非远略(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从简是徽音(太公曰:简其君臣礼,从其俗。)
北面无馀意,诚因惠物深(周公曰: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

依韵答青州富资政见寄(1048年) 北宋 · 范仲淹
七言排律
枢府当年日赞襄,隐然一柱在明堂。
亲逢英主开前席,力与皇家正旧章。
直道岂求安富贵,纯诚惟欲助清光。
龚黄政事追千载,齐鲁风谣及万箱。
伟望能令中国重,奇谋曾压北方强。
故人待看调元后,乞取优游老洛阳。

我初见子时,子作楚人语。
复与吴客来,音俱变齐鲁。
乃知久处益,薰莸可同举。
更当富于学,兹言聊以补。

送李芝东归 北宋 · 张方平
七言律诗
此君齐鲁之奇才,三十病废吁命哉。
来游京国动悽怅,东归泰山卧崔嵬。
支离攘臂福所倚,功名累身古共哀。
但恐人求骏马骨,未免却上黄金台。

泗州登马子山观漕亭(1065年) 北宋 · 蔡襄
庙社奠东都,恃德非恃险。
聚兵三十万,待哺无容歉。
西有砥柱峻,菽麦不踰陕。
齐鲁粮食艰,灞水不潋滟。
唯馀汴渠利,直贯长淮隒。
岁输六百万,江湖极收敛。
挽送入太仓,因陈失盖弇。
将漕苟不登,汝职兹为忝。
或谓取太多,六路有丰俭。
其间一不熟,饥殍谁能掩。
一旦俾之粟,是人意常慊。
区处失其宜,斯言反为玷。
尝欲请增减,革孚亦须渐。
连营今饭稻,香美若菱芡。
因循未易论,官曹畏书检。
虚亭一临眺,比比危樯飐。
来从数千里,岁时空苒苒。
雨馀山气净,黛色浅深染。
夜昏渔火出,倏忽电光闪。
须臾月色空,水面铺寒簟。
相逢喜道旧,城柝屡移点。
因语发长谣,谁能刊琬琰。

趵突泉(1072年) 北宋 · 曾巩
七言律诗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
滋荣冬茹温常早,润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
曾成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